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糖尿病和青光眼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這兩種疾病看似毫不相關,實則有著密切的聯系,被稱為“姐妹病”。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青光眼科副主任王薇提醒,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視患者、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應提高警惕,定期進行眼科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守護清晰視界。
“糖友”更易患青光眼,視力受損風險高
今年65歲的張阿姨患有糖尿病多年,最近她發現自己的視力越來越差,看東西總是模模糊糊,還經常出現眼脹、頭痛的癥狀。到醫院檢查后,被確診為青光眼。張阿姨很疑惑:“我平時很注意控制血糖,怎么還會得青光眼呢?”
對此,王薇主任解釋道:“糖尿病和青光眼關系密切,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青光眼。這是因為長期高血糖會損害全身血管和神經,眼睛也不例外。高血糖會導致視神經供血不足,進而引發視神經損傷,增加青光眼的風險。此外,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視網膜新生血管,這些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堵塞房水流出通道,導致眼壓升高,引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高危人群:警惕“視力小偷”的侵襲
眼壓升高或24h眼壓波動增大(大于8mmHg)是引起青光眼的危險因素之一。王薇主任還指出,除了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視患者、老年人、有青光眼家族史者也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高度近視患者: 高度近視患者的眼球結構發生改變,房水流出通道更容易受阻,導致眼壓升高。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眼球結構逐漸老化,房水流出功能下降,青光眼發病率也隨之升高。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有家族史的人患病風險更高。
早期癥狀不明顯,定期檢查是關鍵
青光眼被稱為“視力的小偷”,早期癥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等到出現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癥狀時,往往已經發展到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
王薇主任建議,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檢查,包括眼壓測量、眼底檢查、視野檢查等。如果出現眼脹、眼痛、頭痛、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進行專業的治療。
控制基礎疾病,養成良好用眼習慣
除了定期檢查,控制基礎疾病、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也是預防青光眼的重要措施。王薇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降低青光眼的發生風險。同時,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用眼,注意用眼衛生,保持心情舒暢。
作為“不可逆”的致盲眼病,青光眼是可防可治的,但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王薇主任呼吁大家,關注糖尿病、高度近視、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眼健康,傳遞溫暖和關懷,共同守護清晰視界,點亮光明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