盡管現在的行情不太好,但依然有很多公司,有巨大的人才缺口。
關于怎么招人,我自己也總結過一些小心得。說是招人,其實我們都在被對方(候選人)挑選。
更重要的是:招人不是填坑,是種樹。這個過程中,我有幾個觀察和思考,今天和你聊一聊:
1、大廠的牛人,小公司99.999%不合適。
我一朋友,創業者,1,000多人的公司,從阿里挖來招聘總監,給他開和阿里一樣的薪酬,120W的年薪,擔任他們公司HRD,結果試用期都沒過。
最后留一句:就這能力,市場年薪50W不是隨便挑。
大廠的工作思路,到了小公司,真的會很不適應。
當然,大廠也有很多牛人。
牛人也需要給他充足的空間和時間去適應和發揮,可他未必愿意去承受在小公司里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2、就算實習生,也不能免費用。
這點也很重要。
去年,我們搬了新的辦公室,有好幾次,用戶都會慕名前來面試。
他們說很喜歡我們HRGO,也很喜歡辦公環境和我們的同事(在這里,感謝大家),說條件都好談,就是想學點東西,不要錢也行,就想跟HRGO一起成長和發展。
一般來說,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會好好和他們聊一下,,最后婉言謝絕。任何人加入團隊,都不能免費使用勞動力,哪怕是實習生。
更重要的是,一個好的機會,一定是你深思熟慮的結果,并不是一時的喜歡所決定的。
你跟著一個帶著光環的團隊一起工作,往往最后的結果,一定會讓你失望的。
3、招人,往往都是后手招。
管理的目標之一,就是挖掘出合適的人才,放到合適的位置。
另外就是把不合適的淘汰出去,也許某某是個人才,但未必符合你的團隊。
所以招人一定是后手,不是說缺人就一定要招人,先看看位置有沒有放對,再看看合適的人是不是在位置上,這個邏輯才是更重要的。
換一個角度想一想,把合適的人放在不合適的位置上,是不是比招不到人更可怕?
4、常常問自己:憑什么?
每次在招人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一味拔高要求,試圖通過外部人才空降,達到之前不可能達到的高度,憑什么呢?
每個企業都希望擁有最頂尖的專業人才,但實事求是的說,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不是一個空降兵就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的。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創業是不是太簡單了一點?
人才和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是互相造就的,共同進步的,如果公司的內部與外部環境沒到那個階段,單方面吸引最頂尖的人才,來了也可能發揮不了價值。
這點很殘酷,又很重要!
5、比起招人,先培養人也許更關鍵
一年前,我們團隊開始把兩三年前招進來的幾位核心小伙伴,推到管理崗位(小組長)上。但遺憾的是,我并沒有給予他們足夠充分的輔導。
這就導致,后面為這幾位小組長招他們下屬的時候,出現了比較高的離職率。
后來才明白,要晉升一位一線員工做管理者,就必須要給予足夠的輔導。不能宣布之后,就認為這個人能具備管理能力。這樣后面發現問題,就晚了。
當然,還有一點更加頭疼的問題就是:從宣布開始,個人就自認為具備了管理能力,然后天馬行空了,聽不進建議了,這就更麻煩了。
6、招聘,是排序中的緣分
如果某個崗位長時間都招不到人,原因可能就是沒當做最重要的事情去辦,你把招聘這個崗位的順位放得太低了,此處偷偷@一下我們的HRBP。
當然,招聘是某種會帶來遺憾的事情,非常看緣分,可能已經找到了覺得不錯的人,后面又來了候選人,更優秀,但消化不掉了,只能說抱歉。
最怕的就是遇到永遠都覺得下一個可能更好,然后辜負一個又一個。
最后招聘工作遲遲沒有達到目標。
以上就是我最近關于招人的一些隨想,希望大家都能招到合適的人才。
送你一份禮物
0元免費送一份新的知識星球給你
在這個星球
不會討好,不會含蓄,不會委婉
會很直接表達我的思考和想法
我們一起看清楚這個世界的真相
最后幾個名額,送完為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