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4154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123個詞條
01
前幾天,“母乳霸凌帶給我的暴擊”這個話題上了熱搜。
題主表示,自己還在懷孕的時候,就經常收到醫院母乳喂養的宣傳單;做胎心監測時,眼前的電視也一直循環播放“如何正確母乳”的視頻。
更夸張的是,題主生產的醫院是個愛嬰醫院,住院時不允許帶奶粉和奶瓶,被發現會直接沒收。
題主剛做完剖腹產手術回到病床上,娃就被醫護抱過來開奶。
再加上剖腹產傷口的劇烈疼痛,題主很是崩潰。
但即便如此,護士仍然不讓娃吃奶粉,并且隔兩個小時就來檢查是否讓吸奶。
最后,孩子在醫院整整被餓了一天一夜,護士才同意給了一小杯奶粉。
而這期間,題主的乳房不停地被醫生、護士、護工、親友圍觀、評價,甚至上手揉捏。
私密部位被暴露的難堪,被動物化和工具化的屈辱感,讓題主承受著劇烈的心理暴擊。
親友里沒幾個真正關心她身體上的疼痛,問的最多的,依然是“有沒有奶”“奶水夠不夠”“娃吃上奶沒有”……
終于,題主在病床上崩潰大哭,“始于身體上的疼痛,卻源于精神上的霸凌”。
不可否認,母乳是嬰兒的理想食品。
但科學數據也表明:
母乳喂養的益處需要結合母親的身心健康才能實現;
配方奶粉是經過嚴格驗證的安全選擇;
孩子的成長更需要一個情緒穩定、被尊重的母親。
然而,在傳統觀念和各種母乳優勢的社會宣傳中,母乳正在成為一道道德枷鎖,讓產后虛弱的媽媽們困在“不母乳就不是好媽媽”的綁架之中。
至于生理上的疼痛、不完整的睡眠、以及產后隱私部位被暴露的不適感,統統都被忽略了。
題主的經歷,相信很多初為人母的女性都感同身受。
然而,因為社會對女性的種種規訓,許多新手媽媽們即便在遭受了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暴擊后,仍然愿意因此“犧牲”自己,去不斷適應這種暴擊,直到自洽。
02
導演王嫣蕓生孩子的時候26歲,那時的她并沒有想過是否選擇母乳喂養的問題,因為這就是大家默認的事,“哪有媽媽不母乳的?”
哺乳期的她,因為母乳較多,每天能泵出6包奶凍進冰箱。
然而,一邊工作一邊保持母乳喂養,對她來說很困難。
因為泌乳素不受控制,平時可能兩三個小時泵一次奶就行,但有時候可能不到一個小時就出奶了,這讓她過得特別不體面。
比如,夏天的時候,衣著單薄,會開得好好的,胸前就突然出現了水漬、奶漬,有一個印子在那兒。
“那是所有人都能看見的,當眾被處刑那種感覺。就好像是你精心織了一件鎧甲,鎧甲當眾碎了。”
有時候因為客觀原因長時間沒有泵奶,乳房就會脹痛、發炎。
一旦發炎,就會堵奶,堵在那就得找按摩師疏通,按的時候也很痛。
有一次,王嫣蕓乳腺炎發燒去醫院,出門著急也沒帶吸奶器,就得在醫院的洗手池用手擠奶。
而那個洗手池并不是一個女性專有的區域,而是公共區域,路過的所有人,都能看到她在干什么。
她表示,那個時刻是她這輩子最沒有尊嚴的時候,特別像個牲口。
除此之外,因為要喂夜奶,王嫣然長期睡不好覺,睡眠約等于沒有。
在這種身體和精神的高壓下,她沒有發現,自己已經抑郁了,但她的朋友感受到了。
當朋友發現她在朋友圈寫一些莫名其妙的段子時,立馬給她發了好多60秒的語音。
朋友告訴她,不要逼迫自己去母乳喂養,如果自己感受到不開心,孩子也會不開心,實在不行放棄也可以。
在這之前,她身邊的所有人都告訴她,必須堅持喂母乳,她也從未想過放棄,因為這些“犧牲”是必須的。
直到這個朋友的出現,她才醒悟:原來放棄母乳并不可恥,我是有選擇的。
終于,母乳喂養三個月的她,選擇了結束這場戰斗。
用她的話說,退奶的那一刻,世界突然就進入了平靜模式。
03
一位混合喂養的媽媽曾說:“當我放下執念給孩子加了奶粉,他滿足地睡去時,我突然哭了。原來讓我崩潰的不是‘沒奶’,而是那句‘你必須’。”
“母乳是孩子最好的禮物”,這句話就像一枚勛章,被別在每一位母親的胸前。
許多母乳不足的年輕媽媽們,甚至會為此自責,覺得是自己的原因,讓孩子吃盡了苦頭。
然而,她們沒有意識到的是,母乳與否,從來不是判斷題,而是一道開放題。
不當完美的媽媽,是每個女性的權利。
成為母親這件事,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而已,女性首先是一個人、然后才是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
即便生了孩子,女性依然可以是一個很有吸引力、很有魅力、從內到外都很好的那個自己。
這個社會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很多女性在成為母親后,似乎突然失去了自己的名字。
她們變成了“寶媽”“XX媽媽”,甚至在某些場合,連“女士”這樣的基本稱呼都被省略了。
仿佛女性一旦成為母親,她的個人價值就被壓縮到了“母親”這個角色里,而她的職業、興趣、個性都被無形中抹去了。
網上看到一個帖子,帖主是一位剛生完孩子的媽媽。
她在找月嫂時遇到了一件讓她哭笑不得的事。
朋友推薦了一家月嫂中介,帖主明確告知了自己的姓名,微信名也是本名,結果中介一上來就稱呼她“寶媽”。
這讓帖主感到非常不滿:“我是沒有名字嗎?叫我X女士不行嗎?”
于是,她做了一個決定:在后續的月嫂面試中,誰叫她“X女士”,她就用誰。
不管對方經驗是否豐富,是不是金牌月嫂,只要對方尊重她,沒有因為她當了媽媽就讓她“失去姓名”,她就愿意選擇這個人。
帖主的舉動,透露的是一個女性對自我身份的堅持。
她并沒有因為當了媽媽就放棄對自己的尊重,而是通過一個小小的細節——要求對方稱呼她“X女士”,來捍衛自己的獨立人格。
每一個新手媽媽,都應該有這樣的意識,不要被“母乳神教”剝奪了自己的選擇權。
你是媽媽,但你更是你自己。
當社會試圖用單一的角色來定義你時,你需要做的,不是妥協,而是堅定地告訴世界:我是多面的,我有實現生命其他可能性追求的權利。
希望每一個你,都能在喂養的路上,被尊重、被理解、被深深愛著。
*作者簡介:飛白,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個人公號“飛小白有話說”(ID:feixiaobai2018),用最正的三觀,分享走心的文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