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創意廣告的第3359 期推送
加入社群請后臺回復“社群”二字
誰能想到,當代年輕人最大的“生死執念”竟是一只綠毛鳥——多鄰國吉祥物Duo,江湖諢名多兒。這只綠鳥用一套“去世-詐尸-復活”的行為藝術,在生死簿上反復仰臥起坐,前腳被5億網友抬棺送走,后腳就撕開裹尸布重生催打卡,硬生生把互聯網玩成了大型精分現場。
半個月前這只鳥突傳死訊,全球5億用戶當場表演《喜喪》行為藝術:有人連夜給賽博墳頭撒花,有人激情扣1送它火化,還有人試圖教會大家“如何燉一鍋綠鳥湯”。正當全網喜大普奔以為終于可以擺脫“學習追殺令”時,這只鳥突然又自己官宣復活了,還整了個盜版哪吒的抽象vcr。
然而這只鳥萬萬沒想到的是,高贊第一居然是“扣1復死多兒”,評論區秒變“復死請愿墻”,2000多條回復清一色111111。
可能這條復活的形象宣傳片真的是丑到網友了,這是學了3天動畫的小學雞做出來的嗎?自動腦補BGM:你不要過來??!
這綠得發光的二頭肌+蒼蠅腿大睫毛,丑得全網一激靈,實在有一種短短幾秒卻要用一生來治愈的痛感。配上熱血BGM,搞不懂這鳥到底在燃什么?
這只鳥到底要干啥,不過who cares,小牌大耍,無人在意。
比這死鳥還會搞事情的網友建議下次不要打碼,網友:有沒有可能,它沒有打碼!
不滿足于單純復活的多鄰國,緊接著又發布了一條在線催打卡的視頻,一身泥土剛從下面爬上來,就上演《重生之我在陽間催學習》。網友:“這鳥是不是對‘復活’有什么誤解?剛爬出來就卷,卷王都沒你這么敬業!”
不過早已看穿它整活心機的網友,根本不買賬,留著就是為了實時監控這鳥又在發什么雞瘟。
甚至脫口秀演員趙曉卉都斬釘截鐵地說:“不學,就是愛看多鄰國崩潰?!倍噜弴氵€不知道你的用戶這么反骨吧。
這場戲精盛宴起因源于半個月前,全球5億用戶突然收到一條噩耗: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通知大家,Duo,已經去世了。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調查他的死因,他可能是因為等你做練習而死的。
多鄰國社交媒體平臺賬號的頭像和應用圖標,也變成了“叉眼歪嘴遺照”。
官方還為多兒發布各種“悼念”短視頻:四只綠鳥怪抬棺、撒花、貼假睫毛,抽象力拉滿。網友銳評:這鳥生前催我學習,死后還要催我哭喪?
除了國內,多國還定制了花式哀悼儀式,印度花圈祭祀、德國天使升天動畫、巴西手舉小花追悼會……主打一個憂傷中帶著一絲好笑。
國外多家游戲廠商官號也紛紛參與“多鄰國貓頭鷹去世”話題互動。
為給自己加戲,多鄰國放出“特斯拉撞飛Duo”視頻,暗示“肇事司機是馬斯克粉”,成功碰瓷頂流。
國內品牌界的戲精們也聞著流量沖進了戰場。阿里巴巴直接自首“兇手是我”,好一個詼諧幽默抽象諧音梗。
連競爭對手百詞斬都來了,神級補刀“多兒有復活的風險嗎”。
淘寶更是和多鄰國在線互懟,把相愛相殺進行到底。
只有絕味鴨脖和芝麻信用想小綠鳥復活,你們人還怪好咧!
美的也想助力多兒復活,誰知評論區一身反骨,從0到9就是不扣1。
益優泉礦泉水實力演我,多兒沒了,大家再也不用被追殺式學習了。
美團直接降半屏默哀,賽博電子祭奠,儀式感十足。
網友腦洞更是開大,這波禽流感的死因真笑出雞叫,奪筍吶!
廣東老表曬出“綠鳥靚湯”:這鍋我背!廣東人的食譜還是太豐富了。
甚至還有網友在線求養死教程,“養寵攻略”秒變“養die攻略”。
正當全球用戶沉浸在多兒去世的“狂歡”中時,多鄰國反手掏出“復活挑戰賽”:每學一節課=給Duo輸一滴血。年輕人剛在評論區敲完“1111復死”,轉頭就為救活它狂肝500億經驗值。嘴上要它死,手上狂續命,硬生生把“口嗨追殺”玩成了“雙向奔赴”。
短短半個月時間,這只綠鳥先后上演去世—詐尸—舉辦葬禮—死因大競猜—復活等連環戲碼,如愿實現“熱搜包月”。
生前催學,死后催淚,復活催肝,多鄰國這波操作,用十幾天演完一部《甄嬛傳》。而網友一邊唱著“該配合你表演的我視而不見”,一邊被PUA著學了八國語言!
靠一只鳥撬動全球流量池,多鄰國早已將“發瘋營銷”刻進DNA。
很多人都是在沖浪時突然被這只精神狀態超前的綠鳥奇襲,然后沉迷于其抽象行為藝術。比如,它會在不經意間露出超絕八塊腹肌,轉頭就開始展示自己的鳥頭馬身材。
再比如大方曬出待產日記和出生照片,也能精準拿捏比基尼火辣范。
一邊混入各個時尚圈子刷存在感,一邊在馬路邊表演鐵鍋燉自己,鐵架烤綠鳥。
真不愧是絕命毒鳥,人設攻擊力強到沒邊,頭像更是花樣百出:融化版、花粉癥版、感冒版、碎裂版……簡直是個“鳥版川劇變臉大師”!
而多鄰國最抽象到出圈的還是它的追殺式學習,它每天乞求你、威脅你、誘惑你、糾纏你,主打一個“你不學我就不放過你”。
當Duo成為全球通用的文化符號,多鄰國便從工具升格為一種年輕態的生活方式。正如網友總結:“它治好了我的自律,卻讓我染上了Duo癮?!?/p>
在阿廣看來,多鄰國的發瘋營銷,背后其實是“反精英敘事”:用“擺爛式學習”消解知識焦慮,通過夸張化表達完成集體情緒宣泄,讓語言學習從“精英特權”變成“平民娛樂”。用戶們一邊痛罵“反人類關卡”,一邊在朋友圈曬出連續365天打卡記錄,這種“邊罵邊曬邊打卡”的魔性循環,恰好符合當代年輕人“躺不平卷不動”的精神狀態。
不花錢買廣告,而是執著于在“不穩定精神內核”上造梗的多鄰國,或許能為更多品牌帶來一點思考:當品牌從“教育用戶”轉為“陪用戶發瘋”,商業敘事就變成了社交貨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