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這是宋代大詩人張俞描述城市生活的一句詩詞。
對于遠古時代的人們來說,到城里生活作一個城里人,可能是幾代人的夢。即便是現在,進城打工依舊是社會的主旋律。
那么你知道嗎?在我國究竟有幾個城市可以被稱其為大都市?有人說中國的大都市只有8座,它們到底是誰?今天我們就走進地圖,盤點一下中國的八大都市。
莫道昆明湖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首先我們來到八大都市的第一站,這就是共和國的首都北京。
當年偉人為了勸說柳亞子先生來北京為新中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就是借喻北京的昆明湖與富春江的對比手法。
那么北京為什么會成為新中國的首都,這里頭有什么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們接著往下聊。
其實在新中國還沒有正式成立的時候,中央就對首都的選址有過長期的研判和討論。
就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說,北京與蘇聯老大哥很近,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畢竟年輕的共和國需要有堅強有力的地理屏障。
北京當仁不讓名列八大都市之冠,成為共和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然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有著彪悍的經濟發展底氣。北京古稱燕京,顧名思義,這里曾經是燕國的國都。
在遠古時代,北京又稱之為幽州,這里是漢魏晉唐時期的州府,也就是偉人筆下九州生氣恃風雷的九州之首。
公元275年,元朝定都北京。自此以后,北京已經成為中國首都的標簽,一直沿用到明清兩個朝代,長達四百多年。
據來自官方的數據,在2023年北京的長居人口已經超過兩千多萬,工農業總產值超過四萬多個億,妥妥的中國大都市畫風。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接下來,我們來到中國大都市的第二站上海。這里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楚國春申公的封地,因此簡稱上海為申。
那么上海為什么被稱之為滬的呢?這是因為上海原先不過是個小漁村,漁民們經常用一種叫做滬的工具來捕魚,后來久而久之這里也被簡稱為滬。
上海是我國的中心城市,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國際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大灣區核心城市。
截止去年,上海的常住人口達到兩千四百多萬,已經超過北京的常住人口。上一年,上海的工業總產值超過四萬四千多億,比北京多出四千多億。
改革開放的春風給上海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上海的轄區在不斷擴容,隨著崇明區的加盟,上海已經保有十六個市轄區,市區面積高達六千三百平方公里,儼然世界性大都市的格局已然形成。
上海是一座革命的城市,我黨就是在這里成立,周總理領導的上海工人起義就是在這里爆發,后來成為我黨的辦公場所,這一切都給上海能夠成為中國八大城市加注了紅色的歷史烙印。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對黃鶴樓的情景描述,而黃鶴樓歷來是武漢的坐標。
武漢能夠入圍中國八大都市,理由不外乎厚重的歷史和超大的經濟體量,當然她的戰略位置也是不容忽視的。
因為地處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武漢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被譽為江城,是我國早期的重工業基地。
時間大概在西漢時期,武漢就已經建制成型。東漢末年劉表派黃祖擔任江夏太守,就是在今天的龜山腳下的卻月城駐守,這也就是說,當江夏。
后來東吳的孫權在蛇山建設夏口城,黃鶴樓就是在這一時期建成的,成為武漢三鎮的標志性建筑。也就是在這一時段,李白來到夏口,寫下了的登黃鶴樓記這篇千年佳作。
民國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27年的元旦,國民政府在這里正式辦公,武漢這個名字就是根據武昌漢口漢陽這三個名字各取一字而成。自此后武漢閃亮問世,一直沿用至今。
海郡雄蠻落,津亭壯越臺。城隅百雉映,水曲萬家開。這是張九齡的寒月對酒詩,這里的雄蠻說的就是廣州,當時叫番禺。
作為千年商都,廣州被列為中國八大都市的第四位,也算是實至名歸。這里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創新前沿。
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廣州更是國際知名的會展城市,著名的廣交會曾經是中國的驕傲,也成為我國招商引資的杠桿與跳板。
廣州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中山先生的革命政府就設立在這里,著名的黃埔軍校也誕生在這里,曾經為中國革命輸送出大批的革命精英,林帥徐帥都市從這里出發走上革命道路,周總理就是他們的革命導師。
能夠被譽為南海明珠,廣州的國家地位很是凸顯。這里是我國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是城市改革開放的先頭兵。
來自去年的資料,廣州常住人口就近兩千萬,工農業總產值三萬多億,是居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穩坐經濟增長指數的第四把交椅。
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這首歌樸實無華,卻點明了對外開放的時間節點,這個圈就是后來的深圳市。
按照八大都市的排名,我們從地圖上找到深圳,這也是我國八大都市的第五站。
能夠從一個小漁村逆襲成局,深圳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堪稱世界之最,中國的深圳速度可謂是名不虛傳。
如今的深圳被譽為中國的硅谷,標志著這里的高科技產業已經突破瓶頸,朝著國際市場闊步前行。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偉人的這首詩氣勢磅礴,萬世流傳,這里的鐘山概指南京。
南京能夠入圍中國八大都市,不僅是因為悠久的歷史,沉淀的文化,更在于在我們經濟發展中獨特的地位。
作為江蘇的省會,南京又稱之為金陵,曾經是明朝的國都,也是曾經的國民政府所在地,更是六朝古都,史稱虎踞龍盤。
南京市的面積約六千五百平方公里,去年南京的總產值約為兩千萬億元,位居八大都市的第六位。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這是杜甫在贈花卿里面的一句詩,這里的錦城就是成都,也是中國八大都市序列的第七站。
成都入圍中國八大都市,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西部開發戰略的需求,更重要的還是成都的文化氛圍和戰略地位。
作為西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成都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更為聞名的不外乎這里悠閑的生活方式,此外就是美味可口的地方小吃。
輕舟已過萬重山,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的這首詩里的萬重山,其實就相當于今天重慶的這個位置。
作為中國西部特大型城市,重慶能夠入圍中八大都市可謂是實至名歸。重慶是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也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有著悠久歷史的重慶,曾經是國民政府的陪都,也是抗戰的重要基石,這里曾經有過八路軍辦事處,是國共合作的重要標志。
在偉人前來重慶與蔣介石談判中,敬愛的周總理曾經在這里工作和戰斗,陪同著偉人渡過四十多個日日夜夜,最終迎來革命的勝利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