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周杰倫旗下的杰威爾音樂起訴嵐圖汽車侵權案正式進入民事一審。
杰威爾音樂由周杰倫于2007年4月與兩位長期合作伙伴——作詞人方文山及經紀人楊峻榮共同創立,公司名稱“JVR”即取自三人英文名首字母(Jay、Vincent、JR)。周杰倫不僅是公司創始人,也是公司的核心資產和主要藝人,其音樂創作與商業價值構成了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根據披露信息,嵐圖汽車可能在其廣告宣傳、品牌活動或車載系統中未經授權使用了周杰倫的音樂作品,此類行為涉嫌侵犯音樂作品的復制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著作權。
與此同時,另一條戰線上,嵐圖法務部正在高呼“網絡空間不容惡意抹黑”。2024年11月28日,嵐圖汽車法務部在微博上發文表示,李某華在2024年1月至5月期間,在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發了多條關聯嵐圖的,毫無事實依據、完全“憑空捏造/無中生有”的虛假造謠內容。
后經法律訴訟,法院判令李某華在其自媒體賬號發布賠禮道歉聲明并連續置頂30日,聲明內容需經法院審核,并賠償嵐圖4000元等經濟損失。
2024年12月,嵐圖汽車法務部再次在微博發文,針對多篇質疑其銷量造假的文章(如《嵐圖汽車:月銷過萬,員工:造假!》),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并留存證據,并且將“追究到底”。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內卷化競爭從技術、價格延伸至輿論戰場,部分車企對負面信息的容忍度極低,甚至將銷量波動歸咎于“網絡抹黑”。法院也變成了部分車企的新型“品牌秀場”,車企法務部盡力揮舞法律利劍封堵媒體和用戶的質疑。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4年車企名譽權訴訟同比增長230%。
2024年,比亞迪就發起過多次起訴,如起訴自媒體“龍豬-集車”
,要求其刪除侵權內容、公開道歉并賠償201.87萬元;
起訴“管學軍”
,要求賠償損失并消除影響。
大名鼎鼎的當屬華為享界起訴袁啟聰事件。2024年11月,享界汽車因袁啟聰發布的享界S9飛坡測試視頻中“無法保持直線行駛”的結論提起訴訟,認為其誤導消費者并損害品牌聲譽。
最慘的則是汽修工“龍哥”。因其分享新能源車維修經驗及避坑指南,2023-2025年間被三家車企起訴,累計索賠700萬元。其中一家車企要求其“不可公開道歉”,引發公眾對車企壓制消費者聲音的質疑。
當法律從維權武器異化為公關工具,部分車企更是將客觀批評與惡意抹黑混為一談,強行讓法務部門從幕后走向臺前,通過微博等平臺高調公布訴訟進展,塑造“維權斗士”形象,索賠金額動輒百萬,遠超普通人的承受能力。
看似在維權,實則以訴訟促噤聲,降低消費者的知情權。
相比起來,合資車企對批評的寬容度更高,而新勢力品牌卻“容不下任何不利聲音”。有個別車企更是高調推出舉報獎勵機制,催生“釣魚執法”。
車企批量起訴媒體或用戶,本質是一場關于話語權的爭奪:既需要法律手段打擊真正的惡意行為,也需警惕將維權異化為“輿論管控工具”。若輿論場只剩贊歌,消費者終將用腳投票。健康的生態,終究要靠產品質量說話,而非法庭判決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