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坐7:10分的6路公交車去上班,在車上聽到一個很糟糕的消息:原本只有5輛車在跑的6路車,因保險到期,今天起要停運3輛;另外2輛的保險月底到期!
今天已經26號了,再過2天就是2月28日——月底!
保險到期只是6路公交停運的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天天賠本運營,車老板早就不想跑了!
這意味著,2月28日以后,如果相關部門拿不出其他解決方案,這剛剛坐了半年的6路公交車,就真的要拜拜了!
2018年8月以前的30年里,除了1988年剛參加工作的3年半時間,在家鄉母校——石井四中任教時,在家吃飯,上下班需要步行往返1里多地,一天早晚6次之外,其余20多年,家就在單位或在單位邊上,從來不需要考慮通勤問題。聽見學校打預備鐘,從床上起來去上課,照樣跟得上。
2018年8月,在新一輪高中教育布局中,單位從老城東關的老校區遷出,遷入新城西區的職教中心,借地辦學。原本以為通勤是個大問題,好在有相關部門之間協調,領導為同志們著想,2路公交專門在職教中心門前設站,票價1元。——一過此站,下一站票價就是2元!2路車通往鐵門,車多的時候七八分鐘一趟。雖然6年間因為晚上末班車收車時,學校還沒下晚自習,或者例會還沒散會,跑了許許多多冤枉路,但畢竟次數有限,權當鍛煉身體了!
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疫情之后,老板以早晨頭班車坐車人太少,實在顧不住成本為由,將原本5:45的首班發車時間,推遲到了6:05。原本坐頭班車到校上早讀,勉強還能跟上,——即便遲到三兩分鐘,從領導到同志再到學生,也都能諒解:因為學校原本就是借地辦學,連教室都緊張,更別說給教師安排宿舍了。
這一推遲不打緊,直接導致我提前一年走下講臺,結束了30多年的一線教學生涯。原本上一學年學校語文教師還比較緊張,雖然已經五十六七歲了,領導還是給我安排了兩班語文課。但一想起上上學年的下學期,因為要趕到學校上早讀,我每天早晨不得不在4:50起床——比班主任們起得還早,然后步行1個小時到職教中心上早讀,幾個月跑下來,腰椎骨折后尚需要進行二次手術的我,苦不堪言。同院居住的一位領導了解我的情況后,讓我趁他的順風車一個多月。后來他到外地學習幾個月,整個學期便結束了。
去年暑假后,單位終于搬到了新校區。這一路通往山下鄉鎮的公交車是不少,但最適合我們乘坐的,還是發往正村上坡的6路車。雖然車比較少,20分鐘一趟,但由于不再上課,上班時間沒那么緊張了,早點出門,踩著發車的時間點到站;6路車線路設計相對合理,不走冤枉路,只要坐上車,十幾分鐘后便可輕松到校。
但畢竟是公交車,到站早晚幾分鐘那是常有的事。上班時,按時到站即可;但下班時,身不由己,有時因為一點兒小事耽誤了幾分鐘,慌里忙里趕到站點,但錯十步八步,眼睜睜看著公交車從公路上絕塵而去的情況,也遇到不少。
每當此時,只能步行趕到畛河路,然后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直接跑到畛河路劉莊小區站,這里有1路、5路、6路車均可乘坐,機會相對較多。但1路30分鐘一趟,5路和6路20分鐘一趟,有時候還沒走到地方,眼睜睜就看著1路和5路過去了;6路車因為這半年經常坐,和司機師傅熟了,加之它發往鄉下,有時還沒跑到站牌,車來了,師傅就會靠邊停車,免卻我的奔波之苦!
由于我們是全國文明城市,公交車到站停車。有時候,為了趕一趟公交車,遠遠的看見一輛車過來了,需要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提前跑到站牌處,直跑得五臟六腑錯位,面紅耳赤,氣喘吁吁,上車后好大一會兒犯不過來。
第二種選擇,是越過畛河路紅路燈路口,一直往南,百十米處有一個5路車站牌,二百米處是2路車萬基小區西門站。由于2路車多,七八分鐘就有一趟,所以剛開始時在此處等車的時候比較多。后來發現等2路車的過程中5路車過來了,再跑向5路車站牌已經來不及了,于是那以后就站在兩個站點的中間位置,然后不目轉睛的盯著澗河大道和北京路交叉口那個紅綠燈處,看哪路車先過來了,就奔向哪路車的站牌!——天天上下班坐公交車,精神高度緊張,就像打仗似的!
年后新學期開始后,學校按照上級指示實行封閉管理,上午下班11:00開門,下午下班5:00開門。而6路車通常是在上午11:07分、下午5:00左右到達那個尷尬的黛眉大道單行道路口。從校門口到此處,步行得5分鐘以上。所以,這段時間,下午就別想了;上午出了校門,常常是走兩分鐘,再跑兩分鐘,走走跑跑,為的是能夠趕上這趟公交!
現在,6路車停運了,上班時不再考慮時間節點,想早走就早走,想晚走就晚走,只要跟上上班就行。因為6路車不想了,5路和2路,遇住哪路坐哪路!下班時,再也不需要走走跑跑,一路氣定神閑的走到5路和2路站牌中間位置——現在,這是唯一的選擇。
家里2輪、3輪、4輪車都有,奈何自己的身體條件受限,右手連支筆都握不住,左手寫字,就更不用說車把、轉向、方向盤了.有人好心建議說現在的車都可以改裝,但再有兩年多就退休了,一輩子沒開過車,總覺得步行還是比開車安全一些。
上下班的路上,經常有同事到身邊停車,要捎我一段或送我回家,非常感謝大家的好心美意。上班時很少運動,下班步行一段距離再坐車回家,運動回家兩不誤,何樂而不為呢!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現在私家車早已飽和,公交車的運營空間越來越小。市區公交財政有補貼,即使空跑也無所謂;但縣區公交因為財政沒錢,購買服務名存實亡,只能任其自生自滅。
可惜了全國文明城市的名號!奈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