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河池被譽為“世界銅鼓之鄉”。這里自古有節日慶典與祭祀中的銅鼓擊打習俗,沿襲至今。2023年,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區(簡稱“保護區”)通過文化和旅游部驗收。河池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韋鴻臻表示,在保護區建設過程中,河池市圍繞“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建設目標,走出一條“在保護中利用,在傳承中創新”的新路徑。
河池文藝節目《瑤鄉歡歌》演出場景 賓 陽 攝
整體性保護推動各民族相互交流
河池市聚居著壯族、漢族、瑤族等8個世居民族,是多民族文化和諧共存、獨具地域與民族特色的地區。
“河池市先后頒布《河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河池市民間傳世銅鼓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確保保護區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便~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張柏源說,保護區以河池市11個縣(區)、紅水河流域為中心,對集中分布、特色鮮明、形式和內涵保持完整的銅鼓習俗及其他非遺代表性項目的文化生態實施區域性整體保護。
為了讓各民族優秀文化共同綻放,河池市加強整體性保護,構建起金字塔形的4級名錄保護體系,建立健全非遺保護工作局際聯席會議制度,設立文化保護專項資金。目前,河池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8人;自治區、市、縣三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30余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60余人,共建成非遺傳承場館125個、非遺工坊22個。
“我們持續舉辦河池銅鼓山歌藝術節,開展非遺展示展演活動,打造毛南族分龍節、仫佬族依飯節等節慶活動品牌,構建‘一縣一節’的格局,推動各民族相互交流?!睆埌卦凑f。
活態傳承推動非遺融入生活
2月13日,南丹縣里湖瑤族鄉“瑤望天下”景區銅鼓齊奏,熱鬧非凡。這里正在舉辦白褲瑤年街節。近年來,南丹縣將“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打造成民族風情旅游景點,集中展示白褲瑤銅鼓等特色民俗。
在東蘭縣,當地深挖民俗資源,舉辦大型銅鼓巡游、端午銅鼓竹排賽等活動。2024年,東蘭縣累計接待游客34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消費35.5億元。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柳浪咧小鎮引入壯族銅鼓鑄造技藝等,開展生產性保護實踐。
據統計,2024年,保護區各地共舉辦銅鼓會、山歌會等文化活動逾2000場次,累計惠及群眾631.63萬余人次?!巴ㄟ^舉辦河池銅鼓山歌藝術節等活動,讓非遺保護理念深入人心。”韋鴻臻說。
“非遺+”點亮群眾幸福新生活
“在保護區,曾經作為禮器的銅鼓已不僅是敲擊樂器,更是文化符號。”張柏源說。
據了解,東蘭傳承民間銅鼓廠平均每年生產實用型銅鼓5000多面,年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此外,該廠還以銅鼓元素為主研發了一批小銅鼓作為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頗受市場歡迎?!皵[件或打擊樂器是很好的伴手禮?!庇慰蜅钚】说綎|蘭旅游時買了一些文創小銅鼓,滿載而歸。
隨著銅鼓習俗節慶活動的開展,傳統民族服飾產業悄然興起。“瑤族服飾平時一天的銷售額有幾千元,年街節這天能賣到近3萬元?!爆幾宸椏h級代表性傳承人黎秋億說。
河池市還推出了“銅鼓文化非遺體驗之旅”,即從“世界長壽之鄉”巴馬瑤族自治縣出發,經“銅鼓之鄉”東蘭縣、白褲瑤聚集地南丹縣、世界喀斯特自然遺產地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最終抵達“劉三姐故里”宜州區。目前,這條線路已入選“2024全國非遺特色旅游線路”。
來源:中國文化報 記者:賓陽 通訊員:莫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