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則重磅新聞受到廣泛關注:上交密西根學院宣布關停!中國最頂級中外合辦項目落幕!這所有著中外合辦里程碑意義的合作項目因不可抗力關停,也給眾多想要報考此類項目的考生和家長敲響一記警鐘。
而合辦高校真的不再能夠成為考生的志愿選擇了嗎?實則不然!事實上,在中外合辦項目人人自危的當下,合作辦學高校,這一更加穩定長久的辦學形式再度受到考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而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其深厚的辦學背景、開放的辦學環境以及眾多培養資源上的硬核實力,再度成為不少考生和家長的重點關注對象。
香港中文大學,作為文化多元、實力雄厚、開放包容程度極高的一流高校,在全港乃至整個亞洲都首屈一指,具備強勢影響力。尤其是育人和科研兩大領域,港中大均有完善和突出的建設。無論是大家所熟知的“書院制”教育制度還是《自然》、《科學》、《刺針》等頂級期刊產出,都已經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鮮明特色和前沿成果,這都無異于該校一塊極具說服力的育人招牌。
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正是根植于港中大的深厚底蘊和辦學實力之中建設起來的。該校于2014年成立起,就已經深度鏈接香港中文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學術體系。在辦學的十余年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科建設已經逐步完善,現有包括經管學院、理工學院、數據科學學院等多個與前沿科研環境和國際用人需求深入對接的學院,涵蓋學科種類豐富,專業建設完善。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數據科學、新材料和能源科學等當下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之中,該校已經建設起眾多優質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平臺,直接助力了育人成果和科研產出“雙轉化”。
據統計數據顯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現已組建近80多個具備國家水準的研究院和重點實驗室。圍繞20+8產業集群,整合創新要素,港中大(深圳)構建起了“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打造10多個以需求位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可見,于考生而言,合作辦學這一形式并非全然不能考慮。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這類在辦學背景和資源方面都極具優勢和深度的合辦高校,正是有意向選項各類中外合辦項目的考生需要著重關注的對象。
關注“高考志愿說”,獲取更多關于大學的原創解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