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上周和大BOSS座談的民營企業家,這位企業家的成都養豬基地,一下裁撤了3千個工人。原本300人的切菜車間,大量使用機器人后,只剩下一位大姐和18個新安裝的機械手臂。
一臺機械手臂的電費,每月才800元,工作效率卻能頂20個熟練工人,而且可以24小時不停工作,還不用繳納社保。兩名工人的年薪就夠換一臺切菜機器人的。
這筆賬算下來,機器人一年維護成本加電費,不到十萬塊,而完成同等工作量的工人,他們一年的工資保險加工傷,加起來就得一百多萬。
承認科技給社會帶來飛躍,科技帶動生產力爆發的同時,也看到科技奪走大量普通人的工作崗位,而每一個工作崗位的背后,其實就是一個三口甚至五口的家庭。
重點來了,我非常贊同在生產中,大量普及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但前提是,企業要根據使用機器人的比例,向國家繳納更多稅費,通過社會福利來補償給那些失業的普通人。原則就是,使用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制造出的利潤,絕不能全裝進資本的口袋里!必須要給普通人留一條出路。
我們大量使用科技和機器人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社會福利,讓普通人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給資本造就更多利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