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壹觀察宿藝
“輕薄,未來一直是輕薄,這是OPPO Find 系列產品的主旋律”, OPPO 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對《壹觀察》表示。
2月20日,OPPO推出全球最薄折疊旗艦OPPO Find N5,以折疊后8.93mm、展開后4.21mm、鉸鏈最薄處僅0.15mm的極致表現,打破全球折疊旗艦最薄產品紀錄。
銷量方面,OPPO Find N5更是憑借突破性的產品表現力,迅速引爆市場熱情,發布當日的預售量已達上一代全生命周期的四倍。
折疊屏持續五年迭代至今,“錙銖必較”之下繼續輕薄絕非易事,背后藏匿著對鉸鏈結構、元器件堆疊、機身材料等整個產業鏈的大膽革新與技術突破。而在全球電子消費領域,這種拋開現有技術顧慮、堅定推進機身纖薄化的“產品決心”不算陌生,不難讓人想起蘋果堅持將iMac、MacBook做到極致纖薄的那種“技術偏執”。
《壹觀察》注意到,在此次以“輕薄”為名的突圍中,OPPO正在用一種幾乎與蘋果同頻的“極致產品主義”,跳出外界對于中國手機廠商“主攻性價比”或“規模制勝”的刻板認知,以直指三星、蘋果的極致產品力,在全球范圍掀起一場“高價值戰爭”:以“技術高定調、產品高價值、品牌高身位”層層遞進,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加速起勢。
扛起蘋果“極致產品主義”的槍
2008年蘋果MacWorld大會上,喬布斯從一個牛皮紙信封中緩緩抽出厚度僅有1.5厘米的MacBook Air,這一動作迅速引發全場驚呼,也成為電子科技史上的一大經典場面。
對消費電子產品來說,“輕薄化”幾乎是永恒的主題,毫厘之間的邊界突破,往往能帶來差之千里的用戶體驗。正如當前,折疊屏走過以全新形態為賣點的嘗鮮期,輕薄化成為行業發展的下一個主旋律,各大廠商就不得不開始直面“分寸”之下的“技術冰山”,繼續讓折疊屏更輕、更薄、更趁手好用。
然而,相比起直屏手機,折疊屏除了需要面臨器件堆疊問題,還必須攻克屏幕耐用性、鉸鏈設計與制造、材料強度與重量的平衡以及生產良率等難題,而在“輕薄化”這一新增條件下,又會導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全面挑戰。
劉作虎直言,OPPO為完成這一挑戰,前后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來研發打磨Find N5,最終才實現整機厚度幾乎等同于Type-C接口高度,鈦合金天穹鉸鏈厚度僅 2.35mm、最薄部分只有0.15mm的極限突破。OPPO Find系列產品總監周意保也表示,Find N5在鉸鏈、中框等部分都用上了新材料,整體采用了20多個新器件,“其實最大的挑戰不是成本,而是可靠性的風險前所未有。”
不過,就像蘋果堅持將iMAC、MacBook做到極致纖薄那樣,OPPO為Find N5如此煞費苦心,并非是“為了薄而薄”,而是來源于對極致用戶體驗的追求。
一方面,與蘋果一貫“將技術復雜性隱藏在產品背后”相似,OPPO 希望將折疊屏輕薄化面臨的技術困難在設計制造過程中就被“隱去”,用戶只需享受輕薄帶來的自然、流暢和便利,而無需去“體諒”諸如折痕、可靠性、防水性等新產生的“體驗摩擦”。
例如,鉸鏈作為雙屏之間的“關節”,本就是一套微型精密機械系統,既要做到數十萬次的“無損折疊”,又要實現對高強度、耐用性和順滑穩定開合等多重條件的兼顧,涉及的技術工程尤其復雜。為打破這一瓶頸,OPPO深入材料、結構、工藝等環節展開技術探索,采用航空級鈦合金 3D 打印技術,歷經超高溫、利用極高純度惰性氣體將液態鈦合金霧化成微米級顆粒,再經過 1700℃ 炙熱激光精準打印,終于才自研出整體減薄 26%、剛度提升 36%的鈦合金天穹鉸鏈,為用戶呈現出極致輕薄與堅固耐用的完美結合狀態。
另一方面,與喬布斯時期“設計主導工程技術”的創新思路一致,OPPO同樣走上了一條“優先錨定用戶最核心痛點,再在解決痛點的過程中一步步攻克技術難點、量身定制所需元器件”的“技術高定調”路線。
如同OPPO Find N5先確立了“極致輕薄”的設計目標,再去考慮技術實現問題,通過首次為折疊屏鉸鏈大規模引入鈦合金材料、首次應用3D打印鈦合金斜板、打造行業最窄3D打印鈦合金轉軸外中框,到行業首創3D打印鈦合金鉸鏈核心組件等,屢次三番基于設計目標打破產業慣性,一面拓寬折疊屏的輕薄與耐用邊界,一面助推供應鏈進化升級,通過設立硬性的“設計指標”、帶動供應鏈伙伴聯合創新,來沖破行業的“新天花板”。
除了底層的創新邏輯,從產品本身來看,OPPO也正在扛起蘋果“極致產品主義”的槍。
在2008年那場發布會上,蘋果的傳奇設計師喬納森·艾夫自信地表示,全新MacBook采用的“鋁合金一體化外殼”讓機身更輕薄,電腦本身卻變得更堅硬耐用。
如今來到折疊屏領域,OPPO Find N5同樣既做到了極致輕薄,又沒有為輕薄化犧牲內部結構的完整性、耐用性和實際使用體驗:不僅憑借鈦合金天穹鉸鏈、第四代水滴型屏幕結構與UTG玻璃等屏幕材料的升級,獲得德國萊茵TüV「無感折痕」和「折疊無憂」雙認證,還在“天穹架構”加持下實現從內到外一體化防護進化,首次使折疊屏實現“IPX6 + IPX8 + IPX9”的滿級防水。
與此同時,OPPO也在生態聯動方面打通了“從Apple到OPPO”的需求路徑。例如通過全新的O+互聯App,OPPO Find N5用戶不僅可以實現手機與Mac 電腦的無縫協同,還能遠程實時控制Mac電腦,從此“辦小事不用回到辦公室”;配合隨心分屏的AI全景虛擬屏功能,還可以使手機窗口與電腦窗口“同屏顯示”,輕松將手機上的文檔資料發送至電腦。
整體來看,無論是產品理念、技術突破還是生態協同,OPPO都實現了與全球頂尖科技公司的接軌,而這種以極致用戶體驗為先、產品設計主導技術工程的“技術高定調”創新路線,不僅讓OPPO站上了與蘋果、三星齊平的競爭水面,也成為了OPPO深度參與全球市場“高價值戰爭”的重要基礎。
“最強Find組合”摩拳擦掌
與當年蘋果以極致纖薄的MacBook掀起一番行業變革無異,OPPO Find N5同樣打破了折疊旗艦厚度極限,在行業中劃下一個里程碑式的分界點。更值得期待的是,根據劉作虎的透露,即將推出的影像旗艦OPPO Find X8 Ultra也極有可能貫徹“輕薄”這一關鍵詞,與OPPO Find N5組成“最強Find組合”,夯實OPPO的高端產品布局。
作為屢次創造中國手機市場多個重要創新節點的高端旗艦,Find系列不僅一直是業內引領技術創新的重要“旗手”,更始終在市場中保持著極強的競爭力。最新的例證是,在今年年初國補政策的驅動下,Find X8系列的深層市場潛力立即被撬動,迅速躋身4K-6k高端價位段的絕對“爆款”旗艦。
數據顯示,2025年國補啟動后,OPPO Find X8系列單日銷量最高達到國補前的三倍,周環比增長高達125%,增幅是iPhone的三倍,熱銷盛況更直接導致了部分地區缺貨告急。“Find X8是非常成功的一代產品,”劉作虎表示,“截止目前,系列銷量達到了上代(Find X7系列)的兩倍。”
國補掀起的中國手機市場“開門紅”熱潮,可以認為是由補貼托起的一次“水漲船高”——漲得高的產品往往本身就是明星產品,只不過在國補的價格催化下實現了更徹底的市場爆發。此次OPPO Find X8系列成為“國補最大贏家”,本質上也是OPPO高端技術實力與極致產品主義優勢的具像化,而OPPO Find N5的發布,有望繼續承載并發揮這一勢能。
正如劉作虎在專訪中所說,“你絕對找不到比N5物超所值的折疊屏。”據了解,一塊屏幕的開模成本就高達1億元,而Find N5不但開了兩塊屏,鉸鏈也需要新開模,整體研發周期與研發人員費用都是上一代的1.5倍。但也得益于此,Find N5在輕薄之外的產品表現也都穩穩保持了旗艦水準。
此前,由于不同代際產品在研發周期和技術積累上的“時差”,導致業內一度存在“Find N系列折疊屏總是使用上一代芯片”的質疑。這一次,Find N5專門解決了這一問題,成為全球首款搭載驍龍? 8至尊版的折疊產品,在CPU單核性能與GPU性能方面較上一代實現超40%的提升。與此同時,配合獨家潮汐引擎、5600mAh 冰川電池、80W有線快充和50W無線快充,Find N5在能效與續航方面的表現也十分突出。
通信方面,在原本的山海通信技術基礎上,Find N5還全球首發搭載自研山海通信增強芯片,極大提升衛星通信穩定性,即便在無網絡覆蓋、信號復雜的環境下也能保持穩定的通信連接。極端場景下,OPPO與高德地圖共同打造的救援網絡也將發揮應急作用,支持用戶同步自身所處位置、手機電量和網絡信息,全面保障通信聯絡的高效性與可靠性。
同時,基于當前年輕用戶更看重人像攝影“整體氛圍感”的差異化洞察,Find N5也帶來了“無影抓拍”等氛圍感環境人像,搭配專業的哈蘇人像、多種膠片風格,讓用戶“抬手”就能拍出極具氛圍感的人像照片。劉作虎在專訪中表示,OPPO的產品邏輯是先定位原點用戶,再圍繞用戶需求創造產品價值,因此接下來Find系列會重點發力環境人像與視頻拍攝,把當下年輕人最核心、高頻的影像需求做好。
系統與效率方面,OPPO Find N5搭載專為大屏定制的 ColorOS 15 系統、集成全新的OPPO辦公助手,以遠控電腦、跨屏互聯、AI智慧文檔等功能打造高效的移動辦公體驗。值得注意的是,OPPO Find N5還首發全新系統級AI意圖搜索功能,用戶無需講出關鍵詞,只需通過相關語義描述就可以精準搜索本地文檔、報告、發票、行程等信息,享受“更符合直覺”的AI服務。
此外,作為首批支持 DeepSeek-R1 的 OPPO 機型,支持深度思考、聯網搜索的“滿血版”Deepseek”也接入了Find N5 的小布助手,做到開箱后即可直接運行。憑借系統級本地化網絡部署優勢,用戶可實現更自然暢快的智能對話,告別“刷新多次仍服務器繁忙”的卡殼和尷尬。
劉作虎表示,輕薄是OPPO今年的產品關鍵詞,AI也為手機行業帶來了全新機會,但這兩者并不影響OPPO錨定原點用戶(年輕用戶)需求、做好產品的主線目標方向。用戶需求是起點和終點,產品是連接兩端的橋梁,從 “國補最大贏家”Find X8系列,到全球最薄折疊旗艦Find N5,再到即將推出的Find X8 Ultra,不難預見,OPPO正在以多款極致產品構建“最強Find組合”,以“高價值產品”備戰全球高價值競爭。
“雙旗艦”重寫中國企業出海新名片
對“技術高定調+產品高價值”的堅持,成就了OPPO的“品牌高身位”,進而有底氣在全球市場“叫板”三星蘋果。
本次發布會上,OPPO宣布Find N5系列將在國內及海外(新加坡)市場同步推出,這意味著OPPO已正式在海外啟動“影像直板旗艦+折疊屏旗艦“之”雙旗艦”戰略,推動旗下高價值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縱深化發展。
在迄今16年的出海征程中,OPPO以“糧倉市場-高勢能市場-潛力市場”的節奏展開漸進式布局,當前業務已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東南亞、歐洲、拉美等市場形成顯著的市場競爭和經營服務優勢。
從2024年的整體市場站位來看,OPPO 全球出貨量位列前四,這也是OPPO連續第9年位居全球手機市場前五陣列;就單個地區市場而言,OPPO在全球13個市場均排行前三,27個市場排行前五,并首次在東南亞市場拿下全年第一。
更高價值的中高端市場競爭中,OPPO的表現也越發強勢。同樣在2024年,OPPO于全球6個市場的600美元以上價位段均排名前三;在墨西哥市場成為除蘋果外平均銷售單價最高的品牌,穩坐400-500美元價位段第一。在不少海外消費者眼里,OPPO已然是與三星并駕齊驅的手機品牌,這也讓去年發布的Find X8系列廣受海外消費者關注,在亞太、歐洲等地區獲得出色的市場成績。
如今,承接過往建立的品牌勢能,全新“影像直板旗艦+折疊屏旗艦“之”雙旗艦”戰略將推動OPPO更有力地撬動海外中高端市場潛力,在全球高價值市場構建更宏偉的城池。
OPPO海外營銷服總裁張洲川表示:“高端用戶既有極致影像需求又有生產力需求,且樂于嘗鮮、期待創新,需要更多產品形態滿足用戶,Find X為影像旗艦直板手機,以性能與影像見長,Find N為生產力旗艦折疊手機,帶來較好的大屏生產力與娛樂體驗。”據了解,Find N系列在海外賣到了2000美元的價位,不單單是展示先進技術的旗艦產品、OPPO全球化高端戰略的燈塔產品,更為蘋果用戶提供了差異化選擇,填補其“擠牙膏式創新”下的高端需求空隙。
細看不難發現,與在國內市場的經營思路相似,OPPO在全球市場的雙旗艦戰略核心依然是“用戶導向”:洞察不同目標用戶群體的差異化需求,再提供相應的高價值產品和服務,以此收獲用戶對品牌的認可。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手機廠商的出海策略往往是“以價換市”,即以低價競爭來換取規模擴張。隨著中國企業的全球化走向深水區,手機廠商必然要跨越從“追求規模”到“追求高價值”的分界線,而對于一開始便堅持以“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產品與服務”來深耕海外的OPPO來說,“高價值”這條分界線早已內化為判斷產品服務合格與否的“基準線”。
“我們的競爭對手只有自己,最擔心的問題是不了解消費者。”張洲川坦言,OPPO在過去一年走訪了20多個地區市場,目的是理解用戶真實需求:比如在巴基斯坦的用戶雨天不愛打傘,OPPO便強化了手機的防水功能;又如東南亞日照時間長、強度高,便推出屏幕亮度閾值更高的手機;以及在“萬島之國”印尼,往返于島與島之間的公交船仍存在信號問題,于是OPPO就特別針對公交船場景展開網絡優化,就這樣憑借一項項融入當地生活的產品細節來完成本地化深耕。
可以說,OPPO顛覆了“中國手機廠商以價格與規模制勝”的競爭姿態,正在以本土化的極致產品主義與蘋果、三星展開正面較量,以“技術高定調、產品高價值、品牌高身位”實現高價值出海,重寫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新名片。
根據Canalys的預測,2025年至2028年折疊屏手機市場將實現超200%的增長。最新消息也顯示,OPPO Find N5首銷破近兩年全行業所有品牌大折疊。
隨著Find N5的銷量在全球加速釋放,OPPO雙旗艦戰略正式落地,OPPO產品和出海“雙起勢”的新未來,才真正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