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卡通”打造更多應用場景、推動開通跨省域低空航線、推動養老服務補貼異地結算、繼續開展跨省域中高職貫通招生……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第六個建設年全面發力。
近日,一體化示范區理事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總結示范區2024年工作的同時,對示范區2025年重點工作進行部署,77項2025年度重點工作“施工圖”明確。
方廳水院初步方案明確
會上,方廳水院功能策劃與運營的初步方案明確。
方廳水院是滬蘇浙兩省一市交界處的標志性跨域建筑,采用四合院形制,在四角分別設置了滬蘇浙皖的主題展示空間,各館之間通過三座步行廊橋跨水相接,安徽館與浙江館之間設主會館。
經過近兩年建設,目前已經實現主體建筑結構封頂,三座跨域步行廊橋合龍,預計2025年年中方廳水院項目將整體完工。
方廳水院的建設主體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新發展建設公司(下稱“長新公司”)。2021年5月27日,長新公司正式揭牌,由滬蘇浙兩省一市等比出資、同股同權,成為示范區跨域開發運營主體,主要承擔方廳水院等運營策劃工作。
長新公司總經理朱翊元介紹,滬蘇浙皖四個主題展示館總體布局基本一致,各館主體約8000平方米,內部以會議空間和開放展廳為主,配備貴賓接待室、餐飲區和辦公用房等。方廳水院圍繞“長三角原點”這一專屬獨特IP,核心功能為重大會議、主題展覽,打造高端引領的會展主體,配套功能為一站式優質商業配套及文體旅衍生,即融合文化、科創、旅游、公共服務等綜合性功能。
長新公司擬與第三方專業運營機構以合作或合資方式實現對方廳水院的一體化整體運營。目前,長新公司正在與長三角三省一市國企和部分央企專業會議會展運營方進行對接,包括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東浩蘭生集團、浙江文投集團、江蘇蘇州新時代集團、安徽合肥文旅博覽集團等;同時,就資源導入工作分別與國內外、長三角地區頭部機構洽談對接,如英富曼集團等。
方廳水院的運營將重點針對大中型會議展覽論壇、體育賽事,以及示范區開發者聯盟單位會議等拓展長期合作機制。目前,有意向落地的包括全球環境科學家大會、長三角REITs論壇,長三角地區部分賽事開閉幕式等也已對接并有初步意向。
制度創新、項目建設“雙輪驅動”
自2019年揭牌以來,示范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堅持制度創新和項目建設“雙輪驅動”,推動示范區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和豐碩成果。
五年來,示范區累計推出154項制度創新成果,52項制度創新經驗面向全國復制推廣;中央區域辦印發兩批示范區改革授權事項清單;滬蘇浙兩省一市人大協同出臺促進示范區高質量發展條例并在三地同步施行;印發實施新一輪重大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加快推進方廳水院、滬蘇嘉城際等180個重點項目建設。
示范區是一體化制度創新的試驗田。2024年,聚焦重點領域,示范區新推出18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規劃管理領域,編制形成跨省域國土空間規劃實施體檢評估技術指南、先行啟動區規劃建設導則(二期),進一步完善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生態保護領域,推出全國首個從生物多樣性角度評價的跨域生態環境質量技術標準,長三角試點區域排污權交易平臺正式上線,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2024年是示范區重點項目建設出顯示度的一年。地跨滬蘇浙的方廳水院初具雛形,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建成投用,蘇州南站通車運行,滬蘇湖高鐵投入運營,“軌道上的示范區”起勢成型,元蕩實現23公里岸線的整體貫通,數據中心、算力中心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匯聚,人民群眾獲得感持續提升。
加快推動區域功能開發
2025年,示范區建設如何取得更大成效?
會上審議通過了示范區建設2025年重點工作安排,77項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的“施工圖”隨之明確,每一項重點工作的責任單位、具體分工和時間節點一一標注。
隨著第六個完整建設年的開啟,示范區一體化制度創新工作持續走向縱深。完善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機制,編制第二批示范區重大項目建設用地保障清單,按程序聯合申報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推動養老服務補貼異地結算,開展跨省域中高職貫通招生等一系列涉及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發展、民生服務保障等領域的重點工作進入“施工”階段,一個個項目建設探索的背后,一體化制度創新持續深化。
另外,聚焦示范區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功能開發,安排一批重要事項和重點項目。
2025年,方廳水院、創智引擎、科創學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將建成投用或開工建設,與此同時,示范區跨省域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將加快推動,示范區作為單獨主體申報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工作也在積極爭取中,示范區跨省域低空航線正大力推進。
圍繞人才、資金、經營主體等要素,今年將進一步匯聚各方優質資源。研究將更多上海人才支持政策逐步向示范區延伸,編制示范區“十五五”人才發展規劃,認定示范區“太浦英才”,有序推進示范區投資基金相關工作,完善示范區開發者聯盟相關機制,進一步引導優質經營主體參與示范區建設。
新的一年,通蘇嘉甬全線、滬蘇嘉城際、如通蘇湖等軌道項目建設將全力推動,越織越密的交通路網,將讓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復旦附屬中山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青浦新城院區一期工程等一批公共服務項目將持續推進;養老服務補貼異地結算有望實現,便利異地養老的老年人享受補助政策;社保卡“一卡通”將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打造更多同城化應用場景;跨省域中高職貫通招生將繼續開展,為更多有志青年打開實現夢想的大門。
記者 潘潔
編輯 潘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