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安 周曉辰 記者 何妍君)為落實國家相關政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和營養膳食管理水平,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預防肥胖等健康問題,創新食育進校園模式,2月25日,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食育公益項目支持、中國食品安全報社主辦、北京市豐臺區承澤小學承辦的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和中小學生營養與健康培訓第一課在北京市豐臺區承澤小學舉辦。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朱長學;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市豐臺區承澤小學書記、校長王歡;中國教育后勤協會中小學后勤分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劉強等參與活動。活動由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總編輯李濤主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趙文華,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李鳳琴擔任本次培訓活動主講人。
趙文華以《吃動平衡 健康體重》為題進行授課。她指出,體重是反映全生命周期健康狀況的最重要且最容易獲得的指標之一,而實現體重健康的關鍵在于吃動平衡。她通過詳細案例,講解了如何判斷兒童的體重狀況,包括生長遲緩、消瘦、超重和肥胖等不同情況。她強調,通過測量身高和體重,可以快速地了解孩子的營養狀況,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
培訓中,趙文華提出一系列實操性強的建議。如合理膳食:堅持食物多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適量攝入魚、禽、蛋和瘦肉,少油、少鹽等;身體活動:中小學生每天應達到身體活動推薦量,減少靜態行為;定期監測體重:通過定期測量身高和體重,計算體重指數(BMI),及時了解孩子的體重健康狀況。趙文華強調,教育是賦能兒童的根本,營養教育的開展、學生健康飲食行為的引導,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和家長互相配合,也離不開教育、衛生等部門的通力合作。
李鳳琴作了《“食”刻把關守護校園“舌尖安全”》培訓。她結合具體案例和相關數據,詳細解析了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引發校園食源性疾病的常見食品種類等,并在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包括采購驗收、食品加熱、生熟分開、清洗消毒、使用安全的水和食材等預防校園食源性疾病十個方面的科學建議。她還提醒,春季是野菜和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學校應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加強相應的科普宣傳,教育學生不采不認識的野菜和蘑菇,不采環境衛生差的野菜和蘑菇,并正確烹飪。李鳳琴指出,校園食品安全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努力。通過科學的管理和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減少食源性疾病的發生,確保學生的飲食安全。
作為活動主辦方負責人,朱長學在致辭中強調:“要倡導食育從娃娃抓起,主張食品安全科普應從學校抓起、全社會落實,不斷為食育鼓與呼。”中國食品安全報社是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國家級專業新聞媒體,也是推動食育工作的實踐者。早在2019年5月,報社就創辦了目前國內唯一公開出版的《食育周刊》,促進健康飲食文化傳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近年來,報社不斷加強食育宣傳、創新食育形式、普及食育知識,為構建食育長效機制建言獻策。2022年至今,已連續舉辦三屆中國食育大會,成為國務院食安辦等28部門開展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國家層面重點活動之一,進一步擴大了食育的影響力,營造食育社會共育的良好氛圍。報社全力打造的公益宣傳平臺“食育中國”App正式發布,廣泛涵蓋食品安全、營養健康、反食品浪費、食育小記者等多個公益主題板塊,向食品行業從業者、校園師生及廣大消費者提供365天不間斷的食品安全與食育資訊、專業膳食營養指導及公益培訓服務。
本次培訓活動在北京市豐臺區承澤小學舉辦,該校已將食育課程作為學校重點教育項目,全力推動其深度開發與全面實踐。“食育不僅關系到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是塑造學生健康生活理念、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傳承文化以及提升可持續發展意識的關鍵途徑。”活動承辦方負責人王歡為與會者詳細介紹了《承澤小學食育課程方案》的核心內容與精髓要點,生動地描繪了未來校園食育發展的宏偉藍圖。下一步,北京市豐臺區承澤小學將攜手中國食品安全報社打造全國首個食育中心——中國食品安全報社·承澤食育中心,以豐富多彩的食育活動,助力校園食育的深入實踐,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互動交流環節,兩位專家還分別就如何開展校園食育工作、食品安全知識普及、預制菜等話題與現場聽眾展開交流。參與人員對此次活動效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北京市豐臺區怡海中學食堂主管郭守宇、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時光學校食品安全總監劉紅霞、北京市豐臺區太平橋學校后勤部主任白鈺、北京市豐臺區怡海小學德育主任嚴敏等作為學校代表在現場接受采訪。他們均認為,此次培訓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人受益匪淺,進一步增強了對做好校園食品安全和學生膳食營養工作的科學認識,從理念和方法上都得到重要啟發。
校園食品安全和食育理念的普及,事關學生身體健康及國家人才培養大計。黨中央、國務院近年來圍繞相關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規。近期有關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都為強化校園食品安全、促進中小學生健康體重等提供了重要遵循。近年來,中國食品安全報社通過舉辦中國食育大會及舉行校(園)長培訓日、食育膳食技能大賽等活動,在校園食品安全保障、制止餐飲浪費、青少年營養膳食指導、食育科普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次培訓活動既是積極響應和推動相關政策要求,也是這類探索行動的再次創新,并希望為推動校園食育中心建設提供有益鋪墊。
據李濤介紹,本次培訓活動拉開了中國食品安全報社食育培訓的帷幕。緊隨其后,相關培訓視頻后續將在“食育中國”App上線,作為為廣大校園師生提供專業膳食營養指導及公益培訓服務的重要素材,向全社會開放共享,為促進校園食品安全共治、食育共建、反浪費共行搭建更多橋梁。
北京市豐臺區相關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的負責人,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北京市豐臺區第五小學、北京市豐臺區建華學校、北京市第十中學教育集團、北京市第十八中學蒲芳學校、錢學森中學北校區、北京市豐臺區太平橋學校、北京市豐臺區怡海中學、北京市豐臺區怡海小學、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時光學校、長辛店第七小學、師范大學實驗中學豐臺學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幼兒園、商務部幼兒園、應急管理部幼兒園等50余所中小學和幼兒園的管理者、食品安全負責人、食堂餐飲工作者及教師、家長近150人參與此次活動。
編輯:左淇菘
校對:宋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