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首席記者納婕謐
2月26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下午3時在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記者會上,陳茂波回答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北部都會區是一個大型工程,回報周期較長,同時目前相關的招商引資工作逐見成效,對未來將帶來的回報收益有信心。
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記者會現場
2月26日下午3時,香港政府總部就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舉行記者會,就《財政預算案》內相關政策答記者問。在現場,香港經濟導報記者向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問:按照預算案中所陳述,進行北部都會區等公共工程基建是為了香港的未來投資,請問司長這些工程什麼時候才能帶來真正的經濟效益?有沒有做過相關的事實研究以此做出預測?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對此,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回應本刊稱,“北部都會區是一個很大的區域,佔香港面積的1/3,可發展用地有3000公頃。整個項目投資比較長遠,在前期我們要先投入不少的資金,把基建工程弄好,這樣才能方便我們建房子給市場給老百姓,同時吸引創科企業搬進來,所以中間有一個時間差。
如果看我們過去這幾年招商引資的進展,其實從2022年年底到現在,我們已經吸引60多家重點企業,下個月我們還會公布另外十幾家,它們加起來看,未來幾年在香港的投資大概是500億,創造的就業職位大概2萬個。另外投資推廣署過去這段時間也吸引了大概500多家不同的企業進入香港,投資額達到了600多億。
我們估計這些企業真正搬過來建好投產以后,相應收益,如稅收等就會在這幾年比較后的階段陸陸續續體現。當然有一些地方可能會快一點,比方跟河套合作的區域,因為這塊地比較現成,相關企業企業搬進去的時間會快一點,那我們就可以早一點得到相應回報,大概是這樣的一個規模。”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現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