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商業下一戰
撰文 | 米婭
主編 | 付慶榮
頭圖來源 | 砂之船(長沙)奧萊
“終于把地還給太古了”“都忘了它賣啥的就倒閉了”……經歷大半年“倒閉” 傳聞與辟謠,超級文和友廣州店終究還是關了。
吃瓜網友調侃不斷,文和友官方只字未提。但創始人文賓的社交賬號依舊活躍,分享著上湖南衛視綜藝《創業開放麥》《奪金 2025》的切片,反復輸出創業心得 “讓你們少走彎路” 。
然而,文和友自己卻未能走出外拓彎路。曾經 “餐飲界迪士尼” 的宏大愿景,被指是 “場景革命障眼法”。
這一變化,也讓長沙品牌 “網紅力” 的衰退再度引發關注。
這座被辣椒與娛樂精神浸潤的城市,批量產出現象級網紅品牌——文和友、茶顏悅色、墨茉點心局、虎頭局、炊煙小炒黃牛肉、費大廚、零食很忙……
曾經,不僅本地人追捧,更吸引全國游客前來打卡。但2023年起,長沙進入“后網紅時代”:網紅品牌自身發展遇阻,退守長沙也不再是鐵打的“托底”;對城市經濟及消費的拉力不如預期;當地人對本土網紅品牌的態度分化明顯。
醞釀多時的變局,眼下正在發生。長沙商業的閃光點,從網紅經濟驅動,跨入華潤、凱德、永旺、薈聚等頭部商業巨頭競爭驅動。
01
長沙“后網紅時代”
長沙,“網紅品牌之城”的名頭,并非橫空出世。醞釀于2000年左右,經過長達10年的緩慢升溫,于2018年前后聚合了多個現象級網紅消費樣本,成為中國新消費潮流的引領者,而非跟隨者。
01
頂峰失速
文和友重新定義“回憶殺”超級場景。茶顏悅色以國風新茶飲出圈,持續火熱。三頓半獨創精品速溶咖啡新時尚。墨茉點心局、虎頭局掀起新中式烘焙潮。量販式零食店殺瘋,零食很忙縱橫捭闔笑到最后,并在2024年合并趙一鳴零食。
此外,炊煙小炒黃牛肉、炊煙時代、費大廚等品牌把持小炒賽道,盛香亭熱鹵趕上鹵味小吃風潮,黑色經典把臭豆腐時尚化。
憑借本地人擁躉、政策助推、湖南衛視助攻、資本加持編織成的“流量密碼”,疫情幾年長沙網紅品牌逆勢登頂。但經過幾年狂歡后,自2023年起頂峰失速,遭遇命運大拐點,集體滑入后網紅時代。
長沙品牌集體外拓,卻不約而同退守長沙。文和友遭遇“地域性文化脫鉤”,廣州太古匯店于日前正式撤場,深圳店改名“老街蠔市場”一直效益不佳。今年1月底開出的太原鐘樓街1990 (文和友商管出品) ,不再以文和友命名。至此,以超級文和友命名的門店,僅存長沙海信店獨苗。
●圖源:文和友官微
墨茉點心局、虎頭局,則上演“資本吹熟后遺癥”。前者收回“全球萬店”野心,全國撤店,稱“新消費品牌需要根據地”,退守長沙目前在營約30家店;后者目前僅剩武漢3店。黑色經典臭豆腐也經歷大收縮,外地保留少數加盟門店,以約60家直營店退守長沙。
茶顏悅色,密集門店策略效應減弱。打入武漢 (139家) 、重慶 (77家) 、南京 (59家) 、蘇州 (13家) 等地,主要進駐購物中心,離開了街頭,未能復制“10米一店”的奇跡。
在外界的籠統認知中,長沙網紅品牌即便在外遇阻,退回長沙生存就不是問題。因為長沙人對本土品牌清一色的偏愛和擁護,是最安全的生存土壤。但現在看來,并不一定。
02
長沙“不穩”
長沙某單位公務員Fiona說,“茶顏悅色還是到哪兒都看到排長隊的人群買著喝”。長沙網紅品牌“在當地還是一直很受歡迎,長沙人和長沙政府,就像國人愛國一樣,寵愛著本土品牌”。
經營國際青年旅社的Vicky,還是會聽到不少人評價茶顏好喝,但“茶顏的排隊文化,還有各種神操作,讓我很膈應”。她認為,茶顏至今仍排長隊,不排除品牌和產品本身仍有擁躉者,但也因流程不善或固化,“有故意營造排隊現象的嫌疑”。
比如,小程序可以提前點單,但是要人到門店核銷,才開始制作。高峰期還會關閉小程序和外賣點單,但她的旅店有客人反映,高峰期到店人并沒有那么多。“這些流程其實可以被優化,排隊不至于那么夸張。有沒有可能就是要讓你去店里,營造顧客盈門的感覺?”
●圖源:茶顏悅色官微
Vicky認為,“沒有聽說過本地人很擁護網紅品牌,嘗鮮后逐漸回歸理性。”“長沙人真的對外來新鮮事物嘗鮮意愿、消費意愿很強。”
于是,很多盛極一時的本土品牌,出現了外來替代品。
就茶飲來說,Vicky現在一年到頭不喝一杯茶顏,但她愿意喝喜茶,因為流程更舒服、簡單。曾被茶顏悅色擠走的霸王茶姬,2024年1月重回長沙,至今已開出近120家店 (紅餐大數據) 。
●圖源:小紅書@長沙薈聚
雖然Vicky認為霸王茶姬的口味太淡,但霸王茶姬還是圈粉部分當地人,因為產品主打0卡低糖,重裝修、大門店,打卡屬性更強。營銷也很出圈——不僅“買奶茶送長沙昆明機票”,贊助湖南大學十佳歌手總決賽,還在茶顏家族品牌“鎮守”的黃興廣場十字路口,打出巨幅海報,氣勢逼人。
除了霸王茶姬,武漢品牌爺爺不泡茶同樣已在長沙站穩腳跟,大眾點評顯示,當地門店接近70家。
外來品牌強攻之下,茶顏悅色不得不收縮規模。
Vicky家就住在黃興廣場附近,這個片區曾是茶顏門店最密集的地方,“去年底已經關了一大片門店”。另外,靠近太平街一帶,“曾經大幾十家店,現在大概10來20家”。頂峰時期,茶顏長沙門店近500家,現在大眾點評顯示373家。
●圖源:受訪者供圖
烘焙品類上,長沙商業觀察者李冬認為,新中式王者不是墨茉點心局,他更看好吳酥生 (25家店) 。綜合烘焙品牌方面,活得不錯的,除了長沙老牌羅森蛋糕,還有不少外來品牌的身影。比如,從郴州逆襲到長沙的羅森尼娜,來自武漢的仟吉、佑禾面包。
至于超級文和友,李冬透露,曾經六層樓都很火爆,現在只開3層,節假日人氣還可以,平常一般般。
但無論如何,網紅消費品牌,已經成為長沙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外地人來了,茶顏、文和友還是首選。李冬坦言,現在還是會帶朋友去文和友,“我先告訴你啊,文和友不好吃啊,但是,來都來了嘛。”
當然,長沙本土網紅品牌乏力, 更宏觀的原因是,它們產生的經濟拉力有限。長沙網紅品牌聲量鼎盛的4年里 (2020~2023年) ,長沙GDP總量上升,但增速遞減。雖然難免受宏觀經濟周期影響,但李冬認為,這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網紅興城”的戰略需要重新審視。
10年間,長沙網紅品牌遭遇地域性困局,本質上是流量驅動型增長與品牌價值沉淀 (供應鏈、團隊組織能力等) 的多維失衡。
基于此,一場長沙保衛戰已經打響。長沙政府、商務局等部門牽頭,2022年成立新消費品牌研究院,推動新消費政企學深度融合;設立專項30億元長沙新消費產業基金,為品牌紓資金之困;2023、2024年評選兩個批次35個老字號品牌,讓網紅土壤有文化根基;已對接米其林中國訪問長沙,或推動部分本土品牌高端化;湖南衛視再次出手,疫情后首期節目去文和友錄制。
這些舉措效果幾何還有待時間驗證。上一階段,批量孵化網紅品牌,破解了長沙“旅游中轉站”的難題。現階段,長沙商業需要新的王牌,破解網紅經濟乏力之困。
02
巨頭分羹長沙
華潤、薈聚、永旺都來了
星城商業,變局暗涌。
雖然萬家麗國際廣場、德思勤城市廣場為代表的本土商場,仍有地標意義,人氣在線。但它們對本土商業多元化、多樣性拉力有限。
而華潤、薈聚、凱德、永旺、杉杉,頭部商業地產玩家的大集結,則用一座座優質綜合體,驅動城市人流走向,也重構著長沙商業新底座。這個底座厚實且可持續,非網紅品牌可比擬。
贏商大數據顯示,過去四年,長沙商業增速較快。新增項目49個,新增體量377萬㎡。其中,外來實力玩家大步進場,5座萬達、5座龍湖、6座天虹、4座吾悅競逐大眾檔商業之外,高端商業對壘、外資商業團戰、奧萊商業廝殺三組大戲更具看點。
一時間,被武漢、鄭州搶過風頭的長沙,又重新充滿張力。
01
高端商業:IFS迎戰萬象城,“但長沙還需要一座SKP”
長沙IFS自2018年5月開業以來,坐擁河東五一商圈“宇宙中心”,獨享長沙高端商業金字塔數年,但于去年正式迎戰長沙萬象城,后者于2021年拿地,落戶河西濱江新城商圈——市府CBD區的絕對核心,與IFS隔江對望。
二者在核心定位、選址邏輯、品牌策略、客群等方面,各有不同。在高端商業抗逆性大減的當下,IFS和長沙萬象城,基于“重新理解”長沙高端消費市場,更顯競爭策略的差異化。
長沙IFS,維穩奢侈品梯隊的同時,采取兩大措施。一方面,收縮小眾需求,擴充主流大眾需求。具體而言,相對小眾高價或效益不佳的品牌,或撤場或挪位,由主流時尚品牌接鋪。另一方面,以輕奢潮奢做大首店矩陣。2023年四季度至2024年二季度期間,IFS新開品牌近40家,其中湖南/華中首店超過20家,主要包括MIUMIU、Alexander McQueen等輕奢品牌以及DESCENTE迪桑特、On昂跑等中產標配運動品牌。
●圖源: 小紅書@長沙IFS
萬象匯開業10年后,華潤萬象生活以長沙萬象城再加碼星城,仍然慎之又慎。從品牌組合來說,長沙萬象城不搞奢牌“軍備競賽”,而是主打輕奢+潮流混搭的質感。
多元首店矩陣,助攻城市首發經濟。開業引入的423家品牌中,42.1%為首店,涵蓋100家餐飲品牌以及諸多潮流零售品牌。同時,以設計質感、藝術感拉高場景坪效。融合“山水洲城”特色,打造“封面空間”、“徜徉綠谷”和“云端盛筵”三大特色空間,引入多個藝術空間、藝術展覽。
●圖源: 小紅書@長沙萬象城
長沙IFS與萬象城以不同的戰略切割金字塔消費份額。但鑒于IFS采取一輪“弱化重奢”的調整,有網友堅信長沙需要一座類似SKP的純重奢場。一方面是因為,對于強省會、國際消費中心、“三高四新”戰略,都意義重大。另一方面是因為,“長沙人敢買、有能力買”。
02
外資三劍客重倉長沙,薈聚、永旺錯位戰
IFS與萬象城分羹長沙塔尖消費時,外資三巨頭正以截然不同的商業基因,切割長沙中產消費機遇。
最早進入長沙的凱德,以輕資產大步加碼。繼與城發恒偉合作凱德壹中心項目后,2024年初二者再次簽約三個輕資產項目:碧湘楚巷、西宸之光、會展壹中心。加上運營15年的凱德廣場雨花亭,凱德在長沙共落五子。
英格卡集團中國首個商業綜合體項目落戶長沙,重金投資約40億元。繼一期宜家藍盒子2018年開業后,薈聚購物中心于2021年入市。
持續加倉華中的永旺,一口氣在長沙連落三子。2024年開出湖南1號店永旺夢樂城長沙星沙,2025年又將新落子2號店望城永旺夢樂城,3號店已簽約落戶天心區 (系永旺與長沙五江集團合作的輕資產項目) 。永旺夢樂城 (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橋本達曾表示,永旺看好長沙的營商環境,將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計劃在長沙投資6-7家購物中心。
選址“邊邊角角”,各得其所。長沙薈聚落位洋湖生態新城核心地段,毗鄰大王山旅游度假區。永旺遵循高性價比的“近郊策略”,星沙店遠離主城區落位長沙縣,工業聚集、住宅氛圍不成熟;望城店卡位主城區東北角,天心項目錨定融城板塊。
盡管選址相對“偏僻”,但它們都剛好填補了片區商業空缺,并且憑借自身強大的號召力和差異化運營能力,不愁客流。
定位上,各有所長。長沙薈聚是北歐風的“工作、生活、娛樂一站式目的地”。商業部分建筑面積20萬㎡ (一期宜家藍盒子和二期購物中心) ,魚形極光、高落差“瀑布群”等北歐元素耳目一新。
場景吸睛之外,薈聚精準聚焦品質家庭客群。開業引入380家品牌,其中包含110余家長沙、河西首店、概念店。
注重品質生活的長沙人,周末都喜歡去宜家逛一逛。Vicky和李冬的感受一致,“周末真的是人山人海啊”。
據贏商大數據監測,過去兩年,長沙薈聚客流量穩步上升,從日均3~4萬,躍升為5~6萬。到訪人群中,中產及以上占比52%,家庭型客群61%,年輕客群約39%。
值得一提的是,長沙薈聚不僅吸納本地客流,還具極強的省級虹吸能力,湘潭、株洲、衡陽、邵陽等城市,貢獻了35.5%異地客流,高于西安薈聚的22.04%。
永旺擅長做大而全的“生活倉庫”。星沙店和望城店建筑面積都在20萬㎡及以上,單店均規劃超3300個停車位。“星沙幾個商場都快膩了,天虹有點小,吾悅停車貴,萬象匯不好停車,永旺停車方便且免費。”
圍繞“家生活”策略,星沙店引入品牌總數250家,含30家湖南首店,其中標配的AEON超市,以及MUJI、NITORI、華歌爾、優衣庫、味千拉面等主流日本品牌,及高水準母嬰友好、人寵友好配套,為項目打上日式生活方式標簽。
維持日式基因的同時,超大、超全的休閑娛樂配套、貼心的公共區域、超人氣餐飲店都是王牌留客利器。
剛需硬核超市、超全業態組合,人性化關懷、在地化融合,使得永旺星沙店,迅速晉升區域人氣地標商業。
03
奧萊火熱:本土地頭蛇友阿,大戰砂之船、百聯、華潤
隨著2023年華潤歡樂頌outlets開業,長沙奧萊商業混戰再升級,比高端賽道、外資戰場更加激烈。
贏商大數據顯示,長沙已開業奧萊項目有8個共計90.1萬方,另有1座在建。民企、國企、港資,彼此不讓須眉,構建起一座“折扣消費王國”,從城市核心到遠郊腹地,從傳統主城區河東延伸到新城區河西。
在其他商業形態中,年輕客群、年輕家庭客群、成熟家庭客群占比相對平衡,而在長沙奧萊商業中,年輕家庭大比分領跑,普遍占比高達50%。小康和中產人群占比,也相較其他商業形態要高。
另值一提的是,奧萊項目異地客占比普遍超過30%。其中,“長沙奧萊鼻祖”友阿奧萊購物公園,因為“長株湘三市均可30小時內到達”的絕佳區位,異地客群占比高達41.3%。
本土派中,友阿是長沙奧萊商業啟蒙者。
曾經的“長沙商業五虎之首”友阿集團,早在2011年就嗅到商機,開出了長沙首座奧特萊斯購物公園。依靠“不太郊區也不太城區”得天獨厚的選址,友阿奧萊虹吸長株湘客群,開業頭三年銷售額均超預期,分別為2.3億元、5億元、8億元,2021年銷售額攀升至20億元。
盡管友阿硬件已見老化,但大眾點評上,不少人仍認為友阿是最好逛的奧萊。因為“品牌多而全,折扣低,總能淘到寶”。
友阿奧萊氣勢如虹,讓友阿集團野心熊熊,把奧萊業務當做集團扭轉頹勢的救命稻草。2019年成立奧萊事業部,兩年后開出友阿城市奧特萊斯喜樂店。
●小紅書@阿奧萊購物公園
外來派,跟風殺入,是長沙奧萊商業多元化進階的推進者。百聯奧萊落子長沙黃花機場板塊,“站城樞紐優勢”得天獨厚。華潤歡樂頌outlets,將奧萊購物與潮趣日常、精致社交融合。預計今年9月開業的杉杉名品廣場,展會產業+TOD雙輪驅動打造“以高端奧特萊斯業態為核心的新型泛娛樂化商業模式”。
在當地人眼中,目前砂之船暫拔頭籌,是唯一可以抗衡友阿的選手。
相較友阿的硬件老化,21萬㎡的砂之船奧萊體驗性更強。“大而全、環境好、服務好,一站式購物,還有胖東來爆改過的步步高超市”。同時,配合集團“藝術商業”戰略,長沙砂之船兼具藝術型商業和文旅打卡屬性,強勢吸金,2022年銷售額14.5億元,2024年突破 18.6億元。
長沙人霸得蠻的性格中,有一本精明消費賬本,愿意為品牌付費,但不愿意為溢價面子買單。擁躉本土網紅品牌,與趕場奧萊買折扣,形成了長沙人鮮明的“雙軌消費觀”:對不確定的包容,與對確定性的安全選擇。
縱觀而言,高端商業、外資玩家、奧萊商業紛紛加碼長沙,大致原因有三:
其一,長沙城市戰略定位升級。根據最新公布的國土空間規劃,長沙被定調為長江中游地區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
李冬認為,政府不至于打壓網紅品牌,但會弱化“網紅經濟”地位,“長沙需要聚焦制造業”。
其二,長沙城市框架擴大,同省虹吸效應強。從傳統河東主城區向四面多點擴散,而不再只是固守五一商圈。更多商圈的崛起,需要商業地標去填補和拉動。相較武漢、鄭州,長沙的競爭飽和度,顯然比較低,機會藍海較大。
另外,從IFS、薈聚、砂之船、友阿大比例的異地客占比可知,長沙省會對同省其他城市的虹吸效應極強。在長沙站穩腳跟,意味湖南其他城市也會貢獻消費力。
其三,超千萬人口,獨特而硬核的城市內生消費力。盡管整體而言,國人消費意愿大受抑制,但“消費即娛樂”的城市基因決定,“長沙人就是愛逛街、愛消費”,對外來新鮮事物,嘗鮮欲極強。
促成城市消費力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被Vicky和李冬反復提及:“房價壓力真的沒那么大”。房價主城區精裝新房價格1.5萬左右,只要踏踏實實上班,買房沒那么難。相較而言,有錢有閑,因而更愿意消費。
“自造網紅品牌”的流量紅利,已趨于平緩見底。商業大佬押注帶來新一波潑天流量,但愿長沙接得住。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and more...
● Aesop和東山口,誰給誰“抬咖”?
● 在五線城市,萬達有沒有對手?
● 鄭州商業:萬達、華潤、銀泰兇猛,店王丹尼斯著急了
精選欄目
selected columns
贏商新媒體矩陣
點個在看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