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臨城縣文旅局在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時, 發現一通明代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所立古石碑,距今已有403年。
新發現的石碑為青石質,有底座,通高205厘米,其中碑座高45厘米,碑身高160厘米,寬77厘米,厚22厘米。碑陽碑文為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鐫刻的《臨城縣澄底村重修安定石橋記》,碑陰為修建石橋“或捐錢谷或助工”的功德簿,碑陰碑首有龍紋、兩側有云紋裝飾。由于年代比較久遠,石碑下端殘損,部分字跡損毀。
該石碑由明代官員、臨城縣人喬若雯所撰。喬若雯(公元1578—1638年),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進士。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清軍南下攻略臨城,喬若雯組織士兵、百姓頑強抵抗。城陷后,喬若雯端坐在堂上,不屈被殺。此事跡在 《明史》中有記錄。
來源:邢州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