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于:世界銀行|作者:Amel Zahid, Natália Mazoni Silva Martins
(圖片: Shutterstock)
最近,在慶祝10月1日國際老年人日之際,我們花了一點時間來思考對老年人、特別是老年女性的支持。在世界銀行的婦女、營商與法律部門,我們有機會收集和分析關于全球190個經濟體婦女經濟狀況的數據,包括她們進入勞動力市場并為老年儲蓄的能力。豐富的數據為我們提供了深刻洞見并使我們能夠恰逢其時地提出以下問題:我們真的在支持所有老人嗎?我們是不是忽視了全球一半的人口——婦女?
男女統一型養老金制度的不足
婦女的職業道路與男性截然不同:她們承擔照料家庭的責任,有時職業道路會中斷,而且往往會在非正規部門就業。這就暴露了男女統一的養老金制度的不足。這種從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制度主要針對持續的有償工作,未能考慮婦女的勞動力參與率較低、工資長期低于男性以及預期壽命更長等特點。這就導致女性在退休后處于經濟劣勢。婦女就業模式和某些社會規范限制了女性在正規部門的就業機會,降低了她們為退休儲蓄的能力,這進一步加劇了養老金的性別差距,凸顯了開展養老金改革、綜合考慮各種現實情況的必要性。
照料活動對養老金待遇的影響
最新的2024年《婦女、商業和法律》報告數據顯示,所調查的190個經濟體中有81個在計算養老金待遇時不計入因照顧孩子而離職的時間(如產假、陪產假或育兒假)。設立這方面的補償機制對于保障女性的退休收入至關重要。實證研究表明,如果沒有這類補償機制,女性的退休收入會有重大損失,替代率平均下降3至7個百分點。
退休年齡差異
退休年齡差異也可能影響女性退休后維持生計的能力。早退休會縮短女性的工作年限并影響她們的養老金供款記錄,導致老年收入減少。在62個經濟體,男女可以領取全額養老金的退休年齡不同,女性通常退休更早。不同地區的男女退休年齡差距有很大差別——例如中國的差距為10年,而立陶宛為7個月(見圖1)。
圖1. 不同地區男女退休年齡差范圍
資料來源: 《2024年婦女、營商與法律》
旨在提高婦女退休收入的激勵
另一方面,有29個經濟體提供了某種形式的激勵以提高女性退休后的收入。激勵措施包括對自愿性儲蓄提供稅收減免、允許將當年未使用的供款額度結轉未來使用、對盡早加入養老金計劃提供補貼以及在計算養老待遇時考慮受教育時期等。例如,英國在其自動登記式的自愿儲蓄計劃中提供稅收減免,以提高女性的退休儲蓄率。智利和西班牙提供育兒獎金和繳費型養老金補貼,以縮小養老金的性別差距。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波蘭和塔吉克斯坦在計算養老金時計入接受高等教育的非繳費時期。
消除養老金性別差距的進展
好消息是,過去五年不少國家在縮小養老金的性別差距方面取得了進展。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國家的進展最大。例如,巴林實行了男女相同的退休年齡,而且在計算養老金待遇時會明確考慮因育兒造成的工作中斷期;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也都實現了退休年齡平等。其他地區的國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2024年,塞拉利昂因為在養老待遇的計算中明確考慮育兒期而在“養老金”指標上獲得了滿分。
面臨的挑戰以及實行性別敏感型政策干預的必要
過去二十年有更多女性進入了勞動力市場,工資的性別差距平均每年減少0.24%。但近年的全球衛生危機和各種沖突可能危及這一進展——婦女大量就業于那些受到嚴重影響的行業(如服務和護理),而且她們往往處于更容易被解雇的兼職崗位。這些挑戰意味著政府必須采取具有性別敏感性的政策干預,為較年長女性提供滿足未來需求的安全網。這方面政策必須充分考慮那些影響女性養老儲蓄能力的獨特因素(見圖2)。
圖2. 保障婦女退休待遇的法律和政策考慮
資料來源: 《2024年婦女、營商與法律》
改善養老制度設計,減少性別不平等
了解每個國家的具體需求以及在財政可持續性、勞動市場準入和社會結構方面的制約因素是確定應通過哪些法律和政策措施來解決養老金制度缺陷的關鍵。可將考察相關數據和證據(例如婦女、營商與法律部門整理的數據和證據)作為改善養老金制度設計、減少性別不平等的第一步。這不僅會使女性受益,也會讓所有人受益。
THE END
轉載聲明:本微信公眾號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及本微信公眾號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