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廣東名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起一句話——“在廣東的就業(yè)市場上,除了清北,中山/華工橫著走”,的確,作為老牌985名校,兩校的畢業(yè)生遍布各行各業(yè),校友資源豐富。
但時代是發(fā)展變化的,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難免會有一些后起之秀,例如南方科技大學,建校僅十來年,如今的錄取分數(shù)、保研率、留學深造率已超過部分985了。
除此之外,在2022年的第二輪雙一流評選中,它脫穎而出,成為新晉雙一流。
那么,非985/211的它,真的值得讓高分考生放棄傳統(tǒng)985名校嗎?
一種觀點認為“
我是本科生,我覺得很好,人均資源很多,而且南科大相當?shù)牟痪恚娴牟痪恚S便努力一下績點上個3.7,跟著導師發(fā)幾篇paper,搞上幾段大廠實習,最后出路不會比“中九”同檔次的差。
你但凡有一點自制力,能夠堅持在圖書館實驗室多待一待,主動去爭取一些資源,達到你的目標那真是輕而易舉。
相比其他“中九”,母校的生活質量和內卷程度真的是easy模式。
別給我杠什么南科大卷,你是沒了解過其他中九為了保研的卷度。
但是如果你毫無自制力,這所學校非常不適合你,因為下限極低。
最后如果你想來這所學校,請你先判斷一下自己:
1.高考數(shù)學能不能上135分或者省排名在5000之內,確保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線,當然低進高出的例子比比皆是。
2.是否對理工學科有學習的動力。
學習動力不能是被強制賦予的,而是有一種自我驅動力:比如:我喜歡學習新知識,對新事物有充分的好奇心;
或者有一種他人驅動力:簡單來說就是很喜歡卷并且享受卷,看到別人有自己沒有的會感到焦慮并且付諸行動去改變(我就是這種人)
3.不需要所謂的目標明確,不需要什么執(zhí)行力,不需要什么抗壓能力,不需要什么英語能力等等,你來到這都會逐漸培養(yǎng)的,并且經(jīng)歷四年的磨礪,你會收獲頗豐。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
我一并評價一下南科大和上科大吧。
其實這兩所學校都是好學校,只是不該在國內,至少目前不合適。
上科和南科的師資和教學沒話說,我有同學在上科南科,也有在中游985(武大華科這些),同樣的專業(yè)CS確實是上科南科普遍學得好一些,因為師資好教育模式先進。
客觀來說,上科和南科確實在學校里能學到很多。
但是畢竟大部分學生考大學都是為了有個好的出路,上科和南科在就業(yè)方面確實有明顯的不足,現(xiàn)在國內還是更注重學校名頭,也許一個985學生學得其實不如上科或南科,但在找工作時卻得心應手。(上科CS的師資比交大強。)
而南科走出了大灣區(qū)基本就涼了。
而在美國,相對更注重的是你的專業(yè)排名,注重的是你的實際專業(yè)水平,雖然學校的title也重要,但不像國內現(xiàn)在基本上是看學校的名頭,這意味著在就業(yè)上,南科是985的學習壓力,但是獲得雙非的畢業(yè)證,這點很虧。
但如果你想搞科研,上科和南科確實是很好的選擇,學生本科可以進實驗室,這個科研資源確實非常好,但是問題在于,作為一個剛剛高考完的同學,我想問問你你真的想搞科研嗎?
或者你了解什么是科研嗎?
至少目前,大多數(shù)人都是希望在金融和IT上卷,出來獲得高薪,我同學在上科和南科的同學其實也只是想以后996,并無科研想法。
在出國方面,兩校表現(xiàn)不俗,因為師資好,很多老師有海外留學經(jīng)歷,還有一些外籍教師,寫推薦信,出國交流容易。
確實相對同分數(shù)段的同學容易申請國外碩士,但問題在于上科和南科現(xiàn)在出國想法的同學很多,就很卷,去到名校的未必是你。
所以上科和南科我只能說適合的學生群體很少,自己三思后再報考,因為去了這些學校,最糟糕的結果是你在本科沒卷過別人,沒能去到海外名校,最后拿著名氣不大的雙非畢業(yè)證,可能會被其他方面比你高考分數(shù)低去了985/211的同學吊打。
聽說南科畢業(yè)生現(xiàn)在去了100多人的小公司都在網(wǎng)上秀了,上海大學CS每年去華為都100多人了(我不是上大的,我的學校比上大好)。
如果你有把握在大學卷過別人,那其實真的可以來上科和南科,世界頂級名校的offer在向你招手。
或者如果你很注重大學的體驗也可以來上科和南科,因為經(jīng)費多,硬件和學校資源沒得說,四年在校體驗應該是OK的。
最后說一點,其實除了清北+華五,這些有名校光環(huán)的學校,其他985+中等以上211+新學校(上紐,上科,南科,國科等),其實更看重你個人發(fā)展和選擇。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認識兩個同學,一個本科天津大學物流管理專業(yè),因為當時為了985名頭進了不太好的專業(yè),大一很迷茫也沒能轉專業(yè)成功和不喜歡自己的專業(yè),最后就是本科就畢業(yè)了,也沒能保研,考研跨考覺得有難度也放棄了。
另一位同學去了暨南大學+經(jīng)濟學,她很喜歡經(jīng)濟學,申請上了哥倫比亞大學+經(jīng)濟學的碩士,真正走入社會,不是像高考生一樣盯著你的分數(shù),hr沒有分數(shù)表,看的更多是你的level,看的是你學校的大概層次,所以尊重自己的想法,選擇自己適合的學校才最重要。
#熱問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