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正確家教理念·普及科學養育知識
一個多月的漫長寒假,孩子在一個熟悉又舒適的區域里,難免會習慣性變懶。隨著假期結束,許多家長開始感到焦慮:如何幫助孩子“收收心”,快速適應新學期的節奏?如果孩子遲遲沒有進入學習狀態,家長又該如何應對?今天,我們將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探討,幫助您找到解決困擾的有效方法。
孩子不想上學,缺乏狀態怎么辦?
1. 與孩子堅定地站在一起
孩子遇到困難,心情低落煩躁是正常的。很多時候,孩子只是發個牢騷抱怨幾句,他們并不需要家長做什么,只需要聽他說即可。因此,要能聽懂孩子語言背后的情緒。有時候,沉默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允許和接納。當然,適當的時候回應一下,會更好。在這里,推薦家長們,經常說說這五句話:“哦,是嗎?”“原來是這樣?”“真不容易!”“我擔心的是……”“你覺得怎么樣?”。通常情況下,情緒被理解了,孩子就能重新獲得平靜,重新投入緊張的學習中去。
特別提醒家長們:孩子有煩躁和焦慮情緒的時候,要允許孩子表達出來,不要用大人的威嚴把孩子的情緒壓下去,指責和評判,這樣子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不耐煩,在貶低他,引起孩子更大的情緒。
2.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處事風格
情緒是會感染的,有時候我們內心有很多不確定性而引發的焦慮、恐慌并反應在語言上、表情上、行為中,孩子是很敏感的,他內心會感到不安全。只有家長內心穩定,孩子內心才會穩定。另外,需要反思自己的處事風格,例如:遇到問題時,你是和問題站在一起,嘲笑和打壓孩子?還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對抗和解決問題?面對挑戰,你和孩子是相互指責,還是彼此幫扶和互助?
3.跟孩子一起討論處理問題的方式
我們通常只關注了問題本身,沒有跟孩子去討論如何去處理問題。嘗試用開放式的問答去跟孩子討論怎么去處理現在的問題,過程中可以把我們的經驗告訴孩子,讓孩子去選擇最愿意接受的方式去處理問題。
4.加強與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的溝通
開學后,主動和老師交流自己在家中了解到的孩子狀況,讓老師更全面地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態,請教老師在哪些方面需要家長的配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家長主動和老師溝通,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關注,也有助于幫助孩子更好地解決問題。
專家介紹
今晚(2月27日)19:35,山東省家庭教育宣講團專家、淄博市家庭教育講師團團長司素琴將為家長們提供溝通妙招,幫助孩子在開學初期順利適應新學期的節奏,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發展。
課程收看指南
1. 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養教有方App
2. 點擊首頁瓷片區【同一堂課】直接進入本期課程(19:35準時更新)
智慧家長課前測試
當孩子抱怨“不想上學”或“學習好累”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作為智慧家長您會如何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呢?
您可以通過本文下方評論區或登錄養教有方App在本節課程《同一堂課|新學期開始親子溝通如何更順暢!》評論區下分享您的家教故事或留下您的相關困惑。
本文編輯:CHEN°
責任編輯:林美妮
歡迎家長分享家庭教育經驗:sdetvnm@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