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軍侵華所犯罪行,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最傷痛的記憶之一,其實在當時,整個中國都被戰爭的烏云籠罩,南北方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在河北唐山一個小村莊,滅絕人性的侵華日軍對手無寸鐵的村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潘家峪慘案”。
如今走進潘家峪慘案遺址,走入紀念館,詳細了解這段歷史,依然讓人震驚、憤怒。紀念館青灰色石墻帶著沉重的壓抑感,母親抱著死去孩子的泥塑雕像仿佛在絕望地質問。
館內分為民族危亡、奮起抗爭、日軍暴行、保家衛國和緬懷勵志五部分,用詳細的史實資料和大量物證陳述了1941年1月25日發生的罪行,曾經的災難赫然在目,成為難以磨滅的記憶和人們奮斗的動力。
模擬場景還原了慘案發生過程,日軍在清晨包圍了村莊,將全村人聚集在一起,1230多名村民被殘忍殺害,日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終只有276人幸存。
日軍在村中放的大火從上午一直燒到了晚上,許多人葬身火海,黑白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到村民被燒死的慘狀。
許多極具史料價值的慘案現場照片出自《晉察冀日報》的記者雷燁之手。他在慘案發生后的第六天來到了潘家峪,拿起相機和紙筆,將慘狀記錄下來,寫下了《冀東潘家峪的大慘案》《慘殺場視察記》。
日軍的暴行并沒有讓人們停止反抗,潘家峪村幸存下來的村民加入了抗日戰爭的隊伍,組建了復仇團,在糧食匱乏、武器裝備短缺的條件下堅持斗爭,最終讓日軍為自己的暴行付出代價。
30張照片是30名幸存者的控訴,在幾乎被屠村的慘案中得以幸存,他們是幸運的,然而這幸運也如此沉重,因為那段苦難記憶和難以撫平的傷痛伴隨著他們余生的每一天。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潘家峪慘案就是南京大屠殺的縮影,而潘家峪慘案紀念館也只是千千萬萬個相似紀念館中的一個。它們時刻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