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一屆國際絡病學大會在滬舉辦。在精神&神經分論壇上,眾多精神類疾病領域中西醫專家,討論和交流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臨床實踐經驗,推動中西融合在精神神經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發展。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劉蘭英教授于會上作了題為《半夏厚樸湯和梔子厚樸湯的臨床應用》的學術報告,并特別介紹了基于這兩個方劑創新轉化的解郁除煩膠囊在抑郁癥治療方面的安全有效性。
劉蘭英于第二十一屆國際絡病學大會上作學術報告
經方創新轉化,直擊抑郁癥難題
抑郁癥是全球重大精神疾病之一,全球約有3.5億抑郁癥患者,且我國患病人數逐年遞增,發病低齡化趨勢顯著。目前臨床治療以達到臨床治愈,改善功能損害,提高生活質量為最終目標。近年來,隨著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在抑郁癥防治中展現出獨特優勢,通過全病程管理,有助于提升治愈率與患者生活質量。
會上,劉蘭英教授介紹:“半夏厚樸湯與梔子厚樸湯源自東漢名醫張仲景的經典著作《金匱要略》與《傷寒雜病論》,具有行氣散結、降逆化痰及清熱除煩、行氣消滿的功效,特別適用于抑郁伴有軀體化癥狀的患者,如咽喉異物感、胸膈滿悶等。
劉蘭英教授指出,全國名中醫黃煌繼承仲景情志病思想,以半夏厚樸湯、梔子厚樸湯為基礎方,擬定八味除煩湯,更適用于青少年、職場人群、老年人群、軀體共病、發熱性疾病患者人群。劉蘭英教授強調,為更好地造福更多抑郁焦慮患者,在絡病理論指導下,在八味除煩湯基礎上創新轉化研發出解郁除煩膠囊。她表示,”解郁除煩膠囊具有多通道作用及良好的抗抑郁焦慮效果,且臨床安全性更高,可作為新的治療選擇?!?/p>
解郁除煩膠囊組方優勢
基礎+臨床,多項研究證實解郁除煩抗抑郁優勢
劉蘭英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多項解郁除煩膠囊治療抑郁癥的科學研究。其中,基礎研究證實,解郁除煩膠囊可能通過調節中樞神經中單胺類神經遞質水平NA、DN、5-HT發揮抗抑郁作用。一項隨機、雙盲、雙模擬、多中心,樣本量達560例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對于主要證候為氣郁痰阻、郁火內擾證患者,解郁除煩膠囊可顯著降低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改善輕中度抑郁癥患者抑郁焦慮狀態、緩解軀體癥狀,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另一項臨床研究顯示,解郁除煩聯合多元化有氧運動可提升青少年抑郁癥整體療效,減弱抑郁人格傾向、精神病態人格傾向,轉變患者疾病應對方式。
最后,劉蘭英教授進一步強調,解郁除煩膠囊的創新轉化,體現了傳統中醫藥在現代精神衛生領域的應用潛力。她呼吁,應進一步挖掘經方的價值,并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為患者提供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