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高原校園,壤塘縣的學生們迎來了一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2月27日,壤塘縣人民法院的法官們帶著法律知識的“行囊”,走進上壤塘鄉中心校,以案例講解和互動問答的方式,為孩子們開啟了一場關于法治與成長的啟蒙之旅。這堂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份承載著責任與希望的新年禮物。
一、法治課堂“活起來”:從案例到生活的零距離對話
“如果遇到校園欺凌,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法官扎西娜的提問,瞬間點燃了課堂。
這堂法治課沒有枯燥的法條堆砌,而是以“劇本式教學”展開。法官們將真實案例改編成情景短劇:一場因手機游戲引發的同學矛盾、一次網絡交友中的隱私泄露事件、一次玩鞭炮不小心引起的火災,學生們化身“小法官”,在討論中剖析法律邊界。通過生動的案例,孩子們第一次感受到“法律不是冰冷的規則,而是保護自己的盾牌”。
課堂上,法官還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用“漢語+藏語”雙語言講解,讓晦澀的法律術語變得親切易懂。“原來隨手轉發同學的照片也可能侵權!”一名參與討論的學生感慨道。
二、許下心愿,許下對法治未來的期待
教學樓廣場的“法治心愿”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學生們用稚嫩的聲音許下心愿:“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在陽光下奔跑”“長大后我也想當法官”一句句美好心愿拼成了法治的“彩虹”。
法官們特意設計“法律盲盒”環節:抽取學生關心的法律問題現場解答。“父母未經同意查看日記合法嗎?”“遇到家庭暴力該怎么辦?”這些藏在心底的困惑,在法官的專業解讀中找到了答案。活動結束時,法院為每位學生贈送了書本、文具和《未成年保護法》小手冊,將法律知識裝進書包,更裝進心里。
三、法治與教育的雙向奔赴,讓規則意識扎根心靈
“這堂課的意義遠超普法本身。”校長在活動后表示,“當法官脫下法袍走進教室,法律的威嚴化作了教育的溫度。”法院與學校聯合推出的“法治成長檔案”計劃同步啟動,未來將通過定期跟蹤輔導、心理干預等方式,為特殊學生群體提供精準幫扶。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特別設立“家長跟課堂”,通過邀請的父母同步參與。“以前總覺得法律離孩子很遠,現在明白法治教育是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傘。”一位家長課后提到。
四、法治星光,照亮成長的路
這堂新年第一課,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法治的種子。我們不僅要當公正的裁判者,更要成為法治教育的點燈人。壤塘法院將把“開學法治第一課”打造成品牌項目,覆蓋全縣的中小學,并聯合教育部門開發法治校本課程,讓規則意識與青春同行。
當法槌聲與讀書聲共鳴,法治的星光正照亮雪域高原的成長之路。這堂課,是關于正義的啟蒙,更是送給未來的承諾。
簽發|秦 川
審核|方 健
編輯|黃林淋
來源|張詩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