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城那溫柔的早春時節,陽光輕灑在青石板路上,為古城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此刻,正值二月二龍抬頭與花朝節前夕,洛城洋溢著喜慶與祥和。
在洛濱坊的庭院深處,劉禹錫這位文雅的詩人正獨自站立,凝視著初綻的花朵。花瓣上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生命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春天的故事。
劉禹錫輕聲吟誦著自己的新作《洛中早春贈樂天》:“漠漠復靄靄,半晴將半陰。春來自何處?無跡日以深。韶嫩冰后木,輕盈煙際林。藤生欲有托,柳弱不自任。花意已含蓄,鳥言尚沉吟。期君共賞春,洛城美景新。翻愁爛漫后,春暮卻傷心。”聲音中透露出對春天的熱切期盼與對友人的深深思念,同時也夾雜著對時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相距不遠的履道坊庭院里,白居易正靜靜地坐在書房中,手中緊握著劉禹錫剛寄來的詩作。他細細品味著每一句,“期君共賞春”之約,更讓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于是,他揮毫潑墨,寫下回應之作《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眾皆賞春色,君獨憐春意。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燭余減夜漏,衾暖添朝睡。恬和臺上風,虛潤池邊地。開遲花養艷,語懶鶯含思。似訝隔年齋,如勸迎春醉。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詩篇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春天的熱愛,白居易特意在結尾處加上了“心期二月二”之應,積極響應劉禹錫發出的邀請,共賞洛城的春色。
轉眼間,二月二日到來,陽光明媚,春風和煦,洛河畔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白居易站在河畔,眼前是雨后初晴的美景,小草和菜芽競相生長,仿佛在為這個節日歡呼。
與此同時,洛河畔也聚集了眾多人群。青春年少的男女騎著駿馬悠然前行,身著輕衫,一群身著彩衣的舞者從人群中走出,他們手持彩綢翩翩起舞,歡聲笑語在春風中飄揚,展現出洛城人民的熱情與活力。
白居易輕聲吟誦《二月二日》:“新雨初晴二月二,草芽菜甲一時新。輕衫細馬少年游,十字津頭笑語頻。”
就在這時,劉禹錫突然出現在白居易的身邊,他輕輕拍了拍白居易的肩膀,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吟誦道:“心期二月二。”白居易回應:“期君共賞春”。
兩人相視一笑,這份跨越時空的友情和默契,正是他們共同珍視的寶貴財富。兩位詩人共同欣賞著春日的美景,時而駐足觀賞河邊的花朵,時而與身邊的人談笑風生。
隨著夕陽西下,洛河畔的歡聲笑語漸漸消散。白居易和劉禹錫坐在河畔的亭子里,品著美酒,聊著往事。他們的笑聲在亭中回蕩,仿佛與周圍的景色融為一體。
白居易輕輕放下酒杯,眼神中透露出對劉禹錫的深深情誼,他緩緩吟誦起之前冬季雪夜兩人共飲時所作的《雪夜小飲贈夢得》:“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久將時背成遺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應有以,曾看東海變桑田。”
在這龍抬頭花朝節的春日黃昏,提及雪夜的共飲,不僅勾起了兩人對那段美好時光的回憶,更彰顯了他們無論季節如何更迭,友情始終如一的深情厚誼。
劉禹錫聽后,眼中閃過一絲感動,他輕輕拍了拍白居易的肩膀,笑道:“樂天兄,你我之間的友情,正如這洛河之水,源遠流長,清澈見底。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這份情誼都將恒久綿長。”說著,他也端起酒杯,與白居易共同舉杯,仿佛要將這份深厚的友情一飲而盡,共醉于這洛城的二月二春色之中。
劉禹錫的“期君共賞春”之約與白居易的“心期二月二”之應,成為文壇佳話。
2025年3月1日,二月二。龍抬頭,花朝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再次捧讀白居易與劉禹錫的詩作,心中感慨萬千。這些詩句不僅生動描繪了洛城早春的美麗景色,更深刻傳達了兩位詩人之間深厚的友情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愿我們都能像白居易與劉禹錫一樣,珍惜身邊的友情和美好的春光,讓心靈在詩意中得以棲息與升華。祝大家二月二龍抬頭花朝節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