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由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中國政法大學、常州大學聯合攻關的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課題——《數字法院建設問題研究》開題論證會在常州舉行。會議由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高玉華主持。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原主任許建峰、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科研管理處處長王曉燕、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楊力、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管信息處一級調研員吉遠祥應邀以點評嘉賓身份出席會議。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盧云云、常州大學數字法律科學研究所所長曹全來,以及課題組成員和法官代表10余人參加論證會。
曹全來向指導組專家匯報了課題研究背景、課題結構、研究計劃、任務分工等工作開展情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信息技術處處長謝周鵬補充匯報了常州的數字法院建設情況。與會專家聽取匯報后,分別從課題研究方向、研究路徑、重點內容、成果轉化等方面,對課題推進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許建峰建議注重數字法院建設的系統化研究。一是系統研究智慧法院向數字法院轉型的基礎和特征;二是系統研究法院各項工作數字化的要求和目標;三是系統研究數字法院建設的內涵、原則和重點。另外,建議重點關注電子卷宗生成應用在數字法院建設中的成效、不足和改進措施。
王曉燕提出四點建議。一是結合黨和國家頂層設計要求厘清課題定位,明確研究的目標和方向;二是在充分開展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和挖掘數字法院建設的痛點難點問題;三是嚴格落實《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課題管理辦法》,發揮聯合課題組強強聯合的優勢,做好課題研究和經費執行;四是推進調研成果轉化,努力為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相關司法文件建言獻策。
楊力指出,既要明確研究范疇,又要做實研究內容。同時還應深耕三個分支方向,要研究數字法院與法官需求,數字法院建設應從更高效轉向更好用和更人性化;要研究數字法院與國家治理,有效應對網絡輿情,更好回應重大政策改革;要研究數字法院與涉外法治,增強我國的司法話語權和國際規則制定權。
吉遠祥首先就課題出題背景、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課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他要求課題組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司法審判實踐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開展研究,確保高質量完成調研任務,做好成果轉化工作。
論證會上,課題組成員、法官代表結合審判實務,對數字法院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入討論、發表見解。
高玉華代表課題組向對各位領導、專家學者表示衷心感謝。并表示課題組將以此次開題論證會為契機,充分吸收各位領導、專家學者提出的指導意見,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問題導向,壓實工作責任,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開展課題研究,確保按期高質量完成各項課題調研任務,并切實做好成果轉化工作,助力數字法院建設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
供稿:研究室 于軍輝
編輯:張 瀾
審定:張立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