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各地的文旅局長們就卷起來了。
不過,最近一兩年,各地商務局也開始卷起來了。
在去年2月,北京的商務局等9部門提出,打造國際美食之都,其中說到今年底,要新引進500個以上國內外知名美食品牌,鼓勵餐飲企業創建“黑珍珠”品質餐廳。
兩個月之后,廣州發布餐飲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建設世界粵菜文化體驗中心、全球美食消費重要目的地,到2035年餐飲業營業額達到2200億元(是2023年底的2.2倍)。
上海很快也出臺政策,明確要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更是拿出真金白銀:在上海開全國及以上級別的品牌首店,每家門店最多能拿到10萬塊獎勵。
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無疑有著風向標意義。很快,全國更多的城市出臺了餐飲行業支持政策。
餐飲,已經存在幾千年的行業,一下站在了政策風口。
這是為什么?
上海黃浦區的部分支持政策
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對美食追求之高,如果說中國排第2,絕對沒有國家能排第1。
有個典故說,孔子在齊國聽完《韶》樂(上古時期的音樂),三個月里,吃肉都嘗不出肉的滋味(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圣人比喻音樂的美妙,竟然用吃肉來對比。
而且,孔子還說,糧食舂得越精越好,魚肉切得越細越好(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強調飲食要精制細做。
從吃飽到吃好,看起來平常,但是我們完全做到也才15年。
這前后,像全聚德、小肥羊、湘鄂情、鄉村基等餐飲品牌紛紛上市,受到資本市場的擁抱。
2019年,中國人均GDP達到10276美元,第一次突破1萬美元。宏觀意義上,表明中國開始從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
但對于個體來說,腰包更鼓了,消費力也強了,消費也要升級。
2019年全年,中國出境游1.55億人次,消費1338億美元。
吃得品質,也自然而然受到了國人更多的關注。
而踩上這波國人餐飲消費升級步調,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新榮記。
這家1995年起步于臺州臨海的海鮮排檔,在2006年把店開到了杭州,2010年在上海、2012年在北京也開了店。
而今,這家人均消費超過600塊的高端餐廳,已經開店30家左右。
不過,現在,這種高端餐飲,對于國人早已無關排面或場面,更多是尋求自身愉悅和滿足,或者家庭歡聚的溫馨。
在另一個層面,也考驗餐飲人對品質、風味和價格的平衡,以及城市的“服務人”的能力。
也正是這樣,品質餐廳成了城市實力和能級的重要體現。
這里有個佐證:《黑珍珠餐廳指南》。
這個指南是美團從2018年開始發布的,共分一鉆、二鉆、三鉆三個等級,每年評審一次。評選標準包括烹飪出品、服務環境和傳承創新等方面,評審過程是以普通食客身份的匿名評委,造訪餐廳并進行打分、評價。
2025版黑珍珠餐廳指南上榜的餐廳數量,和城市經濟實力排名幾乎相當。
像是上海入選61家,數量遙遙領先。并列第2的是北京和香港,都是37家。
然后,成都、廣州各入選20家。
在互聯網段子里,杭州、深圳是美食荒漠,但是,哪怕是最通俗的理解,像杭州、深圳這樣具有經濟活力、千萬級人口的城市,不可能沒有美食。
在美團的這個榜單上:杭州入選餐廳18家,深圳17家(澳門也是17家)。
接下來,像是蘇州、重慶、廈門、西安、長沙、南京、寧波、武漢等城市,在5到8家之間,算得上是一個梯隊。
2025版黑珍珠餐廳指南中國城市上榜的餐廳數量
這些年來,電商競爭很激烈。
大家可能也會發現,大部分平臺都有自己的流量單品:比如像百億補貼里的iPhone等,品質實用,還很便宜。平臺的利潤很薄,甚至虧本。
賣這類產品的目的就一個:高質量引流。
其實,對于城市來說也一樣。
餐飲,已然成為城市引流的最好單品。
這兩年,“因食而動”正成為旅游消費的重要趨勢,帶動了小城品質餐飲的發展。
2025年春節期間,全國黑珍珠餐廳異地用戶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0%,其中,泉州、臺州黑珍珠餐廳的全國網友搜索量同比增長超139%。
泉州、臺州春節期間旅游火爆,美食名片功不可沒。
城市的治理者們,其實也早就發現了這一點。
除了文章開頭說的,很多城市專門出臺重磅政策支持餐飲行業發展。
福州更是給入選黑珍珠餐廳指南的宣和苑(華僑新村店)、鄭春發佛跳墻(三迪中心店)每家獎勵10萬塊錢。
而且,據說全國各地對黑珍珠餐廳榜單發布熱情很高,發布城市的“預約”目前已經排到2027年。
當然,這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這個深層次原因就是:
中國經濟轉型,前所未有地需要拉動內需。
大家都知道,拉動經濟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
現實情況是,投資在很多領域已經過剩,“鐵公基”拉動經濟的效應不像先前那樣明顯;出口,大家都知道,外部環境變了。
現在,潛力就在消費,尤其是個人消費。
這也是這兩年為什么要大搞以舊換新,支持大家買汽車、家電等產品的重要原因。
用政策話語說,就是:要把消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多依靠提振消費擴大國內需求。
而餐飲,在促進消費上,具有獨特的優勢:
一是盤子足夠大。2024年,全國餐飲收入高達5.57萬億元,增長5.3%。
二是拉動作用大。2024年全國餐飲收入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高達11.4%,而且增長得更快(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高出1.8個百分點)。
三是潛力足夠大。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將近30%。
正像專業人士說的,現在,大眾的餐飲消費更加注重質價比。
因此,打造品質餐飲店,滿足消費趨勢,也成為城市轉型、提升能級的重要渠道。
這也是今年黑珍珠餐廳指南放榜后,為什么那么多城市官方新媒體第一時間專題推送的重要原因。
部分城市官方新媒體關于入選黑珍珠餐廳指南的報道
上海市支持餐飲業發展的政策文件
如果說過去三十年,城市發展基本靠“硬實力”:高速公路、地鐵、機場、高鐵。
那么,未來城市發展更要注重“軟實力”:城市的綜合服務能力,在這座城市里,人能享受到的服務品質。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推動城市餐飲品質化發展,需要一份美食榜單。
過去,行業里出現了太多蹩腳的榜單,不是受限于品類與區域覆蓋,就是被商業平臺廣告用意左右,最后淪為營銷工具,沒什么價值。
西餐有米其林,中餐呢?
現在,中餐正在加速國際化,米其林還不懂中餐,歷史把任務和機遇留給了中國人自己的美食榜單。
實際上,業內人士認為,黑珍珠的評選比米其林要復雜,比如評審委員會匯聚美食研究者、大眾點評資深用戶代表等,五年一輪換。
評委匿名造訪入圍餐廳,確保評審公正性;從烹飪出品、服務環境、傳承創新三大維度建立評價體系;引入獨立第三方機構執行商定程序。據悉,黑珍珠未來還會在評審委員會提名的基礎上,增加AI技術,讓優秀的餐廳更容易被發現。
做好榜單也離不開公信力。這方面黑珍珠也沒少下功夫,比如最近就成功配合上海警方查處打擊了假冒牌匾的行為。
2月14日,美團官微發布公告稱,暫未發現有商家成功購買黑珍珠仿冒獎牌的情況。
也正因為這樣,黑珍珠才具有了行業權威性和大眾影響力。有數字為證,連續8年在榜“黑珍珠”的餐廳,線上日均訪問量較第一次上榜仍有平均30%左右的漲幅。
榜單帶來了流量,更帶來了區域發展的機遇。
上面榜單上顯示,像臺州、順德、溫州、南昌、常州等三四線城市都有餐廳入選。
2024年,贛菜首次登上黑珍珠餐廳指南后,全國精致贛菜門店數增長了7%,線上訂單量增長超50%。“云南樹番茄配雪燕”入選黑珍珠年度菜品獎后,不僅該菜品銷量翻了一番,還把云南本地食材“樹番茄”推向了全國。
但只有一份榜單還遠遠不夠。
需要對餐飲行業數字化升級。
在談及未來重慶精致餐飲將如何補齊短板發力時,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就表示,要進一步加強線上線下的融合,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和顧客體驗,實現長期穩定發展。近年來,重慶不少精致餐廳紛紛入駐線上平臺,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有的重慶黑珍珠餐廳20%左右消費者來自線上。
敏感的互聯網公司已經抓住了這個市場轉型的“痛點”。美團到店餐飲業務曾在去年9月份表示,要做品質餐飲長期陪伴者,持續打磨數字化產品、做好平臺的公信力;今年1月,美團進一步明確了黑珍珠的三大價值定位——“長期經營基建”、“權威榮譽體系”、“美食文化橋梁” ,不僅僅是去評價餐廳,更要持續幫助行業長期發展。在行業看來,這不僅有助于餐飲商家數字化轉型,還能形成一個長期良性的循環,避免行業內卷帶來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果。
數據顯示,2024年,黑珍珠榜餐廳的在線交易率提升到了64%,全國有超2000家品質餐廳開通了美團的“悅享預訂服務”,通過線上預訂、VR環境展示等功能,降低消費者的決策成本,提升門店運營效率。
需要餐飲人的“長期主義”。
比如,溫州阿外樓大酒店歷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就是一個路邊小攤,只有2張桌子、10張凳子。食客們曾戲稱是“矮還陋”。
但幾十年來,初心始終不變,做一家親民的老百姓餐廳。
入選黑珍珠餐廳后,不少外地食客專門到溫州打卡。甌菜,這個原本小眾的浙菜流派也被越來越多人關注到。
還需要城市管理者們的更多重視。
像是廣州提出全市培育的精致餐廳數量要達到650個;杭州曾提出要組織制定杭幫菜菜系標準,并對主導制定完成杭幫菜國際標準的單位給予不高于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這一浪潮背后,是地方經濟對“美食流量”的深度挖掘,也是城市競爭從“硬基建”向“軟實力”延伸的必然選擇。
餐飲業的高質量發展、品質化轉型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文化認同、城市治理與國際競爭力的綜合體現。
從“舌尖經濟”到城市競爭力,不少城市已經先行,正在跳出榜單流量的單一追求,以數字化思維升級產業,以文化IP塑造全球辨識度,讓“舌尖經濟”成為城市提升競爭力的新支點。
現在需要更多的響應者、跟隨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