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和內地在經貿領域的聯系將更為緊密。
繼允許港澳銀行內地分行在現有客戶對象范圍內開辦銀行卡業務后,港澳金融機構入股內地保險公司的門檻也在降低。
2月26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香港、澳門金融機構入股保險公司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顯示,自2025年3月1日起,香港、澳門金融機構入股境內保險公司不再執行“最近一年末總資產不低于二十億美元”的規定。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對中保新知分析稱,降低港澳金融機構入股內地保險公司門檻,是金融監管總局推進金融開放的關鍵步驟,旨在增強內地險企資本實力、優化股權結構,同時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為大灣區注入新活力,推動整體經濟發展,促進港澳長期繁榮穩定。
01
為何此時降門檻?
毋庸置疑,新規定對港澳金融機構和內地保險公司來說均是“大利好”。
首先需要解釋的是,為何監管在此時宣布降低港澳金融機構入股內地保險公司的門檻?
其實,不能忽視的一個背景是,2024年10月,內地與香港、澳門分別簽署了《關于修訂〈《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關于修訂〈《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
上述兩個文件對香港、澳門金融機構入股境內保險公司資質要求作出調整,且兩個文件將于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
在二十多年前,也就是2003年,內地和香港、澳門分別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和《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飛速增長,港澳在我國對外開放中發揮著重要橋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內地與香港、澳門又在2019年11月21日分別簽署《〈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這兩份協議于2020年6?1?起實施。
根據2019年內地和港澳簽署的協議要求,境外金融機構向保險公司投資入股,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 財務狀況良好穩定,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
○ 最近一年年末總資產不少于20億美元。
○ 國際評級機構最近三年對其長期信用評級為A級以上。
○ 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
○ 符合所在地金融監管機構的審慎監管指標要求。
這也意味著,內地與港澳之間的經貿關系已經從1.0版本進化到2.0版本。港澳金融機構向保險公司投資入股要求放寬,預計將有感興趣的港澳金融機構進入內地保險市場。于內地保險公司而言,港澳金融機構將促進其優化股權結構,帶來國際化的視野。于港澳金融機構而言,則可以進一步開拓中國內地市場。
02
后續還需赴港買保險嗎?
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中,香港的保險業無疑更為發達。
過去有一段時間,內地人赴港買保險成了熱搜話題。2023年2月,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全面通關的恢復,除了帶動兩地居民旅游消費外,也進一步助燃了內地居民赴港投保的熱情。
根據香港保監局預告的2023年保險業數據,內地訪客投保的個人人壽保險新造保費約達590億港元,同比大漲超27倍。
而與幾年前內地居民赴港投保偏愛保障型產品不同的是,這兩年,內地居民在香港更青睞于購買儲蓄險。
公開資料顯示,香港儲蓄險的收益分為保證和非保證兩部分,保證收益部分通常在0.3%—0.5%之間,而非保證收益預期回報率可高達年化6%—7%。
中信建投此前研報也指出,香港地區分紅儲蓄險產品具有適配性高、收益率高、功能性強等優勢,具有較強的產品競爭力。
在寬松貨幣政策下,內地銀行存款的利率越來越低,香港相對高利率的儲蓄險自然有了較強的吸引力。但是內地客赴港買保險仍要做好“攻略”:確保所選的產品符合自身的需求,了解保險公司的服務質量和后續理賠流程。同時,由于香港實施聯系匯率制度,港元利率基本跟隨美元,投保人需要注意港元與人民幣的匯率波動。
此次新規后,港澳金融機構入股內地保險公司的空間進一步打開。這是否也意味著,未來,在內地與港澳經貿開放融合之下,或許內地人不需要過關到香港就能買到香港的保險?
03
金融還將持續開放?
近年來,我國保險業對外開放力度加大,包括出臺了一系列保險業對外開放措施,穩步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大幅減少外資準入數量型門檻。
2012年到2021年,外資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從3.5%增長到7.8%。在北京、上海等地區,外資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已達到20%。
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境外保險機構在境內已經設立了67家營業性機構和70家代表處,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2.4萬億元,在境內保險行業市場份額已經達到10%。
2024年,外資更是加速布局中國保險市場。美國保德信、比利時富杰集團、意大利忠利集團等外資險企分別買入前海再保險、太平養老、中意財險的股權。
與前兩年外資進入中國保險市場不同的是,外資對于中國險企的股權介入度更深,如中意財險已成為忠利集團獨資險企;外資對于中國保險業布局更加多元和深入,如富杰集團和太平集團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在入股太平再保險、太平人壽后又入股太平養老;外資介入中國保險市場的市場化程度也再上新臺階,如保德信是通過司法拍賣獲得前海再保險的股權。
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還表示,2024年10月17日已正式批復法國巴黎保險集團聯合德國大眾汽車金融服務公司海外公司在北京新設立財險公司,批復美國保德信保險公司在京設立保險資管公司。
也因此,此次降低港澳金融機構入股內地保險公司的門檻并不意外,正如李云澤所言,“對外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也是金融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國始終是全球投資的熱土,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一周回顧
#???????????
泰山保險迎接15周年:“老將”回歸扛大旗,醞釀新一輪大變局
眾安重塑醫療險生態:“眾民保中高端醫療險”0免賠、免健告
匯豐亞洲金融戰略調整?投行裁員、人壽增資,可謂冰火兩重天!
玖亓周評 | 險資頻頻舉牌背后的“秘密”
泰康全球校招4大類62個職位,信息科技類成亮點
觀察 | 新版中端醫療險,DRG醫療改革的解藥嗎?
# 太平人壽積極參與商業健康保險藥品目錄建設,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保障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