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理性天蝎女
治拎不清、玻璃心、擰巴癥
點燃你自律的心
下個月,我老公要去他們西南分公司上班了。
這段時間我在努力調整心情,很舍不得他,但又希望他有更好更穩的職業發展。
他平時承擔了很多家務和育兒,一想到以后接送女兒、洗衣服、拖地等各種事,都得我自己面對,確實打怵。
正好我手上有一本書的寫作計劃,它像我的穩固期,讓我不至于過分思慮。
但前兩天,他給我看他過去要租住的房子,我才意識到,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就沒辦法朝夕相處了。
哎,小時候,我父母因工作兩地分居,沒想到現在我和老公還是得因為工作,過上異地的生活。
(插畫師:Tatia Gugenishvili)
有天下班路上,感到累和喪,回家還得打起精神做人, 看付航的脫口秀合輯來調節情緒。
付航那句“我終于悟了,在舔狗的劇本里,舔狗才是主角”,讓我 我也悟了,在中年女的劇本里,中年女才是主角。
反正現實就是這么一個現實,不愿面對,怨天尤人,擔心焦慮,都是拖油瓶。
發什么牌給我,我就打好什么牌。
凡事往利好自己的方向去想
我之前一直在想老公走后,給我增加的負擔,反過來想,想想好處。
他愛吃零食,惹女兒嘴饞,以后女兒跟著我的飲食習慣走,少吃零食,一日三餐健康清淡,女兒正是編碼口味偏好的窗口時期,我就是言傳身教的天選之人。
他晚睡晚起,女兒每天到幼兒園比較晚,我的習慣是早睡早起,以后,只有我帶娃,我會讓女兒少磨蹭,晚上吃完,玩一會,和爸爸視頻,和我一起早點睡覺。
他早上給女兒穿衣,毫無穿搭感,層層疊疊,配色奇怪,頭發睡呲了也不處理,我以后會把女兒收拾得利索,不求漂亮,但求精神。
周末他比較宅,愛待在家,陪娃在小區玩玩,以后我想多帶女兒去海邊、公園,來精簡版的野餐、徒步。
說這些不是否定他的付出,只是我以后更有機會,把我的育兒理念融入生活,省去意見不一致的摩擦和遷就。
當我忙著、他閑著時,我也不必窩火,反正事情都是我的,不存在分配不公、期待高低的問題。
我們在一起十多年,除了偶爾出差,天天在一起,這次分開,希望能增加思念和新鮮感。
以前生活穩穩當當,我嫌每天都一樣,沒有新鮮事,現在挑戰來了。
我有假還可以帶女兒去旅游,有家人在那座城市,和一般的觀光旅游肯定大不同。
我和女兒將開啟新的相處日常,探索、深挖、創造新母女體驗。
這段經歷,會讓我在時間管理方面更有新意,會增進我對爸媽的共感,給寫文和寫書帶來靈感。
反正,想到“單身帶娃”“喪偶帶娃”等概念,我就拿球拍把它們打走,不要預設自己孤兒寡母、凄苦帶娃的場景,我能重新定義,我和女兒的母系新生活。
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
我的初步計劃,走的是大包大攬的風格。
平時工作日我基本負責女兒的接送和晚間陪伴,緊湊點,疲憊點,只求周末送女兒去和爺爺奶奶那玩一天,讓我有自己的空間。
有天我和老公聊天,我擔心他認為他走后我壓力大,我不想讓他太擔心而故作堅強,但看到他好像真的不擔心,我又忍不住生氣。
他說我給自己太多壓力,總為別人考慮,壓榨自己,覺得長輩來接送女兒,早起不方便,給他們添麻煩。
我確實認為 長輩應該有他們的人生,生養孩子是我倆的事。
他說他已經和他爸媽說了到外地工作的事,他爸媽表示讓我們不要有后顧之憂,他們會住在附近,提供支持。
我老公說他的方案,“你就跟現在一樣,正常出門上班”,他以前送女兒的事情,他爸媽會替他完成。
“你下班后,想接就接,有事時,告訴我爸媽,讓他們去接,他們也希望多和女兒相處”。
我爸媽每年也會過來幾個月,我爸媽在,那我就更方便了。
我越聽越減壓,我應該承認,我無法事事親力親為,但能.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過去4年多,我們基本不麻煩雙方長輩,我倆帶娃。現在一方工作變動,兩邊老人都表示要發揮余熱,全力支持。
到時候摸索一段時間,看看怎么優化合作, 做好任務切割和邊界管理,確保合理利用時間,大家得到錯落有致的休息,多些和諧,少些干涉。
哪怕老公在外地,育兒他責無旁貸,以后成為一名遠程云爸爸,與我錯時陪伴。
比如晚間視頻,父女倆聊聊生活,讓老公輔導女兒英語,我可以先洗澡,再給女兒洗,打個時間差,我接過接力棒,主導繪本時間。
等我新書交稿,適應帶娃日常后,我和女兒一起探索AI帶娃,用人工智能幫女兒沉浸式練口語,生成動畫故事,使用AI科普助手,看女兒對AI兒童編程是否有興趣。
把一切可用的資源都用起來。
我要守住自己51%以上的股權
這幾年,老公居家辦公,承擔很多育兒事務,我趁機寫了幾本書。現在換我支持他的事業了。
今年三月底,我把手上的合約寫完,我需要一段時間休息、沉淀、適應新生活。
我要給自己打個預防針,不能因老公去外地工作,我要照顧小孩,就耽誤工作,影響寫作。
我一路走到現在,發掘出的愛好、特長、稟賦,說什么也不能浪費掉。
我要嘴甜一點,發動長輩給我幫助,帶娃約朋友一起玩,可以花錢購買一些像打掃衛生、局部清潔的服務,問問孩子接送的服務細節, 利用生活的便捷性,比如線上買菜,需要時下單健康外賣。
還要培養女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我自認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不錯,與小時候父母沒辦法時時照顧有關,讓我有時間探索出閱讀興趣。
可以微調方式,但不要逼自己做到何種程度, 我整理出一些生活要點,最好每日打勾。
? 每周做運動,有氧和無氧結合,35歲后每十年流失5-8%的肌肉,我要保住肌肉。 健身時間盡可能安排在午休時,以后探索晚上七八點,和女兒一起健身。
? 每天做2-3次時長5-10分鐘的冥想、站樁或正念,我需要自我關懷,需要心里沉靜,需要 把焦慮具象化為可操作事項 。
? 每天寫10分鐘左右的日記,這是我的大腦排污管道,讓我帶著覺知去生活,我試過忙到幾天不寫,整個人活得應激 且被動。
? 每天睡前寫10件感恩小事,這是我從宋慧喬那學到的,堅持了兩個月,只有幾天忘記,這能吸引好運、調節心態。
? 我和女兒早睡早起,我利用早起和周末寫作,在上路上多做一些學習型輸入,在下班路上進行聽播客、看電影等休閑活動。
? 不必每天被待辦事項壓垮,當爹又當媽,可以試試周一到周三重點育兒,周四到周五側重自我恢復。
? 每周和老公深度聊天,分享新鮮事。 和老公一起成長,我們未必都能工作到退休,增長本身,開源節流,減少焦慮,過好現在,不管發生什么,我們都可以樂觀生活,養好孩子。
人到中年,我的劇本,臨時換成了“兩地分居+照顧女兒+照顧自己”。
沒關系,我能 演好新劇本。
~End~
作者簡介:梁爽,我愛自律,自律愛我。新書《當鉆牛角尖,遇到四象限》、《把自己重養一遍》、《糟糕,今天內耗又超標》,公眾號:哪梁爽哪喜慶 ,微博:@梁爽笑抽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