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德國選舉的最大贏家呢?
從表面上看,基民盟/基社盟的默茨拿到28.6%的票數,成為下任總理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但在大選之后,另類選擇黨的領導人愛麗絲·魏德爾笑的合不攏嘴、左翼黨的領導人海蒂·賴希內克欣喜若狂,相比默茨略顯拘謹的笑容,仿佛她們才是勝利者。
《柏林晨報》當天的報導更是耐人尋味,他們的頭條標題是:《左翼黨才是大贏家》。
這當然是一家之見,可媒體會這么說,是因為相比上次大選,基民盟的基本盤變化不大,而極左翼和極右翼的增長卻十分迅猛;
本次大選紅綠燈雖然全線潰敗,社民黨、自民黨和綠黨分別下跌9.3%、7.1%和3.1%,淪為二三流。
而基民盟/基社盟雖然排名第一,但他們的選票只增長了4.4%。
與此同時,另類選擇黨的選票從10.4%增長到20.8%,得票數翻了一番;
左翼黨之前四分五裂、黨內眾多明星出走,這次也增長了3.9%,成為議會中排名第五的力量,并且將在組建執政聯盟時左右政局;
從左翼黨分裂出來的理性與正義黨雖成立不久,卻也拿到了4.97%的選票,后勢不容小覷。
我們知道,左翼黨和另類選擇黨處在德國政治光譜的兩極,所以一般稱他們為極左翼和極右翼。
而理性與正義黨源于左翼黨,二者基本站在同一個位置。
他們看似左右對立,卻同樣受到中間派的打壓、且政策大同小異,存在合作的可能;
左翼黨的前身是德共,主流黨派向來對其有所防備;
而另類選擇黨源于基民盟,創黨元老大多是基民盟的極右派,也不受主流黨派的歡迎。
左翼黨在2013年遭到抵制,另類選擇黨近幾年也被打壓,二者可以說是同病相憐。
但時過境遷,極左和極右開始成為主流,四年前他們只拿到14%的票,今年卻占到選票總數的35%。
有民調顯示,左翼黨在18至24歲的選民當中支持率為27%,另類選擇黨在同一群體的支持率為24%,而其它黨派卻表現不佳、差了很遠。
這可能說明,默茨雖然贏了選舉,卻輸掉了未來。
在年輕一代成長起來之后,所謂的主流政客會被拋棄,而極左和極右會主宰德國政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