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構建健康中國及深化中非衛生健康合作、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近日,援布基納法索醫療隊及來自多個省市的心血管病領域醫務工作者抵達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開啟超聲引導經皮介入技術的專項研修。
此次培訓旨在通過一線教學示范,開拓技術輸出與人才培養雙軌并行的生動實踐,助力非洲國家及國內各地區提升心血管疾病診療能力,彰顯中國醫療的責任擔當與創新實力。
中國原創技術:引領全球心血管病治療變革本次培訓的核心內容是阜外團隊國際首創的無放射線經皮介入技術,單純采用超聲引導器械從外周血管進入心臟,遠距離操作器械治療心臟病。實現了“不開刀,無放射線,甚至在患者清醒狀態下治療心臟病”。不僅可以治療多項常規心血管疾病手術,甚至可以完成植入起搏器、射頻消融等復雜手術。該技術不但消除了放射線等醫源性損傷,而且提高了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將心臟手術從要到大城市、大醫院找大醫生做的“重大手術”轉變成“門診手術”,甚至“上門手術”,為醫療資源貧瘠的國家和地區解決了致命的可及性問題。該項技術打破了以往“高、精、尖”技術往往又難又貴的特點,降低技術難度,可以“不挑人、不掐尖”地快速培養大量基層醫生,顯著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該技術以“降低成員國醫療服務能力差異”的巨大貢獻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科技創新獎”,并被聯合國評選為全球推廣的醫療項目,獲得聯合國資金及全球體系的支持。
此外,在阜外團隊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追求下,成功研發的全球首款完全可降解封堵器,獲得國家級技術市場最高獎項。該技術的上市應用,為全球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領域帶來了全新方案選擇。該封堵器植入人體,即刻封堵有效,并促進介導心臟組織再生修復,自然愈合,約12個月左右可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植入無殘留,避免了金屬封堵器植入人體伴隨終身可能引發的心臟組織磨蝕、傳導阻滯、異物反應等潛在風險,房間隔由自體組織再造完成,結構完整,保有彈性,不影響未來其他左心介入治療路徑。超聲引導介入技術在進一步保障手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時,滿足了臨床無輻射、植入無殘留、更低并發癥、預后獲益更長遠的高需求。隨著此次專項技術研修的推進,這一系列創新醫療技術,將隨著中國援外醫療隊的步伐走到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潘湘斌教授表示:希望通過毫無保留的分享,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讓由中國原創醫療技術武裝的中國醫療隊伍為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做出無私奉獻。
二、阜外擔當:技術輸出與人才培養雙軌并行云南省阜外醫院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胡盛壽總院長的統籌領導下,依托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頂尖資源,已成為心血管技術創新的“人才孵化器”與“技術輻射源”。在此次培訓中,援布基納法索醫療隊隊員、多省基層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現場觀摩了通過超聲引導介入技術實施的多例手術。其中包括首次演示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手術僅用時15分鐘,阜外團隊展示了精湛的診療技術,贏得了現場醫護人員的陣陣掌聲。醫療隊隊長武文斌表示:“通過學習觀摩,我們感受到了超聲引導下實施心臟疾病救治的巨大技術優勢。我們將把此次學習到的相關技術和經驗,帶到布基納法索,不辱使命,堅決完成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醫療任務。”來自江西省人民醫院的醫生也表示:“我們將進步一加強學習,深入與阜外醫院的合作,將先進技術帶回醫院,輻射基層,讓更多心血管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
此外,阜外團隊演示了超聲引導下的射頻消融術、經皮卵圓孔未閉縫合術等,通過全方位的技術展示,讓大家有更全面深入的學習交流機會。三、未來展望:共繪健康新圖景近年來,阜外團隊已經到法國、德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肯尼亞、坦桑尼亞、烏茲別克斯坦等30余個國家現場手術,傳授中國技術,并為國際醫生提供培訓,技術惠及全球患者。秉承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讓醫療成為國際友誼的見證。云南省阜外醫院將持續深化“一帶一路”醫療合作,將中國原創技術在沿線國家及全球廣泛推廣,服務國家戰略。與此同時,隨著心血管疾病篩查、基層專家工作站建立等一系列助力醫療資源擴容下沉的重大舉措,越來越多周邊地區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將有機會享受到“國家隊”級別的診療服務。云南省阜外醫院將緊緊跟隨醫科院阜外醫院的步伐,以創新技術為紐帶,踐行“授人以漁”的承諾,建立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范式,更以醫療外交的溫暖筆觸,書寫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壯麗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