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市浦口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批并正式生效!我大概看了一圈,內容很豐富,但也發現了很多不尋常之處,耐人尋味。
注意這次的是批準生效的版本,而其草案公示版本早在2023年就已經公示過了,不過同樣都是《南京市浦口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版和最終的批準生效版,卻有著不小的區別。
首先規劃范圍直接發生了變化,草案版本中的描述是:浦口區轄區范圍,包括江浦街道、橋林街道、永寧街道、湯泉街道、星甸街道老山林場,總面積約697.61平方公里。直接剔除掉了新區劃出去的那部分。
而這次生效版本中的描述是:全域國土總面積910.4940平方千米。其中,浦口區本級697.6110平方千米,江北新區直管區浦口部分212.8830平方千米。新版本的規劃中包含了江北新區直管區中的浦口部分,實際上這就是完整的浦口規劃。
在2023年的草案版本中,大部分浦口區的地圖,都是剔除掉江北新區直管區后的范圍,而且在城鎮體系規劃里,江北新區和浦口是分開的。浦口的中心放在了城南中心,且名字叫江北新主城重要板塊,我當時就吐槽過這個名字很拗口。
而在近日的批準生效版本中,不僅版圖恢復成了完整的浦口區版圖,而且,新區和浦口也不再區分中心板塊,直接就是江北新主城。相當于浦口區不再像之前那樣在城南中心單獨設一個中心點,而是直接和江北新區的中心合體了。
不要小看這些變化,這至少說明在國土空間層面,江北新區直管區浦口部分和浦口區已經不再做明確區分,這預示著兩者一體化程度明顯加深,甚至有未來合體的趨勢。
包括總體格局上面,批復生效的版本,明顯不再區分浦口和江北新區,而是就放在浦口的框架里做統一布局了。
最新的版本將浦口大體上分為了四大塊,分別是:新城板塊(橋林)、主城副中心三橋板塊(應天大街隧道-三橋),這里我說一句,這個稱呼我認為不太合理,三橋是高速有收費站,且位于板塊西側邊緣,他的存在感明顯比五橋要低很多,所以如果非要用一座橋來代表這個板塊,五橋肯定比三橋更合適。
然后是主城中心板塊和主城副中心高新板塊。高新副中心把橋北和老浦口都囊括進去了。整體來說,生效的版本確實在思路上更加清晰。
在創新產業的布局中,我們看到,整個浦口主要分為三大塊,包括高新區創新板塊一大片,研創園創新板塊和浦口高新區創新板塊緊挨著,以及浦口經開區。最核心的區域是城南河附近的研創園。
類似像這樣,前后發生巨大變化的例子還有很多,下面就不一一對比了。對這份規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面的規劃原圖,仔細閱讀,這里就不詳細展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