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游淶灘
一賞懸崖上的千年煙火
距離合川城區(qū)32公里的東北方向, 矗立著一座千年古鎮(zhèn)—淶灘。在以“蒙哥大汗戰(zhàn)死釣魚城,蒙古汗國不得不從歐亞戰(zhàn)場撤軍”的史實而聞名世界的釣魚城光環(huán)下,淶灘靜默如案幾上平鋪的書籍,被千百年歲月?lián)岢龇狐S痕跡,與外面的世界隔簾相望。
事實上,位于鷲峰山上的淶灘古鎮(zhèn)不容小覷,其被渠江環(huán)繞,景色秀美,是目前西南地區(qū)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寨堡式場鎮(zhèn),也是集場鎮(zhèn)、軍事防御和佛教宗教文化以及鄉(xiāng)村院落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古鎮(zhèn)。
甕城 :懸崖條石“請君入甕”
淶灘古鎮(zhèn)歷史悠久,宋時就已初成場鎮(zhèn)規(guī)模,明清時民居高低錯落,老街小巷古樸典雅。古鎮(zhèn)分為上下場,上場坐落在雄視渠江的鷲峰山上,三面懸崖峭壁。清嘉慶四年(1799年),深受水患與白蓮教困擾的淶灘民眾在此用條石砌墻修筑山寨。
寨墻高筑,與其他三面天然崖壁共同代替城墻,如龍盤虎踞于山勢之間,利用自然環(huán)境,合圍出一方小巧堅固的天地。當?shù)厝艘虻鼐蛣菰O三座寨門,清同治元年(1862年),又在大寨門外加筑城墻,設四個藏兵洞,城墻外再筑墻合圍新開門洞,取“甕中捉鱉” 之意,這就是“甕城”。
甕城的寨墻全部由半米多長的條石砌成,墻高7米,寬2.5米,修筑嚴謹,跟隨地勢起伏輾轉,兩側青苔澆綠城墻垛口的頂部,過渡處有水汽浸潤墻體,顯現(xiàn)出濕漉漉的感覺,條石側墻在陽光下泛著微紅。
站在城墻之上,可遠眺渠江兩岸自然風光,享受清風徐來的愜意,若是走累了,也可以到路邊的茶館小歇一會,看樹影搖動。那寨門旁黃葛樹的根須嵌入城墻的胸膛再垂落下來,將夕陽攪碎鋪在地上。
甕城圍出了一方天地,也圍出了合川人閑適自得的生活景象,即使是周末,這里的游客也不會多到人頭攢動的程度,像避世的空谷,很適合閑逛。若運氣稍好,或許能在散步的途中聽見傳來的川江號子,回蕩在蜿蜒的渠江河畔。
二佛寺 :千年古剎的禪意
到淶灘必然不能錯過二佛寺。緊鄰東水門的二佛寺,是淶灘場的核心建筑,也是上下淶灘的連接紐帶。唐朝末期,二佛寺的香火就十分興旺,從渠江乘船到二佛寺燒香拜佛的人很多,寺下漸漸形成集市;到了宋代,集市演變成一個江邊集鎮(zhèn),這便是最初的淶灘古鎮(zhèn),也就是今天的下淶灘。
二佛寺占地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殿,上殿坐落于鷲峰山頂,殿宇規(guī)模龐大,殿堂宏偉,分別由大山門、玉皇殿、大雄殿、觀音殿及左右配殿和排房組成,完全按照宗迦藍七堂布局,形成封閉的四合院,整個建筑講究對稱呼應,錯落有致。
下殿為依山建造的二樓一底殿堂,檐拱翼著,勢若飛動。宋代時,二佛寺香火達到鼎盛,開始依山開鑿佛像。目前,二佛寺現(xiàn)存主要龕窟42個,全部造像計1700余尊,集中鐫刻在二佛寺下殿的北、西、南三面巖石之上,屬典型的佛教禪宗造像。
北巖主龕為全部造像的核心部分,主像釋迦牟尼佛神態(tài)慈祥,衣紋流暢,不僅為全寺造像之冠,放在整個重慶市也相當有名。據(jù)寺內明代正德十三年《重建輕峰禪寺記》 碑記載 :“全蜀大佛有三,而宕渠深灘鎮(zhèn)日鷲峰蓋其二佛也”,說明該佛為當時蜀中第二大佛,二佛寺也因此得名。
兩樓一底的重檐歇山式佛殿,臨崖修筑,與陡峭山勢融為一體,外部看起來并不奇巧,內里卻別有洞天。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曾在2021年組成聯(lián)合考古隊,深入二佛寺開展考古調查和發(fā)掘,復查和新發(fā)現(xiàn)文物點共計16處,包括摩崖造像、僧人塔墓、居士石室墓,以及寺院周圍的宋代墓地、明代墓群等,特別是在二佛寺下殿內,發(fā)現(xiàn)了宋、明、清三個時期的建筑相互疊壓。在下殿東北部,還發(fā)現(xiàn)了宋代的轉輪藏基址。
二佛在當?shù)赜炙追Q“二佛老爺”,佛像的上半身與身后的崖壁分隔開來,以當時的技術與工具能保持千年屹立不倒,可見其背后凝聚的汗水與智慧。寺內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佛像,無論是從文物價值還是從歷史與力學的研究,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二佛老爺?shù)恼胺接腥鸱鹣瘢數(shù)厝朔Q三尊嘔佛, 分別是達摩、施菩提和彌勒,三者面容皆愁苦不堪。傳說中,三尊嘔佛為爭當二佛寺的住持各懷鬼胎,被佛祖以法指敲頂驚醒,三座造像皆露出了愧疚的神態(tài),尤其中間那尊的額前外鼓,格外生動。
二佛寺中不僅有耐人尋味的禪韻故事,更有貼近人民生活的有趣傳說。據(jù)說順著石像的數(shù)字,找到自己今年的歲數(shù),那尊石像便代表今年的運勢,若石像代表的運勢不佳,還能去龍洞清泉盛一瓢清泉水來洗滌霉運。
龍洞清泉是當?shù)靥烊皇粗辛鞒龅娜L年不斷。當?shù)匕傩彰康綇R會都會自帶瓶子打上一瓶清泉,祈求福運獲得保佑。另外,還可以到二佛寺內祈求一條紅絲帶,將其綁在長排的門上,也有祈福和保佑平安的作用。二佛寺每年農歷二月、六月和九月都有大型廟會,聲勢浩大,熱鬧非凡。
文昌宮 雕花戲樓的前塵往事
走進文昌宮,可以看見樓內的部分墻體已替換為風格清新的棕白新墻,保留下的木質墻板如同枯瘦老者面容上的褶皺,雕花梁柱仍然堅毅地充當建筑的主要支撐結構。
據(jù)文昌宮內的木牌記載,文昌宮始建于清咸豐年間,在同治年間擴建,是一座采用文廟規(guī)制與道教宮觀相結合的四合院組群建筑。
整個文昌宮占地約4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戲樓、大成殿以及左右?guī)拷M成,中間為一個長方形青石板院壩,北邊為大成殿,殿內供奉著孔子及其弟子畫像,南邊為一座一樓一底歇山式雕花老戲樓。老戲樓平臺外檐,雕刻有“呂布戲貂蟬”“諸葛亮收姜維”等三國戲曲故事場景,圖案精美雕工細膩、層次深遠,人物栩栩如生。
在古人眼中,“文曲星”掌管“功名祿位”和“文運功名”。以前的淶灘,每逢農歷二月初三“文曲星”誕生日,文人士子都要到文昌宮舉行“文昌會”,吟詩作文祭拜“文曲星”,邀請戲班子唱川劇。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吳曉雷、金診雷等,都曾在文昌宮內的雕花老戲樓上唱過《五臺會兄》《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野豬林》等川劇。
現(xiàn)在的文昌宮依然保留了戲臺的功能,老戲樓兩邊連排的紅燈籠襯出戲樓的熱鬧,每周六下午還有戲班表演,其中最受歡迎的節(jié)目是川劇變臉。除了川劇之外,文昌宮還設立了重慶市故事創(chuàng)作基地,講起了充滿禪韻的淶灘故事, 其中有《吝嗇鬼變身大善人》《唐人鳳修建萬壽橋》等弘揚和倡導人們行善的民間傳說,有《鯉魚仙子報恩》《青花蟒報恩獻眼珠》等講述知恩圖報的神話故事, 有《老長工與金銀坎》《吳三姑比武招親》 等崇尚誠信美德的老龍門陣等等。
人們坐在小茶幾旁沏上一杯蓋碗茶,半躺在涼椅上,等蒲扇撲倒茶水的熱氣,品茶賞川劇,再困一晌瞌睡,在雕梁畫棟里做一場百年前的士子文夢,醒來便可看同一明月下百年后的新篇章。
古鎮(zhèn)長街 :品味人間酸甜苦辣
木門、木窗、木板墻,青瓦、青石、 房挨房的建筑結構群體貫穿整個淶灘古鎮(zhèn),尤其長街兩旁,隨處可見這樣的建筑形式,人們也保留著前堂商用后堂家住的習慣。不長也不復雜的街市,占盡了淶灘古鎮(zhèn)的繁華。
長街兩旁的店家,大多售賣的是當?shù)氐奶禺a。有做成薄薄一片的野菜煎餅,將野菜碾碎后加入面糊,攤在電餅鐺上,吃起來微咸但又帶著些野菜的清爽 ;有來到合川就離不開的合川桃片,比起外地超市里售賣的桃片,本地手工生產的桃片才能還原合川桃片的特殊口感。
桃片剛出爐是整條方正的糯米方條,再經過工具或手工切成長條薄片,片片均勻潔白,入口綿軟,糯米和著核桃的奶香,點綴其間的蜜玫瑰帶來獨有的清甜,末了還有油香的回味,喜好糯米類糖糕的“饞嘴們”一定會喜愛合川桃片的風味。
除了傳統(tǒng)的合川桃片,淶灘值得一試的還有當?shù)禺a的陰米。陰米是流傳于四川、重慶等地的一種地方傳統(tǒng)美食,用糯米煮熟后陰干而成,既可以煮粥,也可以炒熟碾粉用開水泡食,被稱為凝結民間智慧的早期“速食”。
在淶灘,家家戶戶都會做陰米,游客若是想學,可以直接向當?shù)厝苏埥讨谱鞣椒ā3酥苯邮秤猛猓灿幸躁幟诪橹髁系牟耸剑?當?shù)厝藭㈥幟鬃龀申幟纂u——先將土雞燉好后,再將陰米與紅棗、枸杞、薏仁、百合一起燉十分鐘左右, 最后放入土雞一起燉煮,加一點鹽調味, 就可以起鍋了。
比起尋常餐館中的高湯燉雞,陰米雞像是高湯粥燉雞,粥與高湯混合,不僅有雞湯的鮮味,同時也融入了粥微稠溫潤的米湯口感,鮮味不減,再加上陰米營養(yǎng)豐富,有滋陰補身的功效,是當?shù)靥厣囊坏啦恕?/p>
到古鎮(zhèn)游玩有一個好處,大多餐飲店鋪都保留著傳統(tǒng)的制作方式,每逢年節(jié)回老家時總會吃到一兩頓豆花,在古鎮(zhèn)長街的店鋪內也能找到相似的風味。在合川淶灘古鎮(zhèn),人們保留著石磨豆花的制作工藝,將黃豆磨成豆?jié){,泉水與碘混合,最后再用畚箕輕壓緊實,盛放于店門口的大盆中。游客在往來途中看見白若羊脂的豆花,很難忍住到店里點上一碗豆花飯的沖動。
等到入夜,街道兩旁印著“淶灘”字樣的紅燈籠接連亮起,又為古鎮(zhèn)增添了幾分韻。 千百年來,靜謐的淶灘如同矗立在鷲峰山上的燈塔,遠離外界的喧囂,注視著來往的一切。
來源:《文旅合川》
編輯:夏秦余凈
審核:張青蘭
終審:冉隆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