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動!1995年,山東一個18歲高三男孩,因為家境貧寒租不起房,每天只能走30公里上學。一陌生的好心大娘見此就說:“來我家住吧,我不收錢!”男孩因此考上中國人民大學,在北京當公務員!6年后,大娘重病,這名男孩竟辭職回鄉(xiāng)親自照顧!
2001年,朱觀景接到一通電話,得知了一個令他無比難過的消息。幾年前向他伸出援手的朱大娘病重了。
朱觀景那叫一個著急,他對朱大娘的恩情沒齒難忘,如今朱大娘身邊沒有人照顧,只有個孫女還要上學,他必須對自己的恩人伸出援手。
然而,朱觀景剛剛上班沒多長時間,請幾天假還好,要是請長假,恐怕是不太可能。朱觀景沒有猶豫,他選擇辭職,收拾包裹回了家鄉(xiāng),山東省臨沂郯城縣。
到了朱大娘的病床前,朱觀景整理了一下衣服,握住她的手,說:“大娘,我回來了。您生病這段時間,我來照顧您。”
“你這孩子,不是才剛剛上班嗎?快回去,別丟了工作。我自己也能照顧自己。”朱大娘看到朱觀景,只高興了一下,就氣得趕人。
朱觀景卻異常堅定地說:“工作沒了我還能再找,缺不了我的飯吃。您對我來說更重要。”
他的父母得知這個決定后,雖然擔心朱觀景的情況,卻也默默支持他。畢竟人不能忘本,朱大娘在當時對他們家來說,就是火中送炭。
在1995年的時候,朱觀景上了高三,即將面臨高考。在此之前,他去上學一直都是步行的,從自己破舊的家到學校,整整30里路。再加上每天早自習的時間也很早,朱觀景天天起早貪黑,又要學習,整個人都異常消瘦。
他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們想要讓朱觀景在城里租一個房子住,但房租是整個家庭都無法承受的“巨款”。他們只能拿出20塊錢,縣城的房東也無法答應:“我們租房子都是要吃飯的,又不是做慈善,不行不行,你找誰大家也不會租給你的。”
朱觀景和父母十分無措,因為解決不了住宿問題,他依然需要長途跋涉去上學。
這一天,朱觀景遇到了朱學秀朱大娘。她見到朱觀景,揮了揮手:“孩子,你過來。”
她問朱觀景,說之前聽說他拿著20塊錢來租房子,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難了?
朱觀景鼻子一酸,他低著頭,緊緊攥著衣角,說:“我家在農(nóng)村,每天都走路來上學。但是高三學習壓力大,我們想著能不能租個房,但我家只有20塊錢。”
朱學秀直接被震撼了,她沒想到這樣一個少年竟然每天要走那么長的路,不管孩子學習成績怎么樣,這樣的態(tài)度都是令人敬佩的。更何況,他家里愿意拿出積蓄租房改善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一定學習也差不了。
朱學秀說:“我家就在附近,孩子,你要不要來我家住,我這里不收錢。”
朱觀景想要拒絕,她又說:“我這里沒人呢,只有個2歲的小孫女,你來了也陪陪我倆,不用顧慮。你看,你姓朱,我也姓朱,我們幾百年前是一家人呢,互相幫助怎么了。”
朱觀景極為感動,他覺得自己再也不會遇到這樣好的人了。回到家中和父母一說,父母也對朱學秀感恩戴德,幫朱觀景收拾行李后,還拿了很多自己種的瓜果蔬菜送給朱學秀。
就這樣,朱觀景每天從朱大娘的家里出發(fā),大大縮短了路程,也能和其他同學一樣正常作息,還有很多時間用來學習。
再加上朱大娘每天做飯也很豐盛,想盡辦法給朱觀景補充營養(yǎng),朱觀景每天的學習狀態(tài)都非常好。1996年,朱觀景考上了山東省文科狀元,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臨走之前,朱大娘還給他塞了一個布包,到學校后朱觀景一打開,才發(fā)現(xiàn)是朱大娘這些年的積蓄,給他用作學習生活花費。
朱觀景淚都留了出來。他在學校回不了家,卻沒有忘記朱大娘,每個月會寄信、偶爾打電話問大娘家里的情況,同學們都以為他是在跟家里通信,還覺得朱觀景戀家。在學校畢業(yè)后,朱觀景留在北京,成為了體面的公務員。
即使幾年過去,朱觀景也絲毫不曾消減心中的謝意。如今;放棄北京的生活選擇在老家安頓,讓一干人大跌眼鏡的同時也佩服朱觀景的赤誠。
從2001年回家,到2010年朱大娘離世,朱觀景每天親自為她洗手端飯,灑掃洗衣無事不做,就連朱大娘的孫女,也照顧得妥妥當當。
朱觀景從未后悔自己的選擇。在照顧朱大娘時,也沒有就此停下自己的腳步。在外掙錢,在內(nèi)養(yǎng)家,與朱大娘親如母子。他知道,朱大娘向他伸出的援手,將成為他一輩子的光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