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劃在今年2月4日對來自加拿大、墨西哥的所有進口商品統一征收25%的關稅政策,由于兩國的妥協,特朗普將這個時間點延遲至3月4日。期間,三國都派官員成立了磋商團,持續溝通中。
但效果似乎沒有達到
在2月24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所有進口商品的新增關稅政策將“按時生效”。果然,兩國還是落入了美國的圈套,自己妥協了,但稅免不了。
剛剛上任時,特朗普以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的邊境存在著大量的走私、非法移民、犯罪團伙等惡劣事態為由而發起了貿易戰。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和特朗普溝通后,表示將加強對邊境犯罪團伙的打擊力度。
墨西哥總統聲稱要成立“規模約為1萬人的部隊”加強墨美邊境的管控,同時接收被美國遣返的非法移民。換言之,兩國都對特朗普提到的加稅理由給出了針對性的應對措施,達到了特朗普某種程度上的“諒解”,暫時不加稅。
哦對了,在三國代表團磋商期間,美國還發布了要對進口的鋼鐵、鋁產品加征關稅的新政策,而加拿大與墨西哥就是美國進口這兩種商品的主要渠道。算是在談判期間,先出手打擊對方的進攻型戰略。
特朗普提到的原因,這兩國都在處理。大家還成立磋商代表團,你美國有什么要求,盡管提,我們協商協商,看看可有什么合理的應對辦法。可結果呢,特朗普表示:延遲1個月的政策,不改變。
還是要繼續加關稅
估計加拿大與墨西哥政府的領導人這幾天都要絞盡腦汁了,氣氛異常了。特朗普提前數天放出風聲,新增關稅政策“將按時生效”很可能是在暗示兩國領導人“我之前提出的磨平順差,達到貿易平衡的要求”。
是不可能輕易改變的,這對墨西哥、加拿大當局而言,真是很難、很難啊。若是擴大從美國的商品進口力度,可減少自己國家的順差。可問題是美國境內的制造業都以高端為主,以蘋果手機為例,已占據兩國很大的市場。
沒有大規模提高進口的潛能啊。難道是要求墨西哥、加拿大擴大從美國進口武器的力度?美國的制造業強項,也就是軍工了,但問題是“武器裝備的貿易往往可持續很長時間”,今年擴大進口,磨平與美國的順差了。
明年、后年咋辦呢?總不能要求加拿大、墨西哥年年都要大幅進口飛機、坦克、軍艦、火炮、裝甲車吧。若進口其他類型的商品,美國境內的中低端制造業數量又不多,還是達不到磨平順差的目的啊。
除非降低對美國的商品出口力度,但這絕不是墨西哥、加拿大領導人愿意看到的。若真的是通過抑制本國企業的出口力度來達到“磨平與美國的貿易順差,實現平衡”,那選票很快就要丟掉。
唯一的辦法只能是主動對特朗普提出,愿意提升兩國在美國境內的投資,將很多制造業轉移到美國。在提高美國自身的商品制造規模,降低進口的同時,還能給墨西哥、加拿大的投資商帶來收入。
算是彌補兩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的損失吧。但問題,這真的能彌補嗎?也許企業主的收入是保住了,但將制造基地遷移至美國而造成的“居民失業”,國家的稅收損失,又該如何彌補呢?
這是在考驗美國盟友、伙伴的智慧了
建議兩國加強同第三國的合作力度,可對沖因美國增收關稅帶來的商品出口的損失,也可借此告訴特朗普:美國市場的確很重要,但美國不等于世界。你若高強壁壘,我將門戶洞開廣迎客。
特朗普對多國商品增收關稅的動機很明確,就是逼迫他國企業將自己的生產基地遷移至美國,至少是部分遷移,對美投資。完全不顧及盟友與伙伴國自身的利益,陷入美國利益必須優先的桎梏中。
各國都需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不能一次又一次的被這種伎倆所迷惑,然后一次又一次的被迫妥協。這樣只會助長他人的氣焰,建議各國構建非美市場的自由貿易區,特朗普喜歡自己玩,那就玩去吧。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發、評論、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