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留下的軍事遺產之一:圖-160戰略轟炸機】
1991年12月蘇聯宣布解體、俄羅斯聯邦旋即成立,全世界不只是關注俄羅斯等原來的加盟共和國要進行重大改革,更關注蘇聯留下的豐富的軍事遺產。
就我們的轟炸機發展歷史而言,轟-5飛機是我國國產第一種輕型戰術轟炸機,實現了轟炸機由螺旋槳式向噴氣式的成功過渡——當然,大家也能想到這需要技術引進,轟-5輕型戰術轟炸機也不例外。
【準備降落的圖-160】
一、轟-5與轟-6的由來
先聊聊轟-5,當時是我國從蘇聯引進的伊爾-28(IL-28)噴氣轟炸機的仿制品,這種轟炸機采用兩臺渦輪噴氣發動機,平直翼型,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一種前線轟炸機,從1963年1月開始研制,1966年9月25日首架轟-5在哈爾濱試飛成功。
1967年4月,轟-5轟炸機通過國家鑒定,投入批量生產并在隨后裝備空軍部隊,到了1984年這款轟炸機停產,2009年5月則全部退出空軍現役戰機序列。
那么問題來了:接檔轟-5轟炸機的轟-6轟炸機呢?盡管與轟-5差不多同一時期研發,但情況卻完全不一樣。
【轟-5是我們的第一代自主生產的轟炸機,源自蘇聯的技術】
轟-6轟炸機也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引進自蘇聯的技術,是在圖-16轟炸機的基礎上自行研制生產的中型雙發噴氣式戰略轟炸機,1968年12月24日,采用國產渦噴-8發動機的轟-6首飛成功,1969年轟-6批量投產。
轟-6主要擔任戰術戰略轟炸、偵察、反艦、巡邏監視等多種任務,因為轟-6已有10多種改進型,其中最新改型轟-6K/G可以發射空地遠程巡航導彈,大大提高了空軍的戰略打擊能力,所以這款經典的轟炸機一直該服役到2020年前后。
既然圖-16轟炸機對我們的幫助都這么大了,那么前蘇聯研制并少量生產的圖-160轟炸機會不會更加優秀?如果能夠引進,會不會對我們的轟炸機發展產生更加重要的影響呢?
【轟-6同樣也是我們引進蘇聯的技術】
二、圖-160的空中威懾力
簡單說一下圖-160轟炸機的基本情況。
這款戰略轟炸機是蘇聯在20世紀70年代研發,就是大名鼎鼎的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也就是現在的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集團),1981年定型并在1987年少量生產并服役的,西方國家給它的代號是海盜旗,也叫圖波列夫圖-160,最典型的外觀是蘇聯賦予它超音速變后掠翼。
圖-160轟炸機作戰方式以高空亞音速巡航、低空亞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襲為主,在高空時可發射長程巡航導彈在敵人防空網外進行攻擊;擔任防空壓制任務時,可以發射短距離導彈,此外還可以低空突襲,用核彈頭的炸彈或是發射導彈攻擊重要目標。
【圖-160雖然龐大但看起來卻非常優美】
圖-160轟炸機在1987年5月開始正式服役,1988年形成初始的作戰能力,它以優雅的外形再綜合俄羅斯空軍的白色涂裝,所以又有了另一個稱號——白天鵝。
因為這款轟炸機雖然超過40噸,但體態優雅,不過數量確實稀少,不僅造價高昂,而且日常維護費用也極高,所以蘇聯在解體前也只生產了35架,其中還包括3架原型機。
80年代我們曾經也想了解甚至引進一部分圖-160轟炸機的技術,價格肯定好商量,但蘇聯認為這就不是價格的事兒,如果出口甚至轉讓給我們,影響自身在亞太地區的武力威懾,所以果斷拒絕了我們。
直到1991年12月蘇聯正式解體后,包括我們在內的國家都很關注蘇聯留下的軍事遺產,尤其是像圖-160轟炸機這樣的戰略型大殺器,如果這個時候能夠買到甚至引入全部技術,也是不錯的。
三、各有各的戒心
很明顯,如果那時我們能進口圖-160轟炸機以及相關技術,那么我們在21世紀來臨之前,就能在轟炸機領域邁進一大步。
不過沒有拿到圖-160的核心原因,是俄羅斯和美國的聯手阻撓。前者擔心這種威力的戰略轟炸機可以輕松突破幾條島鏈;后者擔心經濟實力大減的自己無法在亞洲保持威懾。
與蘇聯進行幾十年冷戰對抗的美國,對包括圖-160轟炸機在內的戰略性武器裝備是最強硬的,所以美國一直強烈要求擁有圖-160轟炸機的烏克蘭銷毀蘇聯留下的全部戰略轟炸機。
蘇聯解體前,圖-160的總體數量也就35架,其中部署在烏克蘭的就有19架圖-160轟炸機,此外還有大量的圖-95轟炸機和大量空射巡航導彈;另外16架圖-160轟炸機則留給了俄羅斯。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發現圖-160的塊頭有多大了】
當然,美國只靠威嚇烏克蘭肯定不能讓其就范,所以在90年代趁著俄羅斯、烏克蘭以及其他東歐國家經濟不好、改革受阻的時候,不斷對烏克蘭許諾經濟援助和資金扶植,同時再配合一些外交壓力,要求烏克蘭自己主動拆解這些寶貴的戰略轟炸機。
相對于美國而言,俄羅斯對烏克蘭擁有的圖-160轟炸機,態度上稍微緩和一些,既然美國是要求烏克蘭自己拆掉這些寶貝。
那么俄羅斯便換了另一個路徑——不斷勸說烏克蘭把這些圖-160賣給俄羅斯,這些戰略轟炸機及配套裝備的珍貴性、稀缺性,俄羅斯實在太清楚了。
最終烏克蘭對俄羅斯出售了8架圖-160轟炸機和3架圖-95轟炸機,另有575枚KH-55空射巡航導彈用于抵消當時的一筆債務,即當時烏克蘭欠俄羅斯約2.75億格里夫納天然氣債務,按照當時的匯率折合約660萬多美元——軍迷們看著是不是覺得被賤賣了,心疼萬分呢。
【烏克蘭拆解了圖-160,連發動機都銷毀了】
四、自廢武功的烏克蘭
19架減去賣給俄羅斯的8架,那時烏克蘭手中還有11架,作為我們來說,能夠買到其中的7-8架哪怕2-3架也是可以的,要知道90年代中后期,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錯,只要烏克蘭愿意賣、價格只要不離譜,對于我們來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至少會比660萬美元多得多。
重點來了——無論美國還是俄羅斯,都公開、多次、堅決地反對烏克蘭將圖-160轟炸機等重要的戰略武器裝備賣給我們。
這種堅決其實只差一層窗戶紙就是對烏克蘭的恐嚇了,所以剛剛獨立的烏克蘭,既不想得罪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裝備的俄羅斯,也不想得罪擅長花言巧語、許諾重金援助的美國。
沒辦法,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10多年間,我們想通過烏克蘭來購買圖-160轟炸機的努力一直沒有實現,烏克蘭手中剩下的11架:其中10架被完全拆解,成為毫無價值的破銅爛鐵,就連發動機也被完全銷毀;另1架則在拆除所有武器后被送進了博物館。
不過,在軍事技術方面,比起蘇聯、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烏克蘭對我們已經很大方了,即使因為壓力太大而無法賣給我們圖-160轟炸機,烏克蘭也委婉地給出了另一個真實的原因:19架只是數字,真正養護和維修后能飛起來的圖-160轟炸機不會超過5架。
現在來看,當年我們沒有買到圖-160轟炸機也許并不全是壞事,最好的、最先進的裝備,永遠都是需要自己刻苦努力、自己研發的,比如我們的轟-20遠程戰略轟炸機。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2018年8月3日——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日子,我國宣布正在發展新一代遠程轟炸機,被命名為轟-20。
它的航程可以達到大約13000公里,有效載荷高達40噸及以上,使用類似于B-2的飛翼設計,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能夠保持長時間保持高效的巡航飛行能力,可以輕松打破所謂的幾大島鏈對我們的圍堵。
結語
從2025年的角度看80年代的圖-160,已經不再覺得特別的先進,當然,圖-160身上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是那個時代載彈量最多的空中巨無霸,不過即使后來俄羅斯重啟了圖-160生產線,也沒有選擇與我們合作,而是我們的另一個鄰居印度——無論多么親密無間,背后都有算計防范,這才是大國之間合作的永恒內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