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急診手術從醫院回來,感覺挺冷輾轉不能入睡,手機里傳出陳楚生演唱的《望故鄉》,歌詞直擊靈魂瞬間將我拉回了幾年前。
本文為“心路星塵醫師”原創
那年陪年邁的母親回老家,數十年未歸的她顫巍巍的叩響銹蝕的門環。
自懂事以來,這是我見到母親哭得最多的一次,在外公的墳前,母親跪進了潮濕的往事,那一刻的撕心裂肺,聞者生悲。
原來,兒時的回憶從未消散,鄉愁只是鎖在記憶深處,水井干涸,物是人非,終究是回不去了,那逝去的青春。
披衣起床獨坐窗前,抬手寫下一縷鄉愁。
《望鄉謠》
——故地重游,舊巷空寂。銹蝕的門環叩不開童年,褪色春聯依稀辨得"歲歲平安"。竹馬臥在檐角蛛網深處,巷口槐花一年白過一年。
一、
秋風又向井底探訪
苔痕爬上殘墻
老屋脊獸馱著銹蝕的月亮
廊下燕巢空懸梁
二、
蟬蛻卡在年輪中央
門環暗結秋霜
褪色春聯褪成褪色的念想
竹馬馱走舊時光
三、
螢火蟲撞破蛛網
照亮捉迷藏的空巷
笑聲卡在斷墻裂縫生長
結出滿枝青杏酸澀的香
四、
雁陣縫?暮色蒼茫
夜色漫過古街旗幌
當瓦檐垂落第一粒星芒
我已是異鄉最陳舊的霜
幾天后晚上喝茶時拿給朋友看,他言不由衷的“贊嘆”了一句:寫得真好。然后眼珠子咕嚕轉了一下,狡黠的問:這首詩像AI機器人寫的嗎?
被質疑了?我壞笑了一下,這家伙最近炒股炒瘋了,聽說都是科技股機器人翻倍賺錢。
最了解AI的自然少不了AI,我說:要不問一下DeepSeek?
打開DeepSeek,我把文章輸進去,然后問:這首詩像AI機器人寫的嗎?
它深度思考了30秒鐘,給出了結果(有點長)。
天啊,還有比這更強悍的閱讀理解嗎?果然不是人能干的事。
最后它給出了結論:《望鄉謠》是一首極具人類創作特質的詩歌,其藝術表現與情感深度均超越了當前AI生成的常見模式。
這是來自AI的自我評價,原來鄉愁是DeepSeek還無法觸碰的柔軟,是藏在詩人內心深處的冰封歲月,AI代碼里終究下不了雪白的槐花雨。
為了證明DeepSeek說的,然后我又特地打開豆包問了一遍,它回答倒是挺快:這首詩AI寫不出來。還很狡猾的反問了我一句...
現在AI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而且越來越強大。不知什么時候,我們寫東西已經需要AI來肯定和鑒定了。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完全分不清AI和人類。也許有一天,我們還需要AI來認定我們是否是人類。
但,萬一AI錯了呢?我突然想到,這次的鑒定會不會是AI在故意示弱?它在欺騙我們?
瞬間毛骨悚然!我決定了,周末再看一遍電影《終結者》,熟悉一下來自未來的機器人,未雨綢繆,知己知彼。
心路星塵: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青云計劃月度優質賬號,心內科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委員會成員,福建衛生報健康大使。
疾病重在預防,健康源于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