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亞冬會已經結束了。
這屆在自己家門口辦的亞冬會,并沒有在社交媒體上激起太多漣漪。大眾的目光,被改變世界的 DeepSeek、沖頂全球票房的《哪吒2》深深吸引。與之相比,中國隊穩定發揮奪冠的亞冬會,卻在社交媒體上顯得格外沉默與低調。
某種程度上,這與亞冬會“明星效應”的缺失有關。
曾經的天才冰雪少女、斯坦福學霸,話題女王、熱搜常客——青蛙公主谷愛凌,缺席了這屆在她的祖國舉辦的亞冬會。
1
谷愛凌本已經列在了亞冬會的出陣隊員名單上,準備參加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項目。臨時退出亞冬會,是因為突發的傷病。
2025年1月,谷愛凌參加了X Games世界極限運動會。去年她在這個比賽拿下了金牌,今年卻在比賽過程中接連摔倒三次并受傷,退出了稍后進行的U池和大跳臺比拼,獎牌顆粒無收。
賽后,谷愛凌表示,摔倒造成了嚴重的挫傷,當下還不能走路,身體已經達到了極限。
2月4日,谷愛凌在微博上發文,宣布因傷退出哈爾濱亞冬會。
圖源:谷愛凌微博
2
不知道大家看到谷愛凌X Games比賽失利、亞冬會退賽的新聞是什么反應。我讀到這條新聞時,內心五味雜陳,既有為谷愛凌遺憾的心情,又不可否認地在心里偷偷松了一口氣:
原來那么優秀,那么完美的谷愛凌,也會有失敗的時候。
還記得2022年冬奧會時期,谷愛凌作為天才冰雪少女橫空出世,在北京冬奧會上一舉拿下2金1銀,成為了中國冰雪運動的標志性人物。
谷愛凌 圖源網絡
在奧運冠軍的光環之外,她還是斯坦福學霸,時尚界寵兒,福布斯評選的30歲以下世界精英。谷愛凌的光芒實在太耀眼了,“完美”幾乎成了她的專屬標簽。
一直以來,野心勃勃地奪冠、成功是谷愛凌的標配,所以即便最初在X Games失利受傷的消息傳出,很多人仍堅信谷愛凌會克服困難,在亞冬會續寫輝煌。只是,現實并非如此。
不過,難道不是這樣才是正常的嗎?
平淡和失利本就是人生的常態,要不怎么會有個段子調侃說,大家都過著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生活。
我們習慣了谷愛凌在鏡頭前一臉自信、無畏無懼的樣子,卻忘了她也有過很多次因為失利、傷病而窩在媽媽身邊痛哭的時候。
谷愛凌在媽媽身邊哭泣
人性總是偏愛強者,歌頌贏家,對失敗諱莫如深。但是我總覺得,那個因為失敗悔恨落淚的身影,更值得我們去給一個溫暖的擁抱。
3
谷愛凌這次失敗,讓我想起了我身邊的那些“完美小孩”在關鍵時刻突然掉鏈子的故事。
最典型的,莫過于“高考失利的好學生”。
多年前,我高中時就有這樣一名同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妥妥的清北苗子。可高考時偏偏發揮失常,分數只夠上個普通本科。
《墊底辣妹》劇照
我和那個同學家在一個小區。高考分數出來那天,我站在窗臺,看到那個同學呆坐在小區的臺階上,一動不動。時值盛夏,陽光毒辣,人們都躲在陰涼處,她卻默默地對著大太陽坐在那里,坐了很久很久。
這一幕,我記了很多年。后來,我和這個同學聚餐時,她早已通過考研成了北大學子,畢業后工作、結婚生子,云淡風輕地和我聊起當年的往事。
她和我說,高中時成績一直太優秀,大家都默認她能上清北,這卻成了她高考最大的枷鎖。
她和我說,真的早就應該對完美祛魅。她后來從普通學校往北大考研,誰都不看好她,她拼得毫無顧慮,反而暢快無比。
“高考失敗讓我卸下了一定要成功的心理負擔,我覺得挺好的。我現在教育小孩,絕對不害怕孩子失敗,也不要求他必須優秀。”
這位同學的話,讓同樣為人母的我分外感慨:
4
1.孩子的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
當谷愛凌受傷癱倒在雪道上,流下不甘心的淚水時,她沒有再像之前冬奧奪冠一樣,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但誰又能說,這片承載著三次摔倒的雪場,不是她通向下一座巔峰的必經之路呢?
我那位高中同學在高考放榜日的烈日下枯坐之時,她恐怕對自己未來的人生也滿載著灰暗的設想。但是后來的事實證明,失敗——哪怕是在極其重要的事情上失敗,并不會讓人生爛掉,失敗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人生的賽道上,從來不存在永恒的直線加速。
圖源unsplash
為人父母,我們真的很容易因為孩子成長路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焦慮:
孩子幾次考試考不好,是不是以后沒希望了。
孩子性格頑劣不聽話,是不是以后要變成小混混了。
孩子各種特長班都學不下去,是不是對什么都沒天賦啊。
若將時間軸拉長到二十年、三十年后再回望,這些焦慮往往顯得毫無必要。
不必為孩子起跑線上的踉蹌驚慌。在人生這場超長距離的馬拉松中,重要的從來不是開局搶到多好的位置。
對每個孩子來說,更重要的都是學會從容應對挑戰,即便不慎跌倒,也要爬起來繼續奔跑。
2.你根本不必培養一個“完美小孩”
有時候感覺咱們家長會忍不住在心里預設一個“完美小孩”樣本,期待自己的孩子成為那個“完美小孩”。
每次考試都成績優異
聽父母的話
性格開朗活潑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會來事,酒局帶出去都讓大人有面子
這樣的特點幾乎人人都喜歡。然而,拼湊到一起,是不是總覺得這孩子像個“假孩子”,完美到不真實?
谷愛凌就是挺多家長心目中長大了的“完美小孩”。可是你看,即便是谷愛凌,也會有失敗的時候,也有很多缺點和爭議。
現實是,根本不存在完美小孩,就像也不存在永遠情緒穩定,家庭事業一手抓的完美媽媽。
圖源unsplash
完美只是一種理想化的幻象,它恰恰就是我們應當破除的執念。
孩子的每一次失敗都是他們成長的機會。我們不必用單一的標準去衡量他們的價值。尊重孩子的個性,理解他們的局限,支持他們在自己的節奏中前行,讓他們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那個真實的活出自我的孩子,比所謂的完美小孩可愛多了。
對于那些各方面很優秀的孩子,家長反而要多留個心,用行動告訴他們,父母愛他并不是因為他們優秀,父母會為他們的每一次成功歡呼,也會擁抱他的每一次失敗。
3.怎樣培養孩子學會面對失敗
我那個高考失利的優秀同學,之所以會在最重要的大考考砸,是因為她太過于恐懼失敗,給自己造成了嚴重的心理負擔。
理解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這是認識生活本質的過程。
放棄培養“完美小孩”——這是破除家長執念和心魔的過程。
最后一步,我們要落實到方法論上,把想法化為行動,培養孩子學會如何面對失敗,成為一枚無堅不摧、受得起榮耀也扛得風住風雨的真牛娃。
①給孩子失敗的權利,創造“失敗安全區”
為了避免孩子產生“失敗了就天塌了”的恐懼心態,我們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失敗安全區”。
所謂的“失敗安全區”,是一個讓孩子能夠安心嘗試、不怕犯錯的環境。這個環境主要靠咱們家長創造,家長情緒穩定,尊重孩子,溫柔理性地和孩子溝通,這個“安全區”就成了。
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時,克制一下咱們狂飆的血壓,溫和地對孩子說:“沒事,杯子打翻了可以再買一個,重要的是下次小心一點。”
圖源網絡
再有,鼓勵孩子嘗試新鮮事物,哪怕你作為家長覺得成功的概率很小,也陪孩子做做看。比如孩子如果想嘗試做一道復雜的菜,家長就陪著他們一起準備食材,即使最后做出來的菜味道不好,也要肯定孩子的勇氣和努力。
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不怕挫折,不怕失敗,敢于嘗試。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會給予他們的永遠都是全心全意的肯定和支持。
②陪孩子鍛煉解決問題的意識
作為家長,咱們要引導孩子在面對失敗時,冷靜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被情緒左右。
比如,孩子某次考試沒考好,家長可以問:“你覺得這次考試沒考好,是因為題目太難,還是自己沒有認真復習?”讓孩子學會分析原因,而不是沉湎于沒考好的痛苦情緒中。
《好東西》劇照
同時,家長要鼓勵孩子獨立思考,不要急于給孩子答案。比如孩子在做手工時遇到困難,可以先問:“你覺得可以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讓孩子在思考中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讓孩子跳出比較思維,學會成長型復盤
恐懼失敗的一大原因也是出于人的比較心理。家長要引導孩子跳出比較思維,多關注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如果孩子某次比賽沒拿到名次,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顧之前的比賽,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有進步,哪些地方還需要努力,讓孩子明白只要自己在進步,就是成功。
用這種“成長性復盤”代替“和他人比較性的復盤”,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多好處,能讓孩子學會專注自己。
說了這么多,做起來其實挺難的,包括我自己在內,哪個老母親都會對娃有一些積極的期待,娃一時達不到、做不好,咱們心態很容易有波動。
不過,就像咱們不再要求孩子完美,我們也不用苛責自己一定要完美,成為教科書一樣的優秀家長。
只要我們有在為了孩子努力,這就可以了。放棄去衡量自己,衡量孩子,不妨用“愛”去代替這些條條框框吧。
當我們看見多面的、不完美的孩子,擁抱ta,愛上ta,我們便走入了真正親密的親子關系,在真實世界中堅定地與孩子共同成長。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在看
分享給更多的人
最好的親子關系
就是彼此理解,彼此相愛
↓ ↓ ↓
姐妹們有商品、育兒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大管家”,她貼心又靠譜,包解決,包滿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