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張巴奴火鍋創始人杜中兵在“毛肚火鍋發展研討會”上發言的截圖在網絡流傳。有網友稱他在直播中表示“月薪5000你就不要吃巴奴,哪怕吃個麻辣燙”。我仿佛聽到全國打工人手里的麻辣燙突然不香了——原來在杜老板眼里,吃火鍋的門檻已經從“人均150元”升級成了“月薪五位數”?
面對全網炮轟,杜老板緊急出鏡回應,我們先來看看他是怎么說的:
“當提到火鍋行業時,我說過去的火鍋便宜,現在越來越貴,底層消費困難。但品牌要有定位才能做好……如果大家經濟條件不好,比如學生月薪5000,是不是忍一忍別高消費?少吃火鍋甚至不吃,把錢花在成長上,延遲滿足讓自己更好。如果我說得不清楚,是我的錯。”
杜老板反復強調網友拼接了他的發言,但仔細看他的“完整解釋”,核心邏輯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底層人民消費不起火鍋是行業問題”“學生黨月薪五千就該忍住不吃”——這和網傳的爭議言論根本是同一套價值觀的AB面啊!合著在杜老板眼里,火鍋從“平民美食”進化成“輕奢單品”不是品牌溢價的結果,反而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這鍋甩得比巴奴的菌湯鍋底還鮮。
更絕的是杜老板的“人生導師”人設:“年輕人少吃火鍋,把錢花在自我成長上”。這話術簡直讓人夢回成功學大師直播間——原來火鍋不僅分階層,還能決定人生高度?按這邏輯,月薪五千的社畜不僅不配吃毛肚,連“自我提升”的機會都被火鍋定價剝奪了?建議杜老板下次直接在門店掛橫幅:“本店僅接待年薪30萬以上精英,其他人等請移步隔壁沙縣”。
最諷刺的是杜老板那句“大家長期罵巴奴貴,我的壓力非常大”。翻譯過來就是:“我知道你們窮,但我不想降價”。這和某些奢侈品柜姐的“經典話術”異曲同工——不是我們定價高,是您不努力啊!
果不其然,回應一出,評論區再次翻車:
說到底,這場“回應危機”暴露的不僅是公關話術的失敗,更是消費主義時代品牌與大眾的認知錯位:當企業用“高端化”筑起消費壁壘時,就別怪消費者用“階級敘事”反手貼標簽。畢竟,連吃頓火鍋都要被教育“先實現一個小目標”,這屆年輕人怕是連麻辣燙都要吃出PTSD了。
(此刻一位網友正在搜索“如何用麻辣燙的價格自制巴奴同款毛肚——致我們終將實現的火鍋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