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與小畜為互卦,因此他們的意義也正好相反。小畜為畜止,而履則是履行,實踐行動的意思,因此履卦所說的便是行動的藝術,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禮”,因此《說文》言:“禮,履也”。
履卦所說的其實是人生的餞行,并以“履虎尾”這個比喻,人之一生立身處世,皆不可大意。世道諸多艱難險阻,唯有以禮節規范行為,循禮而慎行,以和悅謙卑待人接物,即便是遇上再兇險的困難也能以柔韌的姿態應對,這便是履卦中柔弱履剛強之道,剛強再猛再烈也必將被馴服。柔和謙卑竟能使柔弱者履虎尾而無咎,則天下還有什么難關不能攻克。
可見履的意義有兩層,外表看履是實踐行動,內在看是實現行動要遵循一定的準則。
履卦的結構是下卦為兌為澤,上卦為乾為天,上蒼天而下湖澤,稱天澤履。高高在上的蒼天處尊位,而柔順恬靜的湖澤處卑處下,天地間尊卑有序,這便充分了體現了古人所講究的儒家禮制。而禮之為用,和為貴,因而履卦兌下乾上之象也可以解讀為,剛健的乾行處于前,而柔順的兌卦躡于其后,有以柔履剛之象,象征柔弱者以和悅的態度,依禮而規制剛強;而剛強者也需依禮受制于柔弱者。
卦辭:履虎尾,不咥人,亨。
《周易》最是擅長以比喻擬人的手法來形象的表達出抽象的人文規則和自然規律。正如卦辭所說的“履虎尾,不咥人”,就是以形象的手法來具象的表現出人立身于世間,若能依禮行事,謙遜和悅待人,即便在危險的處境都能安然處之。就如同緊緊跟隨著虎尾而行,這本是世上最危險的事了,但老虎卻不會咬你。
老虎本是兇猛的野獸,亦如人心中的欲求天性,但這般兇猛的野獸都能被柔弱的人類所馴服,所依循的便是一整套的馴服策略,恰如我們以禮治規矩來規則心中的欲念。且人行于世,需依禮守規而行,即便再勇猛的人亦不能免俗。因此,依禮而行天下,必亨。
履卦的六爻正是以擬人的手法展示了人行世間的眾生相,體現了唯有依履之道,才能暢行無阻。
初九:素履往,無咎。
所謂“素”乃是素樸無需文飾,保持質樸本色。
履卦初九以陽剛居卦之最初,本就有前進的動力和激情,可視為人涉世之初的階段。此時剛剛起步踐履,踏上人生的旅途,還未受社會的熏染,只需保持自然本色即可,本分行事就是社會新人最可愛之處,正應了《中庸》的“君子素位而行”之義。“履素往”便是安分守己,不貪非分之利,不覬覦非分之位,雖然不一定能得吉,至少不會出錯。
而象辭所謂的“獨行愿”,可理解為,本分質樸行事,不受社會上不正之風的影響,不為情遷,不為物累,來實現自己最初的夙愿,亦是《中庸》中,“不愿乎其外”之意。
其實,初九卦辭的囑咐也是對涉世不深的新人的保護。新人涉世不深,社會經驗淺薄,此時若是不小心行事,但凡有非分之想就很容易被所謂的“老江湖”所誘引利用,說不定將成為他人獲利的炮灰,這么一來就很危險了,別說是吉,連無咎都不可能了。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所謂“幽人”是與世無爭,幽靜恬淡的人。與世無爭的人之所以能“貞吉”,因為他能謹守內心的修養而不自亂。
九二陽爻,以剛居中位,陽爻本有剛健的特性,但九二謙居柔位,陰陽調劑使他的個性剛柔相宜,再加上他又居下卦中位,剛中者,能為又能不偏不倚,在應對種種紛擾的人情世故時,能進退自如,得體宜人。因此他能“履道坦坦”,行事坦蕩無礙。而這一切都得益于九二自我修養的結果。
唯有強大的自我修養,才能在面對紛擾世事時能堅守內心的安詳恬靜,這或許就是“如如不動”的境界吧。
孔子強調反身修己,處理好與外界關系關鍵在自身修養。吉兇不由命運和處境決定,在自身主觀努力。不自亂,外界誰也亂不了自己。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
履卦以“履虎尾不咥人”為吉,但六三中,“履虎尾”,卻“咥人”了,顯然是兇的,只因六三本身存在著缺陷。
《周易》中以陽位尊而陰位卑,因此陽爻居陰位為謙,因為力所能及而甘居于卑位;但陰爻居陽位則是才疏而志剛,因為能力所不及而居尊位,自恃自傲,且易出岔子。而六三便是如此。陰居陽位且過中,這是位不當。因此六三志剛才疏,行事還容易出格,頂多只能算是武夫,因此象此稱他為武人。
而六三的不中不正體現在眇能視,跛能履。所謂眇就是獨眼,因此視不正;跛就是跛足,則是行不中。但六三根本不覺得自身存在問題,還自認為獨眼也能看清東西,跛腳照樣能跑能跳,因此對于六三來說,他存在的最大問題便是無視自身存在的缺陷,而硬要逞強。這就是對自己沒有客觀認知,無法正視自身缺陷的人,卻硬要以逞強的行為來掩蓋自己的弱點。這種人往往太過于自尊敏感,且個性剛暴無常,很容易一味逞強而魯莽行事。
但這樣的人也并不是一無是處,若能充分掌握他的個性特點,就能發揮他勇猛剛強的個性。只不過六三本身就如同一個火藥罐一般,與之相處,稍不小心就容易引火燒身。因此,要應用六三的長處,又不至于讓他惹禍,需要的是一個足智多謀,能力出眾又知人善用的領導才能駕馭的住六三。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從整個卦象的角度來看,乾剛為虎,而柔兌則是屢虎尾之人,六三正處于上下卦之交,因此從全卦看,六三便是那履虎尾的人。但若單從爻象看,履卦主爻九五為虎,那么與九五相比的九四就是履虎尾的人。但我們發現,同樣是履虎尾的人,六三和九四的處境卻完全不同。六三兇而九四卻終吉。
六三九四位都不正,但關鍵是六三陰爻居陽位,是才不配位,又無法正確認知自己的缺陷,因此魯莽行事而將自己陷于危境。九四卻恰恰相反,陽爻謙居陰位,有謙遜剛居卑位的意義,在加上九四本處于上下卦之交的變動之位,又近君位,是個,以九四謙遜的個性,自然會小心謹慎行事,這便是“愬愬”之意,再加上九四陽居陰位,行事能做到剛柔并濟,又小心謹慎,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履虎尾自然不會有問題了。
爻辭說九“終吉”,因陽爻有剛健的特性,且九四又處上掛乾體之初,因此他不但行事謹慎,還有上進之心和上進的空間,最終自然會有好結果的,因此爻辭說九四終吉。
內懷剛志,外示陰柔,履危知懼,小心謹慎,才能在復雜的環境下實現銳意進取之志。
九五:夬履,貞厲。
九五是履卦的主爻,且他居上卦乾體的中位,爻辭稱其“夬履”。“夬”是行事剛斷果決的意思,而斷詞則是,貞厲,便是長久以往并非好事,反而還會產生危機。
九五以陽剛居中得正,這本是好事,因為他位正當。但履卦所說的乃是處世之道,且履之道的宗旨是柔履剛,和為貴,很顯然以剛居剛的九五在強調履之道的前提下欠缺的是剛柔并濟的特性,而行事過剛了。因此英明剛決有余,而兼聽包容不足。長此以往,就很容易發展為主觀武斷且容不下不同的意見,這正是大權在握的領導者最忌諱的,因此斷九五為貞厲。
因此九五最應忌居高臨下,自傳自覺,無所畏懼。正如同剛硬的人要慎防英明有余而兼聽包容不足,如果長期主觀武斷,聽不得不同意見,必有危厲。
上六: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上九是履道之終結,因此當履道實踐到最終時,我們需要回顧所行的歷程,并作一次總結,在現代職場上也稱作復盤,這個就是視履考祥的意義。考便是考察,祥則不單單是吉祥,而是吉兇征兆的意思。
在事情完結的時候,能夠在進一步的反身自省,復盤自查,這才是圓滿的善始善終,這樣審慎而善于自查自省的人,自然能獲吉的。且唯有從一而終,由初踐履不輟,堅持行至上九的自省,才能算是圓滿的善始善終,因此稱元吉在上,畢竟善始者必需善終。才能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來更進一步的自我完善,唯有如此才能獲得人生的成長和進取。
從履卦六爻我們可知,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只有經歷過苦難和磨練,才會一步一步達到輝煌。
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不能一味強硬逞能,魯莽行事,有時候依規循禮,柔韌謙遜反而是以柔克剛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