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浙江大 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長春獸醫研究所研究團 隊聯合在《Journal of Virology》期刊上發表題為“Diversities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host-virus dynamics revealed by single-cell profiling”的最新研究論文。 本研究利用單細胞RNA測序技術,首次分析了豬肺泡巨噬細胞(PAMs)在不同毒力ASFV株感染染下的病毒和宿主轉錄組動態變化,揭示了不同毒力ASFV株感染的復雜宿主-病毒相互作用,為開發有效的抗病毒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據。
非洲豬瘟病毒(ASFV)具有極高的致死率 ,但其感染機制在不同宿主細胞中的動態異質性尚未被充分解析。傳統群體水平的研究可能掩蓋了單細胞層面的宿主-病毒互作多樣性,而本論文通過單細胞分析技術,系統揭示了ASFV感染的時空動態和宿主反應的異質性。
本研究通過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分析了不同毒力ASFV菌株感染的豬肺泡巨噬細胞(PAMs)的轉錄組動態變化。研究發現,減毒和低毒力ASFV菌株(HuB20和I226R)在感染細胞中表現出更高的病毒載量,并且通過IRF7介導的正反饋環路激活了干擾素信號通路。此外,研究還揭示了特定的PAMs亞群,如Mac_IFI6和Mac_CD163,這些亞群在應對不同毒力ASFV菌株時表現出不同的免疫反應,為理解ASFV感染的復雜性提供了重要見解。
PAM細胞暴露于不同毒力的ASFV毒株的差異
本研究揭示了ASFV感染動態的復雜性,為靶向干預策略(如阻斷特定細胞亞群的病毒感染)提供了新思路。
原文鏈接:https://journals.asm.org/doi/full/10.1128/jvi.02035-24?
本期編輯:可愛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