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AI全球軍備競賽中,今年春節,DeepSeeK意外的殺出可謂“驚天動地”,讓一眾巨頭亂了陣腳,甚至有些驚慌失措。而DeepSeek到底牛在哪里?說白了就是DeepSeek通過算法壓縮、算力共享、場景顆粒化三重革命,推動AI單位成本進入“1美分時代”。
也即當一眾大模型還在不斷的加碼護城河的時候,DeepSeek將技術普惠理論帶向了規模化實踐,簡單的說即通過低成本撬動了更高的應用效率,這也不得不讓全球重新審視中國AI的硬科技創新能力與價值。
而細究DeepSeek爆火的路徑,背后充滿了中國式的創新邏輯與智慧。前些年,互聯網科技創新領域有一個中國新四大發明的概念,即網購、移動支付、外賣和共享單車,而縱觀這些創新領域,我們似乎也不難發現背后的路徑與DeepSeek極為相似。
在過去的這些創新領域,核心創新邏輯是,以效率為錨點,務實而敏捷的結合、落地應用互聯網、數字化等多元化的創新成果,實現對“商業模式”的革新,在無數行業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效率革命,不僅在全球的競爭中展現出獨特的高效性,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的重要內驅力。
也因此,一談到新的商業模式,中國式創新一直都是避不開的樣本。但似乎,DeepSeek等硬科技創新之外,中國以商業模式為核心的平臺價值卻一直在被低估,我們今天就以OTA平臺攜程發布財報為契機、案例,談一談為何中國式商業模式創新需要像DeepSeek一樣被重估。
僅為國際巨頭1/3,傭金率懸殊背后的效率密碼
2月25日,攜程集團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其營收達到533億。
財報同時顯示,2024年全年,攜程GMV達到1.2萬億,這一數據超過國際OTA巨頭Expedia的1109.21億美元,追平Booking的1655.8億美元,結合各平臺營收數據,發現另一組極為有意思的數據,即國際OTA巨頭整體傭金率均在13.5%以上,Booking與Expedia分別為14.3%、12.3%,而另一家Airbnb則為13.6%。
(國際OTA平臺傭金率計算)
那么攜程是多少呢?僅為4.4%,不到Booking的三分之一。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商家的每一單交易利潤,攜程要比這些國際巨頭少拿六成的情況下,還能更加高效的獲得訂單轉換。
事實上,不止攜程,根據同程的財報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其營收為131.06億元,GMV為2010億元,綜合傭金率為6.5%,也僅為國際巨頭平均傭金率的一半。自然,在OTA之外,無論是電商,還是外賣,國內平臺與國外平臺相比,都存在著懸殊的傭金率差異,也意味著中國OTA平臺和旅游商家的關系更為健康。
以外賣行業為例,國內美團/餓了么的抽傭比例通常為5%-15%,而美國外賣平臺GrubHub、DoorDash,對商家的外賣抽成分為15%、25%、35%三檔;歐洲Just Eat、Deliveroo等平臺的抽傭大概也在20%-25%。
那么這么懸殊的傭金率差異背后,恰恰也體現出的是中國以模式創新為核心的平臺經濟對效率極致的追求。也即我們前文提到的中國式創新的智慧,能夠敏捷、務實的將各項新的技術成果快速的融入到商業模式中。
這里我們也不得不提到一點,即中國商業模式的創新,一開始都要經過一輪激烈的低價競爭,不管是OTA行業,還是外賣,亦或是團購、電商,在這個過程中,平臺與商家均已犧牲利潤參與競爭,也就意味著一開始,不管是商品、服務的定價,還是傭金及服務費,都不可能太高。
但隨著市場的逐漸洗牌與成熟,平臺在不提升相關服務費、傭金的基礎上尋找利潤空間,提升效率,似乎成了唯一的突破口,于是我們看到,各類平臺在這一階段,都開始重點押注新技術的應用與創新,比如常見的全鏈路的數字化、大數據,除此之外,這些年,隨著AI算力的逐漸提升,全鏈路的AI能力部署,也成為中國商業模式創新中的關鍵一環。
以攜程為例,其積極敏捷的將AI和大數據能力定制出差異化的各項工具、如智能客服、各項自動化工具部署到商家運營、客戶體驗等維度、大幅縮減成本提升效率,讓平臺和商家的生態鏈均能受益。
當然,更重要的是,在這些能力精細化部署后,平臺又有了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以OTA平臺為例,它們將酒店、航司、文旅產業等進行生態化整合,并結合消費者需求,打造出組合式、一站式的產品,不僅提升了消費體驗,還實現了生態伙伴、資源的相互賦能與交易轉換。
這方方面面,無不體現出中國式商業模式創新的智慧,體現出平臺“低成本、高轉化”的經營效率,當然更重要的是,將商家等產業資源與平臺之間相互博弈的關系,真正落實到合作共贏。
從交易到生態彰顯價值創造力,中國式商業模式創新價值亟待重估
在傳統的平臺經濟概念中,平臺就像場地或者貨架,商家的產品和服務就如同貨架上展示的商品,而進來的用戶,與平臺、商家之間,也只是單純的交易行為。
但在中國式商業模式創新概念中,平臺與商家、消費者之間并非簡單的合作、交易關系,而是在不斷的開拓各種新的差異化場景,通過精細化運營,而實現超額的交易與服務。
以攜程等OTA平臺為例,在核心的交易之外,這里還是社交平臺、學習平臺,如內容生態,用戶可以將平臺上豐富的內容作為消費決策的參考,或者通過套餐式的產品增加或者豐富旅游行程,在AI、大模型等新技術的加持下,這些內容與產品,又能更加精準的服務到合適的用戶。
如過去一年,攜程重點推進AI與生態內容的結合,基于AI推出“線路規劃”,幫助用戶自動生成定制路線和每日概覽,提高決策效率。
之于商家而言,傳統平臺經濟概念中,也打破了單一的展示式交易模式,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轉換形式,比如用戶到平臺可能只是想買張機票,但在平臺生態化的運營場景中,機票可以帶動酒店、景點門票,甚至是約車等商戶的交易。一站式旅行服務是攜程、同程等中國OTA的首創,現在booking、expedia等海外OTA平臺也紛紛跟進,這就是中國式智慧的魅力。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意味著平臺只支出一項成本,就能實現多項轉換,而這無不都是敏捷的將創新技術融入到商業模式中,而沉淀出來的創新成果,這種技術賦能與DeepSeek的路徑不謀而合——DeepSeek以極低的算力成本實現接近ChatGPT的性能,而攜程們則以極底的成本,實現交易的橫向與縱向延展,兩者均驗證了中國企業在技術應用上的“實用主義”優勢。
顯然,中國式的商業模式創新,之所以能夠實現高效率經營,也是平臺經濟價值創造的一個側影。而這種價值創造,證明了技術商業化中的“中國路徑”,挑戰了國際巨頭“高傭金-高成本”的傳統路徑。
從行業視角來看,這種低傭金、高效率的的商業模式創新,也將帶動旅游產業鏈的正向循環,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范式。
這一套中國式的商業模式價值創新,也正在加速向全球輸出。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攜程國際OTA平臺酒店、機票預訂同比增長超過70%。四季度及全年,攜程入境游預訂量均同比增長超100%。
可以預見的是,在模式與技術快速輸出全球的背景下,攜程對于國際旅游產業鏈的吸引力也將進一步提升,倒閉以“高成本、高傭金”為主的國際巨頭們的進化,帶動全球旅游市場進入新的紀元。同時,隨著AI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中國互聯網平臺的效率革命或將定義下一個十年的商業圖景。
而全球市場,似乎也到了重估中國式商業模式創新的力量了,尤其在出海浪潮中,各行各業的中國式商業模式創新,都應該像DeepSeek一樣被重新審視、評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