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網絡微短劇《即將出庭》在京舉辦媒體觀映會。該劇以寫實手法,講述青年檢察官秉承父志,投身司法事業的故事。劇集通過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探討“原生家庭”“家暴”等社會熱點議題,真實再現檢察官在處理復雜案件時的專業素養與人文關懷。
近年來,微短劇異軍突起,成為影視行業新增長極。為進一步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繼2024年推出“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后,于2025年1月4日發布《關于實施“微短劇+”行動計劃 賦能千行百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此次發布的《通知》,其核心在于將微短劇與其他領域或行業有機結合,催生出新的應用場景、商業模式、經濟業態,進而帶動微短劇內容提質升級并賦能各行各業。《通知》發布后,引發各界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即將出庭》正是廣電總局“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創作計劃首批推薦劇目。
“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成效顯著
2024年1月1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提出創作播出100部“跟著微短劇去旅行”主題優秀微短劇,推動一批實體取景地跟隨微短劇的熱播“出圈”,營造跟著微短劇去全國各地“打卡”的新風尚。
“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推動一批實體取景地跟隨微短劇的熱播“出圈”
各地廣電機構迅速響應、積極發力。譬如,北京廣電局推出“短劇游北京”計劃,以“京貌、京韻、京創、京潮、京尚”五大創作主題,生動詮釋北京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富有特色的生活方式;在湖南廣電局指導下,芒果TV大芒計劃工作室上線播出、策劃拍攝《我們之間的秘密》《我等海風擁抱你》《不止是合租的關系》《你的島嶼已抵達》《一夢枕星河》《那個重逢的夜晚》《夏日出逃熱戀島》等作品,輻射澳門、泉州、長沙、蘇州等多地文旅資源;河北廣電局組織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征集活動,推出聚焦冰雪文化熱點的微短劇《回到崇禮》等。
這一年,“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成效顯著。《愛在炊煙裊裊時》展現海鹽古法制作等傳統工藝,提升浙江海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等你三千年》的古今愛情故事讓邯鄲“一座等了您三千年的城”的文化IP再現光彩,觀眾紛紛感嘆該劇“給河北文旅上大分”;《帶你去個好地方》成功帶游客奔赴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助推2024年1月至8月全域游客接待量突破510萬人次,同比增長13.1%;播放量1.9億的微短劇《我的歸途有風》,帶動取景地樂山市文旅消費繁榮,2024年“五一”期間該市國家A級景區收入突破3000萬元。
截至2024年12月,“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已發布162部推薦劇目,內容涵蓋鄉村振興、歷史文化、非遺傳承、文博展示、國家文化公園、城市文明、景區風光與生態文明等多個方向,取景地遍布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創作者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通過多平臺傳播、大小屏融合的方式,微短劇為文旅發展插上多元化傳播的翅膀。
相較傳統的文旅宣傳片,微短劇通過影視創作手法展現風土人情、文化底蘊、美景美食,吸引游客前往打卡,為旅游宣傳開辟新空間、新路徑。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發布的《第七次短視頻用戶價值年度調研報告》顯示,74.4%的微短劇用戶看過文旅題材微短劇,觀看后對拍攝地提升好感的用戶占比超85%,愿意前往當地旅游、消費體驗、推薦親友的用戶占比超80%。
孫佳山
“微短劇為城市旅游提供新的媒介杠桿,助力文旅融合不斷深入。”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副研究員孫佳山表示,“微短劇+文旅”模式已釋放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批實體取景地跟隨微短劇的熱播“出圈”,文旅深度融合效應初步顯現。
“微短劇+”賦能千行百業
1月4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實施“微短劇+”行動計劃賦能千行百業的通知》。明確:2025年將深入組織實施“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繼續推進“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微短劇里看品牌”創作計劃,啟動“跟著微短劇學經典”“跟著微短劇來科普”“微短劇里看非遺”等創作計劃,實現在細分領域共推出300部左右具有引領作用和創新價值的重點微短劇,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質微短劇。
其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等多部門聯合發起的“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創作計劃,已于2024年8月啟動,旨在推動微短劇賦能法治宣傳和普法教育,鼓勵帶動制作機構推出一批精品佳作,以案釋法、以案普法,讓法治精神深入民心。
首批劇目涵蓋12部法院、檢察、公安等題材優質劇集。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聯合策劃出品的4部檢察題材微短劇《即將出庭》《少年田野》《未來已來》《進去吧,騙子!》,人民法院出版社聯合策劃出品的4部法院題材微短劇《百萬彩禮寶貝》《曙光少年》《楷模》《讓他們發光》等入選。第二批推薦劇目涵蓋11部法院、檢察、公安等題材優質劇集。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指導、人民法院出版社聯合出品的4部法院題材微短劇《云法庭請斷案》《大宋阿云案》《二十七與七十二》《按鍵傷人》等入選。
2月19日,“跟著微短劇來科普”創作計劃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金鵬之夜”盛典上啟動。
“微短劇+”的半徑正不斷拓展延伸。目前,華策影視集團正在開發《資治通鑒》微短劇。該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趙依芳表示,“希望用藝術化、通俗化的方式,讓廣大觀眾走進經典、重讀經典。”據悉,《資治通鑒》微短劇擬采用AIGC等前沿技術輔助制作。
“‘微短劇+’行動計劃的市場空間巨大,需要創作團隊深入創作、精心打磨”,微短劇創作者、冬漫社創始人湯明明告訴《綜藝報》,“微短劇+”賦能千行百業,需要從業者對用戶需求深度調研,做到目標任務與觀眾口味有效結合。該公司正在開發的微短劇《三條簪》將深度融合非遺元素。
孫佳山表示,對于微短劇行業而言,“微短劇+”行動計劃將極大豐富微短劇的題材和類型,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娛樂文化需求。對于其他行業而言,“微短劇+”行動計劃將帶來新的營銷方式和推廣渠道。例如,文旅行業可以通過與微短劇合作,打造特色旅游線路和產品;法律行業可以通過微短劇普及法律知識,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品牌方可以通過微短劇講述品牌故事,增強品牌形象和認知度。
“微短劇+品牌”開辟營銷新賽道
2024年10月,在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下,包括抖音、快手等18家單位聯合發起“微短劇里看品牌”創作計劃,旨在推動微短劇賦能品牌傳播、豐富內容生態,鼓勵帶動制作機構參與創作,用微短劇講述品牌故事,搭建起品牌與消費者生動互動的重要橋梁,讓品牌理念深入人心,助力品牌文化傳播。
據勾正數據,2024年上半年品牌合作商業微短劇數量同比增長68%。截至2024年8月,全網共上線332部有品牌合作的微短劇。美妝行業居于領投地位,約占總量的42.8%,餐飲、醫藥、汽車、游戲等行業也紛紛入局。
甄俊
今年1月,大衍娛樂公司拍攝了兩部定制微短劇,分別與國外品牌科顏氏、國內品牌掌中花園合作,播出效果不俗。大衍娛樂創始人、股東之一甄俊在接受《綜藝報》采訪時表示,“以往此類嘗試多見于一些小眾國產美妝品牌,但自去年下半年,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等國際知名品牌也開始涉足品牌定制微短劇,并取得良好社會反響。”
甄俊提到,品牌定制微短劇的興起源于微短劇的普及,其受眾范圍不斷擴展,已覆蓋各年齡段觀影群體。相較傳統小程序微短劇,“品牌定制微短劇通常可以免費觀看,品牌方會在抖音等官方新媒體賬號播放,以增加粉絲量、提升IP活躍度。品牌方對主角知名度、制作水準及產品植入等方面有較高要求。在實際操作中,品牌定制微短劇一集通常為3—5分鐘,總時長約60—90分鐘,更新頻次和模式十分靈活。”為吸引更多受眾,大衍娛樂在品牌定制微短劇方面嘗試了一些新玩法。例如,邀請帶貨達人參與微短劇制作,將他們的粉絲轉化為微短劇受眾;由帶貨達人搭檔微短劇界一線演員出演,既滿足品牌方宣傳需求,又讓粉絲有更多參與感、更高期待值。
甄俊認為,品牌定制微短劇將成為行業一大熱點。隨著“微短劇里看品牌”創作計劃深入實施,未來將涌現更多優秀品牌定制微短劇,為品牌傳播和內容生態注入新活力。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長、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學部長、北京電影學院特聘教授丁亞平認為,“微短劇+”行動計劃推動微短劇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使微短劇不僅限于娛樂內容載體,更成為文化傳播、知識教育、社會服務的有力工具。這一政策的推出,對微短劇行業發展帶來三個重要影響:第一,跨界破圈拓寬內容邊界,突破甜寵、霸總等內容窠臼;第二,推動精品化創作,提升行業標準;第三,商業模式從廣告、付費觀看為主,向多元變現轉型。
孫佳山表示,微短劇正在發揮主流媒介的重要作用,它將與電影、劇集一起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同時亦突破傳統類型局限,在科普、普法等領域產生更大社會價值發揮更大社會功能。這要求微短劇行業進一步主流化、精品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多貢獻。談及“微短劇+”行動計劃的落地實施,孫佳山建議,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為微短劇行業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完善行業標準和規范體系,提升行業整體制作水平和競爭力;三是加強市場監管和版權保護力度,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和創作環境;四是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為微短劇行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廣電總局《關于實施“微短劇+”行動計劃 賦能千行百業的通知》
“微短劇+”是指將微短劇與其他領域或行業相結合,形成新的應用場景、商業模式、經濟業態,帶動微短劇內容提質升級并賦能千行百業。2025年,廣電總局將深入組織實施“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繼續推進“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微短劇里看品牌”創作計劃,啟動“跟著微短劇學經典”“跟著微短劇來科普”“微短劇里看非遺”等創作計劃,實現在細分領域,共推出300部左右具有引領作用和創新價值的重點微短劇,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質微短劇。
(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
落實《關于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繼續圍繞鄉村振興、名城名鎮名村、產業園區、傳統文化、國家文化公園、城市景點、自然景觀等八大創作方向,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2025年,創作推出100部左右重點作品,探索更多“微短劇+文旅”的融合新模式,更好將微短劇流量優勢引導轉化為產業和市場優勢。
(二)“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創作計劃
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促進微短劇與法律知識、法治案例深度融合,以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現法律的威嚴與溫度,更好地將微短劇的傳播優勢轉化為普法效能,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助力法治中國建設。2025年,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法治文化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創作播出一批“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優秀微短劇,打造凸顯中國特色的法治文化名片,通過微短劇傳播我國法治社會建設成果與法治理念。
(三)“跟著微短劇來科普”創作計劃
推動微短劇融入科普知識和科學精神,鼓勵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參與科普微短劇創作,助力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賦能國家科普能力建設。2025年,創作一批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形式新穎、制作精良的科普類微短劇,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推動形成崇尚科學、追求創新的風尚。
(四)“跟著微短劇學經典”創作計劃
推動微短劇與中華經典古籍、名著名篇,以及其中的名人名句等傳統文化資源相融合,用新表達、新手法、新技術,融入新時代精神,對經典及蘊含在其中的內涵、智慧進行創新演繹和闡釋,創作播出一批源于經典、觀照現實的“經典”微短劇,讓經典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營造全社會學習經典、愛上經典的氛圍。2025年,指導創作一批以經典著作為藍本、被人民群眾廣泛接受的優秀微短劇。
(五)“微短劇里看品牌”創作計劃
運用微短劇創作傳播優勢,充分聯動各行各業、深度賦能品牌發展,鼓勵帶動品牌方、制作方、廣告方等通力合作,共同講好中國品牌創新發展的故事,搭建起品牌與消費者生動互動的重要橋梁,助力企業文化傳播。2025年,指導創作一批講述新時代國有品牌、民營品牌及“老字號”創新發展故事的優質微短劇。
(六)“微短劇里看非遺”創作計劃
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致力融合古今,賦予微短劇藝術以非遺特色、增強其文化內涵,讓非遺通過新技術、新場景、新形式煥發出新生機、促進其活態傳承,著力開發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場潛力的非遺題材微短劇作品,助力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促進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2025年,指導創作一批有思想內涵、有藝術追求、有制作品質的非遺題材微短劇,搭建起微短劇與非遺良性互動的新橋梁。
特別策劃|主流化、精品化、市場化2025微短劇吹響高質量發展集結號
“微短劇+”風勁吹 跨界融合掀熱潮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微短劇產業突圍
從全球化敘事到生態重構 微短劇出海步入“內容紅利”時代
圖片:豆瓣等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來源,并附上原文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