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成為西漢王朝的皇帝,“始建年號”。之后,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沿用了年號制度,一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周邊的一些政權受中國的影響,也一直使用年號,直到現在,日本仍然使用年號紀年。然而在中國古代卻有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他居然廢掉了自己的年號,而且不再使用!那么,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一、自廢年號
此人就是唐朝的第八位皇帝唐肅宗李亨,即那位在安史之亂中成為皇帝的人!“自廢年號”這件事發生在上元二年(761年)九月壬寅,這一天唐肅宗發布大赦的旨意,去掉“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的尊號以及“上元”的年號。唐肅宗在詔書中是這么說的,“自今以后,朕號唯稱皇帝,其年但號元年,去上元之號”。
這就非常奇怪,因為年號不僅是用來紀年的,而且是皇帝正統地位的象征。一般而言,只有三種情況,才會改換年號。第一種是被別人廢去,即改朝換代;第二種是出于政治目的,自己主動改換;第三種是老皇帝駕崩,新皇帝即位后更換。到唐肅宗的時候,年號制度已經沿用九百余年,他為何打破常規,自廢年號呢?
二、重塑正統
想要了解唐肅宗“自廢年號”的原因,就從他所處的環境說起。唐肅宗能提前成為皇帝,與安史之亂有關。安史叛軍攻陷潼關后,唐玄宗倉皇出逃,期間爆發了馬嵬兵變,之后太子李亨率軍前往靈武,并在這里擅自登基為帝。雖然后來,唐玄宗也承認了李亨的帝位,但父子之間一直存在著嫌隙。因此,唐肅宗面臨著來自道德、政治上的雙重壓力。
與此同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唐朝的官軍依然在河南一帶與叛軍進行著激烈地戰斗。為平定這場叛亂,唐肅宗可謂是食不甘味,寢不成寐。那么,在叛亂即將平定之時,如何來收拾人心,重新塑造唐朝的正統地位,同時為自己的合法統治“正名”,就成為一件非常迫在眉睫的事情了,而唐肅宗自廢年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
三、學習周朝
“革故鼎新”有很多方法,但唐肅宗為何選擇廢去年號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是在學習周朝。前文已經說過了,年號出自漢武帝,而在漢武帝之前是沒有年號的。早在三國時期,王朗就向魏明帝建議,應該效法“古代”,廢年號,“稱元而已”,但遭到了魏明帝的拒絕。可見,不使用年號的思想并非“異端”。
唐肅宗在詔書里說得非常清楚,“三代受命,正朔皆殊,宗周之王,實得天統”。也就是說,唐肅宗想要通過改正朔、去年號,來效法周朝。眾所周知,周朝雖然屢經動亂,但國祚綿長,而唐朝在經過安史之亂后元氣大傷。唐肅宗希望通過各種“宗周”的措施,來實現唐朝得中興,廢去年號也是其中的一環。
參考資料:1.《舊唐書》;2.《資治通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