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A股注定將被載入史冊。隨著人形機器人甩著花手絹登上春晚舞臺,DeepSeek以一己之力帶動了中國科技行業的大潮奔涌。以AI、機器人為前鋒的多個細分行業正在重新吸引市場的目光。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收盤,科創板50指數、人工智能指數近一個月來漲幅分別達到了12.85%、19.41%,成為反彈的先鋒。2月21日、24日,A股滬深兩市連續兩天全天成交額突破2億元,科創人工智能ETF(588730)、機器人 ETF 易方達(159530)等基金都受到較大的關注,市場的投資熱情攀升。
科技股的后續行情如何演繹?A股能否迎來“陽春三月”,投資者又如何搭上這一次科技浪潮?
當GPT-4還在以高達6300萬美元的成本進行訓練時,DeepSeek已憑借558萬美元的超低成本破局。與此同時,我國的人形機器人最近還輕松“拿捏”了平衡木、梅花樁等高難度動作。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DeepSeek-R1從上線以來至2月9日,DeepSeek App的累計下載量超1.1億次,周活躍用戶規模最高近9700萬。其中,1月20日至1月26日,DeepSeek App周下載量達到226萬次。次周,下載量則直接飆升至6300萬次,環比增長超2700%。
而隨著DeepSeek宣布對模型代碼進行開源,各行各業的企業已經和DeepSeek進行了對接,從生產方式等多個角度提升了工作效率。據央視新聞不完全統計,在不到一周時間內,三大基礎運營商、超過15家芯片廠家,還有包括云服務、網絡科技、金融在內的200多家企業,以及多個手機廠商、車企和地方政府政務系統也加入其中,甚至連微軟、英偉達和亞馬遜等世界級云計算巨頭也宣布接入DeepSeek。
DeepSeek正如同一尾活力十足的鯰魚,正在打破原本相對穩定的AI市場格局,并將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中國科技資產。
由于公募今年一季度報告尚未出爐,但公募產品在科技板塊的倉位正在逐年增加。Wind數據顯示,以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為例,在2022年底、2023年底、2024年底,公募基金持有電子行業的倉位分別是8.35%、12.99%、15.7%。
與此同時,主打科創屬性的科創板公司也正在持續被公募基金大力買入。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年底,主動權益類基金對科創板公司的配置比例,從去年三季度末的10.54%加倉到四季度的13.02%,創科創板開板以來倉位新高,超配約5.49%。
全新的敘事方式下,中國科技股的估值邏輯正在經歷根本性重構,推動科技資產實現價值重估。
日前,高盛最新報告預計MSCI中國和滬深300在未來12個月分別有16%和19%的上行空間。高盛還特別提到,在AI技術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也將從中受益。
瑞銀的最新研究報告則顯示,全球資本市場正顯現出對中國股票資產的重新配置趨勢。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透露,“截至2024年年末,其跟蹤監測的約800只主動型境外基金合計持有中國股票市值達1800億美元,其中約20只基金在當季實現‘零倉位突破’——大多是歐美市場的全球委托管理基金開始重新建倉中國資產。同時,未配置中國股票的基金數量減少,2024年第四季度降至190只,2024年第三季度該數字為200只。”
德銀同樣對中國股票市場充滿信心,他們預計,“2025年將成為中國企業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的一年,中國股票長期存在的估值折價問題將得到根本性扭轉。”
隨著近期市場熱點快速發酵,外資加速買入中國資產的趨勢愈發明顯。ETF.com的數據顯示,2月以來,超過10億美元加倉KWEB,這只海外最大中國股票ETF以中概互聯網股票為主要跟蹤標的,成分股包括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美團等熱門中概股,最新規模超72億美元。
從國內市場來看,電子和計算機行業正在迎來機構投資者的密集調研。Wind數據顯示,截止2月24日,今年以來共有168家基金公司合計調研了549家上市公司,從行業來看,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計算機、汽車等行業最受基金公司歡迎。獲調研次數前三的熱門股為宇信科技、泓淋電力、信質集團,從主營業務來看,上述三家公司分別屬于金融軟件和服務、生物科技、汽車與零部件等。
國泰君安認為,春季行情正在演繹中,但是過去一段時間的快速反彈,市場正在加速計入投資者對政策預期和產業趨勢的樂觀期待,市場情緒的局部高點預計將較快形成。下一階段股指總體或進入到橫盤震蕩。AI浪潮引領下的科技仍是持續性主線。
在配置方面,雖然多家券商提醒投資者關注科技板塊行情的持續性,但AI仍是不少機構看好的主線。大部分券商認為,隨著基本面預期修復、政策的持續支持以及市場賺錢效應帶來的資金流入,A股市場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當前仍處于主升浪持續上行過程中。
銀河證券建議投資者,降低科技方向的風險敞口。從近期的走勢來看,對比A、H股的表現不難看出,目前A股的很多科技方向推升估值的難度越來越大,這導致結構的脆弱性在逐漸顯現,交易擁擠度過高往往意味著情緒的分歧與退潮,因此建議投資者務必謹慎應對過高的估值博弈。
光大證券表示,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處于2010年以來的均值附近,而隨著政策的積極發力,中長期資金以及前期賺錢效應帶來的增量資金或將加速流入市場,有望進一步提升A股市場的估值。
不過,在連漲多日后,科創板塊進入橫盤震蕩期。2月24日,市場全天震蕩調整,滬指跌0.18%,深成指跌0.08%,創業板指跌0.67%。這是繼2月18日之后科創板塊再次下跌。
資金面上,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614.17億元。市場在3400點附近分歧較大,DeepSeek概念捆綁情緒端,超250億資金減倉計算機軟硬件行業;溢出資金繼續尋找低位行業套利,大基建、地產獲小額流入。
AI行業具有較高的行業壁壘,投資者也很少能了解到這么多的專業知識。作為個人投資者,如何把握AI時代的科技脈搏?
有業內人士建議,個人投資者可以關注場內細分賽道的指數ETF。ETF可以在場內便捷交易,通過較少的資金可以一鍵布局科創板AI龍頭。
以科創人工智能ETF(588730)等跟蹤的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為例,截至2月25日收盤,該指數逆市上漲。
來源 | 天天基金
從行業前景來看,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各個產業,驅動傳統行業變革升級,無論是制造業、金融領域,還是醫療、教育行業,AI 技術的應用都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市場需求持續擴張,為科創 AI 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增長空間。
從技術創新層面分析,我國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上不斷取得突破,如 DeepSeek 的低成本高效模型等成果,不僅提升了企業競爭力,還吸引了大量資本涌入,進一步推動行業快速發展。而且,國家對科創 AI 產業扶持政策不斷,從研發投入補貼到稅收優惠,全方位助力企業成長,保障了產業的穩健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科創 AI 賽道具備長期投資價值,能夠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的潛力巨大 。
而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迎來蓬勃發展的黃金期,是值得長期關注的潛力賽道。例如機器人 ETF 易方達(159530)等跟蹤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覆蓋了 A 股中機器人產業上市公司的表現。但作為高成長板塊,難免會伴隨較大的市場波動。希望大家能夠秉持更理性、更長期的心態進行機器人板塊的投資。
來源 | 天天基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