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關注:大樹拯救行動之思
家住叢臺區藍天金地小區的潘女士已過古稀之年。她所居住的小區內有一條林蔭小路,每至夏日,綠樹成蔭,枝葉繁茂,潘女士常在此悠然乘涼,感受著生活的愜意與美好。然而,最近傳來一個令她憂心不已的消息——這些大樹即將被砍掉。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業主潘女士:我們小區有一條小路,2013年在此栽種了樹苗,現在已綠樹成蔭。但現在物業為了修路非要把這些樹砍掉,那本來就是一條小路,寬度大概三四米,為何要修?物業讓每個業主都簽字同意,但當時只說修路,沒說要砍樹,好多業主都不知道,就稀里糊涂簽字了。后來有人去問物業,物業才解釋是把大樹砍了栽新樹,但是現在綠樹成蔭了,砍掉再重新栽樹也無法乘涼,要是把樹移到別的地方也可以接受,可物業非要拿鏟車給它鏟了。
這些成蔭的大樹為何要被砍伐?
維信物業項目負責人張同志:樹的東側有墻,西側有樓體。這條小路一共僅有4、5米寬,但路兩邊都種了兩排大樹,現在樹長得過于高大,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一是風大了葉子會打到業主家窗戶和墻體;二是已經影響樓體保溫層和防水層了,這些樹根扎得很深,負一和負二層已經出現漏水現象;三是樹林旁還有堵墻,下雨刮大風,容易把墻頭推倒。我們想把樹砍掉,將此路硬化后再種上小型的樹木。
記者:此情況和業主溝通過嗎?
維信物業項目負責人張同志:說過,我們也做過民意調查。肯定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
記者:調查結果所占比例如何?
維信物業項目負責人張同志:各占一半,但安全隱患得去除,因為我們是居民區,樹太大了容易倒,太危險了。
在記者與潘女士交流中,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她對物業的不信任感如鴻溝難以逾越。潘女士對維信物業負責人張同志的解釋始終難以認同,她篤定物業別有用心,伐樹的背后定有利益關聯。目前這些樹木正在被陸續砍伐。
小編說:物業本應是小區和諧穩定的維護者,可因信息不透明、溝通不暢,使簡單的修路伐樹計劃變成了一場“信任危機”。居民們守護大樹,是守護記憶中一份美好,而小區內修整旨在為居民打造更安全的生活空間,當兩者發生沖突時,基層管理不僅要平衡多方利益、協調復雜矛盾,還應要在決策與執行里融入人文關懷,考量居民情感,賦予城市發展溫度。如果物業和業主在處理小區內部事宜時,雙方都能放下思想包袱,讓專業評估破除猜疑,讓每一次行動更有依據和說服力,讓多方協商凝聚共識,這些矛盾是否都會迎刃而解呢?
對此事,您怎么看?歡迎互動分享!
(記者 愛迎)
聯系我們 參與互動
1、FM106.8周一至周五早7點至7點40,撥打熱線電話:8508850選6參與互動
2、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中搜索“清晨熱線”與主持人實時互動
4、郵箱:hdqcr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