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才是推動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引擎,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性資源。在“十四五”規劃收官與教育高質量發展攻堅的關鍵節點,富錦市用三把“金鑰匙”打開高素質教育人才成長通道,構建起教育人才工作的完整閉環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多維破局,以“靶向開渠”引動人才活水滿盤。富錦市創新靶向引才模式,構建教育領域“學科鏈-人才鏈”動態適配機制。聚焦不同學科、不同學段人才需求,打造科學、高效的引才計劃,實現引才規劃與教育生態建設的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2024年通過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社會招聘、校園公開招聘等方式引進專任學科教師人才43名,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8名,填補教育人才結構性缺口。強化編制動態管理,建立“強校帶弱校”工作機制,通過調配城鄉、強弱校間的師資配置,實施校際資源交流,完成289名教師跨校際、跨學段輪崗,實現城鄉優質師資“一盤棋”調配,形成“城區輻射、鎮村聯動”的教研生態。
精耕細作,以“三階培育”滋養教育人才林海。富錦市構建全鏈條教育人才培育體系,聚焦“培土-育苗-結果”培養路徑,打造分層進階的成長環境。“新苗破土期”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引導老教師發揮好“傳幫帶”作用,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打造“青椒計劃”,為新任教育人才開展業務培訓120學時,共計96人,為青年教育人才提供校際之間、學段之間互相學習交流的平臺。“拔節孕穗期”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教師線上通過智慧平臺參加暑假研修培訓、繼續教育業務培訓,線下參加能力提升訓練營,全面提升全市教育人才的能力素質水平。“開花結果期”搭建“英才擂臺”,鼓勵全市優秀教育人才參與省級、市級競賽,以賽促教,2024年共計18名教育人才獲得省級獎勵,240余名教育人才獲得佳木斯市級獎勵,435名教育人才榮獲省級科研成果,其中數學教師李瑞杰的《二次根式的加減運算》一課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形成“以賽育才、課例反哺”的良性循環。
新教師見面課暨青藍工程匯報課總結會
春風化雨,以“生態涵養”厚植人才扎根沃土。留才之道,重在構建“熱帶雨林式”生態。建立名師孵化通道,積極為富錦市優秀教育人才申報各類榮譽表彰,樹立標桿模范作用,2024年1名教師被評為省D類高層次人才,2人被授予“省模范教師”榮譽稱號,1人被授予“省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營造尊才重才良好氛圍。加強服務保障,以精準服務消除人才后顧之憂,從津貼補貼、安家住房、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實現“全周期呵護”,截至目前累計為58名教育人才發放生活津貼、購房補貼,為32名外地教育人才提供住宿,做到讓教育人才有幸福感和歸屬感。利用教師節、春節、元旦等重要節日開展人才慰問活動,聽取人才的意見建議,關心關愛日常工作生活,全年累計走訪慰問優秀教育人才代表10余人次,彰顯“以城留人、以情動人”的生態溫度。(陳雪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