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6日,云南瑞麗一對夫婦相約一起跳樓,當地知情人士透露更多細節,現場還有10歲兒子目睹一切,死因和經濟狀況有關。
這對夫婦為什么會留下10歲的兒子雙雙離開?他們遇到了什么難處嗎?
現場
云南瑞麗一對夫婦跳樓
云南瑞麗江銳(化名)和李莎莎(化名)夫婦,出身農村,靠自己的不懈奮斗,在城市里買下豪宅和豪車,還擁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2023年6月26日,兒子小超(化名)10歲生日,江銳夫婦卻相約在當天跳樓,他們跳樓的陽臺,距離兒子所在的陽臺不遠,兒子親眼目睹了他們跳樓的現場。
資料畫面顯示,夫婦二人站在31樓的公寓內,已經越過護欄隨時準備往下跳。
夫妻二人和兒子
江銳夫婦跳樓之前,還朝著兒子的方向張望,知情人士透露,他們本有機會獲救的。
網友透露
因為救援人員早早地趕到現場,放置好消防氣墊等救生用品,但江銳夫婦卻并沒有落到充好氣的救生氣墊上。
李莎莎剛好落在下水道井蓋上,井蓋被砸碎的同時,她的身體也遭受到極大的損害,最終沒能搶救過來。
江銳是落到地面上,也永遠地失去了生命,獨獨留下10歲的兒子承受失去至親的痛苦。
現場
2023年6月27日,李莎莎、江銳的遺體經過火化,已經被家人帶走。
因為他們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跳樓身亡,死因也是跳樓身亡無疑,但官方公布的文件,卻透露出更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李莎莎、江銳骨灰被領走的當天,瑞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一份名為《關于珠寶玉石行業謹慎借貨、代賣、寄售行為的提醒書》,不露痕跡地提到了讓他們走向死亡的真正原因。
相關文件
這份提醒書除了提到要提高警惕心理、盡量和合作方拍照錄視頻,多搜集相關資料之外,還表示無論合作方與自己的關系有多親近,都不能掉以輕心。
江銳、李莎莎兩人就曾因為從事玉石行業輕信他人,遭遇千萬元損失,背上了巨額債務,可讓他們真正踏足行業的,是另一個意外。
圖片來源于網絡
創業夫婦
江銳、李莎莎兩人經過多年打拼,積攢下不少人脈,為自己事業爭取到有利資源的同時,也擁有了高質量的生活。
他們和很多投資人一樣,選擇將資金放進不同領域的項目中,獲取更多資本積累。
但緬甸工程項目資金鏈斷裂后,以他們當時的經濟條件,卻不足以拿出足夠的資金維持項目運轉,整個項目陷入停滯狀態。
圖片來源于網絡
項目遲遲無法進展、前期投入的資金就不能重新回到他們手里,賺錢更是奢望。
但他們的項目所在地受到內外環境影響,他們抵押貸款、借錢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投入進去,也不一定能獲得回報。
于是江銳夫婦就希望通過另外一種方式賺取足夠的資金,一來是為了幫助他們還已經欠下的巨額債務,二來也能讓他們手頭寬裕一些,維持他們的房貸和較高水平的消費。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他們資金緊張的這段時間,他們借助自己在玉石行業已經認識的人脈,拿出手頭為數不多的家底,確實小賺了一些錢,對投身于玉石行業信心倍增。
現實情況卻沒有這么簡單,他們賺到的錢還無法滿足他們所有經濟方面的需求,于是他們果斷選擇另外一種投資模式。
江銳夫婦利用抵押貸款、對外借錢等方式,籌集到千萬元人民幣的資金,全部拿來購買玉石原料。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他們除了從熟人、商家那里了解玉石原料的品質等信息,對他們手中原料的了解非常有限。
江銳夫婦的很多決策,還受到好朋友“王哥”(化名)的影響比較多,后續他們還放心地將自己價值千萬的玉石原料,全部交在王哥手中。
等到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上千萬的損失已經形成,很多負面結果接踵而至,他們幾乎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圖片來源于網絡
遠離玉石詐騙
原本比較信任江銳夫婦的合作方,也紛紛展開催債活動,希望他們能早日歸還欠款。
江銳夫婦還款能力下降的消息被外界發現后,銀行也凍結了他們的賬戶,他們的豪宅即將被查封,變得負債累累絕望無助。
但小超是無辜的,他們不希望兒子跟著他們承受著一切,也希望兒子能夠原諒他們的自私,未來能長成有用之才。
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地珠寶玉石業內,很多人都認為江銳夫婦的遭遇,和“借貨”有很大關系,如果不是他們將手中的玉石轉借給所謂的熟人,可能不會遇到后續的事情。
江銳和李莎莎的悲劇發生后,我國不少媒體都相繼報道他們的消息,提到要調整玉石產業布局、針對行業亂象做出更仔細的規范等方面的問題。
這些年我國有關工作人員,也確實在為了讓整個行業更加成熟而做出努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
2024年3月20日,瑞麗民警還成功搗毀一個玉石直播詐騙窩點,將犯罪嫌疑人一網打盡。
2023年7月,犯罪嫌疑人成立了作案團伙,通過在某平臺直播等方式,吸引一批消費者的關注。
再加上犯罪嫌疑人在直播平臺演戲,給消費者制造一種他們的玉石質優價廉的假象,成功騙到不少的消費者。
資料圖
2024年12月,媒體有公布了相關消息,提到又有85名犯罪嫌疑人,利用直播等手段騙取消費者的信任,涉案金額高達1500多萬元人民幣。
這些犯罪嫌疑人有的偽裝成水軍、有的偽裝成客服引流,還有的將自己包裝成“翡翠鑒定師”、“珠寶協會成員”,每個成員的分工十分明確。
資料圖
他們還利用打燈、抹糖水等方式,手工虛構出原石的“種水色”,成功迷惑消費者,再加上他們的一系列專業話術,吸引不少消費者激情下單。
無論從事什么行業,都要腳踏實地,將貨真價實的商品賣給消費者,而商家和消費者個人利益受到損失后,也要積極地尋求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