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國最后十多年的寶安縣西路一帶,有一個“混世魔王”是不得不提的。在日本侵犯華南前,他在東寶一帶為非作歹;日本侵華時,他投靠日寇,成為一名漢奸;解放戰爭時期,他被國民黨收編,成為寶安縣常備自衛第一大隊大隊長,殘害百姓。這個人便是吳東權。
發跡之路
吳東權,東莞漳澎人,長得黝黑,因為左眉毛是白色的,故人稱“白眉公”。吳東權有兩個手下,一個叫一個叫麥永,一個叫黃光,這兩個人也是所謂的“能征善戰”之徒。三人最初拉起了一個二十多人的小團隊,之后通過一定的手段,搞到了兩挺機槍,便率領這幫土匪流竄于東莞、寶安。
在1948年國民黨報紙《前鋒報》開
《廣東漢奸水滸傳》專欄
吳東權被稱為“飛天大圣”
吳東權經常襲擊一些武力薄弱的部隊,通過這些手段來補給火力。吳東權匪兵每到一處地方,便向當地農民征收“禾票”,這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1940年前后,吳東權的隊伍從最初的二十余人壯大到150多人,而火力也擴充到輕機槍40挺,步槍上百桿,甚至還有一門迫擊炮。至于短槍、手榴彈之類的,更是充足。
民國時期新會縣的一張禾票
這個時候的吳東權,已經在東寶兩地名聲鵲起。由于東莞一帶各種勢力盤根錯節,吳東權難以在那立足,于是他將大本營轉到了寶安縣的西北部,也就是松崗、公明、石巖一帶。曾經有段時間,吳東權還跑到了沙魚涌。此時,吳東權匪幫的活躍范圍集中在寶安縣的西路地區,而東莞太平、寶安西鄉等地也時不時地遭到吳東權匪兵的襲擾。
叛國投敵
香港淪陷后,鬼子重新在寶安縣部署兵力,占據多個要塞,他們對吳東權匪兵十分重視, 于是派出偽寶安縣長劉安向吳東權進行“招撫”。劉安許以他一個保安警察第二大隊大隊長的名號。
在東寶交界處的日軍
吳東權并不滿足這些,額外向偽政府提出4個條件:
1.招安后,隊伍的服裝由偽政府提供;
2.所部駐防地區不受任何指派;
3.所部不受日、偽的調派任務,也不參與日、偽的任何會議;
4.軍餉自己籌備
這四個條件,一開出,劉安與日寇商議后,便都接納,于是吳東權這支匪軍,搖身一變,成了偽警察部隊。
投敵后的吳東權,繼續駐扎黃松岡、公明一帶,繼續征收禾票、貨物進出口稅,以及輪渡保護費。因為有日寇撐腰,他的隊伍可以公然出沒在伶仃洋、前海、后海之間,同時還包攬的走私生意。吳東權手下的軍隊被當地老百姓成為“水晶軍”。
60年公明墟地圖
吳東權在公明墟有駐軍,他將墟內的當鋪(一座炮樓)作為偽軍的隊部,并在墟內為非作歹,公明墟內的商民苦不堪言。直到現在,公明墟的一些老人提到惡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吳東權。
破壞抗戰
吳東權在西路為非作歹,并且成為一名可恥的漢奸,但由于他一直跟東江游擊隊作對,反而得到了當時的國民黨頑軍的欣賞,一些報紙甚至還夸獎這位漢奸。
吳東權還和另外一位來自東莞的漢奸李潮,成立“東江抗紅義勇軍”,李潮任總司令,負責水路方面;吳東權任副司令,負責陸路方面。他們依靠地方上的土豪、惡霸勢力,糾合當地的流氓、地痞、慣匪,先后組成了六個團和一個教導團,占據了東江中游的大片土地。他們在這些地方打家劫舍,利用種種殘酷手段,征收苛捐雜稅,敲詐勒索群眾,迫害農會組織成員和革命同志家屬。
公明墟現狀
更為嚴重的是,他們互相勾結,企圖破壞東江游擊隊的抗日活動,破壞游擊隊東江南北兩岸的交通線,破壞游擊隊在東江沿線的稅收工作。這對東江中游的抗日根據地構成嚴重威脅。
在公明墟,吳東權破壞了由陳前一手創建的公明墟稅站,陳前同志壯烈犧牲。在黃松岡,有一次吳東權得知游擊隊在黃松岡墟附近收稅,便派麥永前去破壞。由于寡不敵眾,東縱的幾個戰士被吳東權所部俘虜。吳東權還曾經配合國民黨頑軍卡斷游擊隊聯系東寶的交通線,大大破壞了游擊隊的抗日活動。
寶太公路的開通聯系了西路與縣城
此外,吳東權還在松崗、福永等地的交通要道上布置有兵力,把守著寶安縣的交通干道——寶太公路, 對游擊隊在這一帶的活動造成很大的威脅。
游擊隊“三打”吳東權
解決吳東權偽軍,打通聯系各根據地的聯系,成為抗日武裝的一個急切的任務。游擊隊與吳東權所部在松崗、福永、公明等地都發生過戰斗。
福永之戰
吳東權所部在福永有個據點,駐扎在福永的一座炮樓里。這座炮樓有兩層墻壁、牢固的鐵門,外面還圍了鐵絲網,“珠江隊”打過兩次都攻不進去。
1943年5月2日,“珠江隊”決定第三次攻打福永吳東權部。行動之前,“珠江隊”便已派人喬裝打扮混進福永,在那里反復偵查一個多星期;為了直接為了直接掌握情況,突擊隊長邱特又喬裝進入福永住了兩天。多次偵查,“珠江隊”把福永駐敵的人數、武器裝備、兵力部署、防御設施、生活規律、哨兵位置、接敵道路、爆破目標等,摸得一清二楚。
珠江隊隊長彭沃
根據偵查的情況,“珠江隊”決定采取夜襲攻堅的辦法以消滅福永吳東權所部,并制定了周密計劃。 在周伯明、彭沃、盧偉良的率領下,從蔗園埔出發直奔福永。 當天晚上十點左右,主攻部隊發起總攻,突擊隊在火力掩護下很快便到達炮樓圍墻。爆破組很快便將炮樓的的鐵門連同里層的鐵柵都炸開了,突擊隊順利沖進炮樓。
突擊隊向二樓沖擊時, 敵人以桌椅板凳堵住樓梯,用兩挺機槍封鎖樓梯口,三次沖鋒都被火力給壓制住了 戰斗異常激烈,突擊隊長邱特立即將火力組調入炮樓內,組織第四次沖鋒。 戰斗進行了30分鐘,全殲偽軍1個連,斃敵連長以下30多人,俘敵副連長以下40多人,繳獲輕機槍6挺,長短槍40余支和大批物資。
公明之戰
1943年7月19日,寶安大隊1個小隊配合“珠江隊”夜襲公明墟偽軍吳東權大隊部和1個中隊,迫使吳東權部逃跑,公明墟得以光復。吳東權所部駐扎在公明墟北部的一座炮樓內,該炮樓有五層高,易守難攻。
九圍炮樓
攻打公明墟前,游擊隊做了充分的預演,他們選擇了在西鄉蔗園埔的一座炮樓進行進攻公明墟的作戰演習。據公明老人講述,攻打公明墟炮樓時,游擊隊久攻不下,便使用炸藥將炮樓的一層炸開,吳東權見勢不妙,便從炮樓二樓跳下,單獨逃生。
松崗殲滅麥永
1943年10月,“珠江隊”再次立下大功,全殲駐扎在松崗的麥永中隊。麥永是吳東權的左膀右臂,被吳東權派去把駐守松崗。麥永在松崗一帶無惡不作,被當地人稱為“麥老虎”。趾高氣揚的麥永也經常壓榨手下,偽軍內部也有一些對其不滿,愿意做內應。
10月26日,“珠江隊”通過內應帶路,包圍了麥永所駐扎的一座炮樓。在將炮樓團團圍住后,由于炮樓十分堅固,游擊隊久攻不下。于是,游擊隊將炮樓一層炸開,面對這種情況,麥永無奈率隊沖出,被游擊隊當場擊斃。是役,游擊隊擊斃吳東權匪兵二十余人,繳獲包括重機槍一挺、輕機槍兩挺的全部裝備。
東寶行政督導處成立地——燕川陳氏宗祠
三次戰役過后,吳東權所部元氣大傷,而西路的松崗、公明一帶則稱為東江縱隊的解放區。1944年7月,東江縱隊在松崗燕川村成立東寶行政督導處,這是我黨在東江抗日游擊根據地設立的民主政權機關。
漢奸“越獄”
日本投降后,吳東權并未得到徹底清算。
他和李潮所創辦的所謂的“東江抗紅義勇軍”被國民政府軍委會委為“東江先遣軍”。這支“先遣軍”的任務是阻止東江縱隊接收城市,確保敵偽據點和交通線安全。
盡管光復寶安的是東江縱隊
但接受日本投降的是國民黨新一軍
圖為新一軍30師89團第二營營長在深圳墟與鬼子談判
國民黨第二方面軍進入廣東地區后,從1945年11 月1日起對偽軍重新編遣。但李潮抗命改編,在新一軍進駐石龍之后,國民黨用計抓捕李潮,將其逮捕押解廣州行營審訊,李潮被判死刑,在流花橋被槍決;11月1日,又將其所屬部隊全部繳械,槍械由軍政部特派員辦公處接收,士兵被補充入廣東省保安司令部第三團。
而吳東權則被遣返回東莞,但因為之前吳東權得罪人太多,被漳澎鄉鄉長設計擒獲,送由東莞縣審理,后被以漢奸罪判刑入獄。由于吳東權的手下并沒有被清算,在東莞一帶到處活動。吳東權手下通過賄賂看守所所長,讓其在營救吳東權的行動中假裝不敵而逃跑。就這樣,吳東權成功越獄。
1947年11月25日國民黨報紙《中央日報》報導廣州通緝吳東權
一開始,吳東權假心假意投靠已通電反蔣的李濟深,想依靠李濟深撈一筆油水。在發現李濟深并無雄厚的經濟實力后,吳東權率領部下再次盤踞公明墟一帶,繼續為禍一方。
吳東權的罪行
吳東權在公明以紅花山為據點,四處搶掠,老百姓苦不堪言。而且吳東權的人數也從六七十人增加到兩百多人。在《深圳通訊》第二期(1948年2月1日)上刊載了幾則吳東權及其匪軍禍亂公明的相關事跡。
公明演戲 吳匪東權企圖搗亂
公明墟樓村附近之紅花山已為匪黨吳東權等所占據。吳匪初至時,僅得六七十人,但因無人理會,任其四出招兵買馬,現今竟達二百余人。隨處搶掠,任情騷擾,烏石巖羅組及蓢心等村前數日被該匪等擄去耕牛六十余頭,地方秩序,盡被破壞矣。
(民國三十七年)一月十一晚公明墟公演粵劇,該地人士預料匪等必來搗亂,先請某地防軍派得一分隊人鎮守各握要地區,然后開演,詎甫告開場,在人叢中發有形跡可疑的黑衣漢數人,虎虎然欲闖入場內看戲,守兵高聲喝問是何人?該黑衣漢等知已碰釘,乃圖先發制人計,以快掣駁殼向守兵射擊,而守兵亦以勾槍還擊。于是發生激戰,約十分鐘,匪即潰退,守兵尾追。即而紅花山大批匪黨出而抵抗,雙方以電筒探射,斷續發槍,直至夜半,還未停止。雖無傷斃人命,但已嚇得許多婦人孩子,面如土色矣。
吳東權手上還沾滿了不少烈士的鮮血。
1947年農歷三月的一天,因吳東權向國民黨告密,寶安縣最早的黨員之一、參加過中共寶安縣一大的陳細珍(燕川人)不幸被捕,同時被捕的還有十幾個留在華南的東縱老兵。雖然三個月后陳細珍被釋放回家,但一個星期后,他還是被押至松崗花果山槍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公明鄉的第一任鄉長、東寶中學曾經的學生、東縱老戰士陳琴將陳細珍的遺體葬回燕川村。
《我親眼目睹父親被殺害》
深圳特區報2007年10月05日
1948年5月,公明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曾擔任過國民黨寶安縣黨部候補委員、寶安縣第五區農民協會委員的陳楚貴(又名陳善保)不幸被吳東權抓獲。當時陳楚貴在東莞梅塘以教師身份為掩護,從事地下工作。他從白坭章村回樓村探親,路過新陂頭村時,吳東權的手下正在附近搶劫過路商民。陳楚貴轉身就要走,但不幸還是被捉。當時吳東權的匪軍有樓村人,認識陳楚貴,便向吳東權告知。陳楚貴先是被押至公明墟看押,最后在紅花山英勇就義。
吳匪結局
1948年5月,吳東權向國民黨投降,轉身一變,成了寶安縣常備自衛第一大隊大隊長。有了這層身份,吳東權得以在寶安縣各地為非作歹。據《大公報》報導,吳東權匪兵橫行西路,橫征暴斂。曾經公明唐家村村民為了躲避吳匪,只能扶老攜幼露宿山頭。解放前夕,吳東權匪兵更是洗劫了黃麻布、蔗園埔,當地村民苦不堪言。
《大公報》報導的吳東權罪行
1949年10月,寶安縣解放臨近,國民黨大勢已去,吳東權也迎來了末日。隨著寶安縣各地不斷迎來解放,吳東權一路從公明、松崗退到福永、西鄉等地,最后退到大鏟島。
1949年11月,解放軍打下大鏟島,殲滅吳東權匪軍,但吳東權逃往伶仃洋里的萬山群島。1950年3月,在萬山群島臨近解放前,吳東權被國民黨以“欲想投共”的罪名被抓捕至海南島。
香港《工商日報》報導的吳東權結局
吳東權最終結局如何,有種說法,他被國民黨押到了臺灣秘密處決;又有說被國民黨槍決于海南。
加入交流群
讓我們一起來談談深圳歷史
2025-01-20
2025-01-13
2024-12-30
資料來源:
《前鋒報》
《大公報》
《文匯報》
《深圳通訊》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