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對他的經(jīng)歷不了解,只揪著他曾經(jīng)入過美國國籍和年輕夫人來說事。楊振寧今年已經(jīng)102歲了,要知道楊振寧出生在中國,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到2015年已放棄了美國國籍,并且恢復(fù)成了中國國籍。
楊振寧是有一個年輕夫人翁帆,今年48歲。兩人雖然年紀相差懸殊,但彼此都深愛著對方。翁帆欣賞楊振寧的學識、人格魅力,而楊振寧稱翁帆是“上帝恩賜的最后禮物”。楊振寧到今天,一共僅有兩段婚姻,前妻病逝后,楊振寧才與翁帆相識相戀,最終步入婚姻殿堂。
楊振寧長期生活在美國,很少有人知道他為中國做出了什么貢獻。楊振寧幾十年前就已經(jīng)觸及到了學術(shù)天花板,最被國人津津樂道的是獲得諾貝爾獎時,持有的是中國護照。這么多來,他為中國培養(yǎng)了大量人才,為中國科研機構(gòu)籌集巨額資金、為推動中國科研水平提升,付出了太多努力。
楊振寧于1945年赴美留學,隨著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爆發(fā),中美關(guān)系惡化導(dǎo)致雙方來往渠道斷開。直到1971年中美關(guān)系緩和,楊振寧才得以抓住時機回國探親。當時,楊振寧的雙親“父親楊武之,母親羅孟華”都在世。
個人認為,楊振寧遺傳了父母各自兩個最大的優(yōu)點。楊武之是數(shù)學家和教育家,畢業(yè)于北平高等師范學堂,曾在美國留學并獲得了博士學位,回國后在國內(nèi)各大名校執(zhí)教。羅孟華雖然是普通家庭婦女,但她極其賢惠,而且高壽。羅孟華于1987年在香港去世,享年91歲。
楊振寧首次回國,還見到了傳說中的岳父大人——杜聿明。杜聿明出生在陜西米脂縣杜家灣,父親杜良奎,母親高蘭庭。杜良奎是清末舉人,參加過同盟會,投身民主革命。杜聿明是家里的長子,父親對他期望很高,從小就送他進學堂讀書。杜聿明小學就讀于李鼎銘辦的成家岔小學。李鼎銘對革命做出過很大貢獻,曾提出的“精兵簡政”政策受到過毛主席的稱贊。
杜聿明中學就讀于親戚杜斌丞任校長的榆林中學。杜斌丞和楊虎城的關(guān)系很好,可以說是楊虎城身邊的重要參謀。周總理曾夸贊杜斌丞是“革命的教育家”。
杜聿明畢業(yè)以后,同年8月,在父母的包辦下,娶了比他大2歲的曹秀清。曹秀清也是米脂縣人,其父是當?shù)毓ど探绲念^面人物,曹秀清因此有機會在家學習詩文繪畫。結(jié)婚之后,雖說兩人是包辦婚姻,但他們的感情是非常好的。
“五四運動”后,杜聿明決定投身軍事。他和陜西10個年輕老鄉(xiāng)一起找到了同為陜西人的國民黨元老于右任,請他幫忙“疏通”。于右任給蔣介石寫了一張便條:“從我們陜西來的11個娃,都是有志革命投考軍校的,望破格錄用,下不為例……”
當杜聿明在國民黨軍隊中站穩(wěn)腳跟后,他的長女杜致禮出生了。杜聿明對女兒很嚴格,完全軍事化管理。受這種氣氛的影響,杜致禮的學習成績很優(yōu)異。解放戰(zhàn)爭后期,杜聿明的傷病越發(fā)嚴重,杜致禮打算帶著父親去美國看病。此外,她也想在美國留學??啥彭裁魇芾鲜Y阻撓未能成行,杜致禮最后只能獨自去了美國。
在美國,杜致禮與楊振寧相識相戀,兩人構(gòu)建了一個小家。隨著楊振寧回國消息傳開后,蔣介石讓曹秀清以丈母娘的身份去美國游說楊振寧不要回大陸,要到臺灣去。曹秀清在美國女兒、女婿的家里住了4年多,然后回到了丈夫杜聿明的身邊。
1971年,楊振寧首次回國,受到了周總理的熱情接待。在北京的時候,他去看望了岳父、岳母。當時正值氣候適宜,花開遍地的季節(jié),三人穿著簡單,在院子里拍了一張合影,從照片中可以看出,楊振寧手上有動作,俗話說,人在感到尷尬,緊張的時候,動作才會多。杜聿明手上拿著煙,鏡頭前擠出幾抹笑容,與楊振寧的表現(xiàn)很像。個人認為,兩個男士可能不適應(yīng)照相,而且關(guān)系是比較遠的。
楊振寧大多數(shù)的時間是在上海。他的父親在華山醫(yī)院治病,母親和弟弟陪護。這也是楊振寧回國探親的主要目的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