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以創新為驅動,率先完成醫療信息系統與國產頂尖大模型DeepSeek的深度對接,在患者服務、臨床支持、科研創新等領域實現跨越式升級,實現江蘇首家DeepSeek滿血版本地化部署與應用,中大醫院智慧醫療再升級。
患者服務“更貼心”:四大場景智能交互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網絡信息中心主任焦蘊介紹,目前,依托DeepSeek大模型技術,醫院聯合東軟、科大訊飛在患者服務平臺已實現四大核心功能升級。包括智能導診,通過癥狀描述精準推薦科室,告別“掛號選擇困難癥”;報告解讀,檢驗檢查結果自動生成通俗化解讀,一鍵獲取專業指導;預問診助手,提前梳理病情信息,讓門診溝通效率提升50%;7×24小時客服,全天候響應咨詢,問題解決率突破90%。
一位剛體驗過該服務的患者告訴記者,“現在通過手機就能獲得專業級指導,就像有個‘AI健康管家’隨時陪伴。”
技術支撐“更硬核”:省內首個DeepSeek滿血版本地化部署
焦蘊主任指出,醫療信息系統的安全性是生命線。基于醫院內網與互聯網物理隔離的特殊要求,中大醫院聯合東南大學,開創性采用本地化部署模式。自主研發測試平臺,基于本地化服務器搭建70B模型,實現診療場景全流程模擬測試。高校算力強力賦能,依托東南大學網絡與信息中心,全國產化云智算一體化平臺部署滿血版DeepSeek-R1(671B)大模型,構建醫療專屬“AI超腦”,相較于蒸餾版模型,滿血版DeepSeek-R1具備顯著優勢,性能更強、功能更全,徹底告別“服務器繁忙”困擾。
另外,內外網智能協同,通過獨創的“校內算力池+院內安全網”架構,既滿足醫療數據不出內網的信息安全要求,又實現大模型高效調用。“這種‘雙軌制’部署模式,為醫療AI應用樹立了安全合規新范式。”東南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胡軼寧表示。
臨床賦能“更前瞻”:AI即將重塑診療全流程
據介紹,DeepSeek技術不僅為患者帶來更便捷的服務體驗,也已融入醫生的日常工作場景。它已成為醫生的內網智能助手,通過院內系統直接調用本地化滿血DeepSeek模型,醫生可快速查詢診療指南、藥品信息、病例相似案例,且全程無需連接外網。
同時面向智能化醫療的未來,中大醫院也已規劃了清晰的AI發展藍圖。包括智能病歷助手,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自動生成門診病歷,預計為醫生節省30%文書時間;報告質控專家,對檢驗檢查結果進行智能審核,關鍵指標漏檢自動預警;個性化診療推薦,基于百萬級本地病例庫訓練專屬模型,打造臨床決策支持系統。
“要實現這些突破,我們需要處理PB級醫療數據,這對模型微調和算力架構都是巨大挑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網絡信息中心主任焦蘊透露,“但依托東南大學頂尖的AI算力平臺和科研實力,我們有信心打造醫療大模型應用的‘中大樣板’。”
未來已來,AI將成為醫者仁心的科技延伸
從“便捷就醫”到“智慧醫療”,從“數據安全”到“臨床革新”,中大醫院將在醫療AI應用領域不斷探索,并與東南大學“醫工結合”進行創新實踐,不僅提升醫療服務效率,更讓醫護人員能更專注于價值醫療本身,未來將催生具有示范意義的智慧醫院建設新模式。(焦蘊王倩 程守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