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其實,關注胖胖一段時間的朋友都知道,去年胖胖一直在猛烈抨擊那些宣傳“叢林法則”的自媒體。
為什么要抨擊這個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咱們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從普世價值的角度來看,叢林法則本身就是邪惡的,它代表著弱者被吞噬、強者主宰——這不僅是對個人的剝削,更是對社會和諧的破壞。
那站在公平正義的角度,胖胖自然要對叢林法則抨擊,因為它讓人類之間的關系充滿了對抗和欺詐。
可現(xiàn)實呢?
很多人在評論區(qū)會反擊,說你抨擊叢林法則只是因為你不是既得利益者,但胖胖想了想,真的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去看,也許就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站在那個位置,所以我們不被這種規(guī)則束縛。
可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把自己當作“既得利益者”呢?
可能你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誰,幾乎每個站在利益頂端的人,都是深信叢林法則的。
因為只有理解了這個法則,你才能在復雜的社會中生存,甚至脫穎而出。
假設人類的價值框架是百分之百的,它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你不能說自己百分之百是普世主義者,完全相信人和人之間可以和諧共處,也不能說自己完全相信叢林法則,每個人的價值框架都是由大框架和小框架組成的,而你站的位置決定了你怎么看待這個世界。
像咱們在職場、商場,哪里不是叢林法則的體現(xiàn)?
所以呢,沒有叢林法則,那就不可能適應這個社會。
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只能被它吞噬。
胖胖想說的是,叢林法則是現(xiàn)實社會的一部分,但它并非全部。
如果你完全相信叢林法則,認為人類之間就是爾虞我詐,弱肉強食,那么你也許會在商業(yè)的道路上走得很遠,但這不意味著你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來思考社會的改善和和諧。
還是那句話,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比如,你可能會說,某個商人相信叢林法則,通過他的手段和智慧走到了臺前。
但如果這個商人心中有更大的藍圖,他知道,想要真正改變社會,首先得獲得足夠的資源和話語權,而不是每天空泛地討論“改變”而不切實際。
像一個完全沒有地位、沒有能力的下位者能夠去改變什么?對吧?
自己都無法掌控生活,又如何能超越叢林法則,去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公平、有益的價值觀?
這不就是一句空話嗎?
所以呢,人與人之間,確確實實存在著看不見的斗爭。
你去公司看看,職場就是縮小的叢林。
明爭暗斗無處不在,公司領導者往往不是那些最老實、最善良的人,而是敢斗爭、善斗爭的人。
如果你一輩子都回避斗爭,那你可能永遠只是個普通員工。
而如果你只是個普通員工,你就根本沒有發(fā)言權。
沒有發(fā)言權,你的聲音誰會聽?
你又怎么去構建新的價值觀?
你像很多人總是幻想,世界上應該有一片“純凈之地”,就像很多人對愛情的期待——如果你愛我,就應該100%純粹,無私奉獻,不摻雜任何利益。
這種想法美好,但現(xiàn)實呢?
誰敢說自己能做到100%的無私、100%的包容、100%的善良?
你愛一個人,可能80%出于真心,但難道不會有20%是基于現(xiàn)實的考量?
如果你結婚,你對伴侶好,難道不包含“我們是一條船上的”這種利益考量?
你希望他好,有沒有可能因為他的好也意味著你的生活不會變糟。
所以這人性從來不是絕對的,不是非黑即白,人際關系也不是純凈無暇的,這是基于現(xiàn)實的考量。
沒有絕對的真善美,任何感情、任何公平、任何道義,都摻雜著利益計算。
那當你成為既得利益者的那一刻,可能有人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純粹的自己”了。
這并不是說你變壞了,而是你的身份變了。
你的價值觀不再只是“你的價值觀”,你的理想也不再只是“你的個人理想”,而是與你的位置、責任、利益交織在一起。
當你站在一個位置上,你首先要思考的不是如何高喊正義,而是如何保住你的位置。
有人可能會說:“你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就愿意犧牲正義嗎?”
可如果你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又談何去實現(xiàn)你的正義和理想?
如果一個人在叢林法則、權力博弈、人際欺詐中都無法生存,別人憑什么相信你能創(chuàng)造公平、構建新秩序?
如果你連自己都守不住,你還想守護別人?對吧?
所以呢,我們總說要保持初心,但現(xiàn)實是,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存妥協(xié)。
普通人要為吃喝奔波,算計著今天花多少錢、明天怎么省,而站得越高的人,面對的妥協(xié)就越多,賭注也越大。
在底層,妥協(xié)得不好不過是少吃一頓飯;
可在高處,一步踏錯,可能就是一場傾覆。
所以無奈是在于,社會運行的規(guī)則,遠比理想主義更復雜。
胖胖寫了那么多,其實并不否認叢林法則的存在,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應該是無底線、毫無秩序的。
比痛罵叢林法則更重要的,是在規(guī)則里長出鎧甲。
人與人的爭斗是現(xiàn)實,但爭斗也有度,有底線。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不斷進步,我們必須看到人性的復雜性:
人和人之間的競爭確實存在,但人類的文明也一直在向光明邁進。
像他們既得利益者之中可能也有人堅守底線,仍然向往善良與公平?
可能叢林法則是他們在這個世界立足的工具,但它并不能定義他們的全部。
所以,胖胖想要表達的觀點一直是,人性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絕對的惡”或“絕對的善”,它更像一杯雞尾酒,層層疊疊,五彩斑斕。
一個人的性格、價值觀、抉擇,都是在不同環(huán)境下形成的混合體。
在某些時候,他們可能是冷靜的權謀者;
在另一些時候,他們可能依然懷抱理想,渴望推動某種價值觀的進步。
現(xiàn)實很赤裸,理想在下,妥協(xié)在上,而人要在這片泥濘中前行。
那不能假裝叢林法則不存在,也不能讓自己被它吞沒。
要在規(guī)則中找到生存之道,在妥協(xié)中守住底線,在現(xiàn)實中追逐理想。
這,才是最難的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